气垫导轨实验讲义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445982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垫导轨实验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气垫导轨实验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气垫导轨实验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气垫导轨实验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气垫导轨实验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垫导轨实验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垫导轨实验讲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三 气垫导轨上的实验在物理实验中,由于摩擦的存在,导致误差往往很大,甚至使某些实验无法进行。若采 用气垫导轨等装置,可使这一问题得以较好的解决,气垫技术还可以减少磨损、延长仪器寿 命提高机械效率。在机械、电子、运输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如气垫船、空气轴承,气垫输 送线等。使用气垫导轨做力学实验可以观察和研究在近似无阻力情况下物体的各种运动规 律。一、实验目的1熟悉气垫导轨的构造和调整使用方法;2掌握用光电计时装置测量速度、加速度;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4深入了解完全弹性碰撞与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二、仪器与用具气垫导轨装置、数字毫秒计、砝码等三、实验原理图 3-1 气垫导轨示意图1、速度、加

2、速度的测量:在导轨上相距s的两处放置二光电门,若测得此系统在重力mg进气Onnon+ + + + + + + + + + + + + + + + +1J+ + + + + + + + + + + + + + + + + + + + + + + -J賣+ + + + + + + +llllIllllIllllIllllIllllIllllIllllIllllIllllIllllIlILrf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I- + + + + + + + + + + + + + + + + + lllllllllllllllllllllliiimiii畧底脚輕滑

3、块AV如图 3-1 所示,气垫导轨处于水平,在滑块的一端系一条细线,绕过气轨一端的滑轮后 系一重物,由滑块、托盘和砝码构成的运动系统在重力作用下作直线加速运动。作用下,滑块通光电门时的速度分别为V、v2则系统的加速度为3.1)v 2 v 2a =12s在滑块上放置一中间有方孔(或缺口)的挡光片,使方孔正好在光电管前通过,用数字毫秒计S2档测出滑块和挡光片在光电门中通过时,二次挡光的时间间隔At,则可得到该小间隔的平 均速度二,Ax为挡光片二前沿间距离。因Ax较小,则可认为此平均速度为挡光片二前沿At的中点通过光电门时,滑块M的即时速度。只要测出了挡光片通过二光电门的时间间隔A和化,则可得对应的

4、速度为AxV = , V =At21AxAt3.2)从(3.1)、(3.2)两式可解得运动系统的加速度为Ax 211a =()2s At2At 23.3)21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如果一力学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若 系统上某一方向上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的总动量将保持不变(即分动量守 恒)。2、碰撞在本实验中,利用气垫导轨上两滑块的对心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如图3-1 所示 若忽略滑块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则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滑块之间在水平方向只受互相12碰撞的作用内力,因而碰撞前后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若以 v 、 v , v 、 v 分别表示它10 1 20

5、2 们碰撞前后的速度,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方向上有m v + m v = m v + m v(34)1 10 2 20 1 1 2 2(1) 完全弹性碰撞 在完全弹性碰撞中,碰撞前后不仅系统的动量守恒,而且机械能 也守恒,实验时,在两滑块的相碰端装上弹簧片,当两滑块相碰时,弹簧片发生弹性形变后 迅速恢复原状,并将滑块弹开,系统的机械能近似没有损失,即两滑块的总动能不变,则有1 1 1 1m V2 + m V2 = m V2 + m V2(3.5)2 1 10 2 2 20 2 1 1 2 2 2当V = 0时,由(3.4)与(3.5)两式解得20m mv = i 缶 v(3.6)1 m +

6、 m 10122mv =v(3.7)2 m + m 1012如果 m = m,则 v = 0 , v = v .1 2 1 2 20(2) 完全非弹性碰撞 在两滑块的相碰面上粘上橡皮泥(或尼龙粘胶带),碰撞后两滑块粘在一起以同一速度v运动,即可实现完全非弹性碰撞,此时(3.4)式变为m v + m v = (m + m )v1 10 2 20 1 2(11.8)v =0 时,由上式可得20mvV =1_(11.9)mm12四、实验内容(一) 仪器的调整 1光电计时系统的调整。将数字毫秒计的“光控”信号输入端和二光电门相联,并选 用 S2、1ms 档;检查光电门是否正常工作。3 轨道调平。粗调:

7、把二光电门置于导轨中部,相距60 70cm,离轨端距离大致 相同。打开气源,放上滑块,调节底脚螺丝,直至滑块在气轨上不再自由滑动。 (2)细调:将滑块从导轨左端轻推一下,测其通过电门的时间At、At,调节底脚螺丝,使二者尽量12ff接近;又从右端推一下滑块,测出挡光时间At和At,同样调节使二者尽量接近(一般At1 2 2ff略大于At ),直至At和At、At和At之间的相对差异小于2%,则可认为导轨的水平1 1 2 1 2已调好。3. 测出二光电门的距离S,并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上的二前沿间的距离Ax。(二) 水平拉力法 将细尼龙线的一端系在滑块上,另一端绕过滑轮后挂一砝码盘,将10 克砝

8、码加在滑块上。将滑块置于第一光电门外侧约10 厘米处(每次都必须在同一起始位置),松开滑块,测出通过二光电门的时间间隔At和At (要适当调节“延时调节”使测量At之前仪器自动复1 2 2零)。重复测5次后取At和At的平均值。12(三) 碰撞中的守恒定律。 1完全弹性碰撞(1) 打开气源,调平气垫导轨,检查光电系统(选择S2、1ms档)使之能正常。(2) 取带有缓冲弹簧的两滑块称出其质量m和m,并将m放在两光电门中间,使其1 2 2静止(v二0),滑块m放在导轨一端,将其轻轻推向m,记下m经过光电门I时的时间20 1 2 1间隔At。如图3-1所示,两滑块相碰后,m以速度v m以速度v向前运

9、动。记下10 1 10 2 20滑块m与m经过光电门II时的时间At和At (注意在滑块m经过光电门II后,应使其2 1 2 1 2静止于轨端,并使记时显示迅速复零,以免影响A的测量。重复上述测量35次。(3) 从以上各次测量结果计算碰撞前后的动量及二者之比值,求各比值的平均值,验证 碰撞前后的动量是否守恒2完全非弹性碰撞(1) 保持气垫导轨水平,在两滑块的相碰端粘上橡皮泥 (或尼龙胶带),称出两滑块的 m 和 m 。21(2) 将 m 静止于两光电门之间,将 m 放在导轨一端轻轻推动去碰撞 m ,测量碰撞2 1 2 前后的速度,重测35次。(3) 计算各次碰撞前后的动量及其比值,求出比值的平

10、均值,验证动量守恒。 3求上述两种碰撞条件下的恢复系数。4参考表格:挡光片两前沿间距Ax =(cm );滑快质量M =( g )重物质量m =_( g )水平拉力法两光电间距(cm )t1( s)12( S)12345平均12345平均S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种类 次数t10vt10 2m v + m vv m v 1 12 21 1 1012完全弹3性碰撞451完全非 2弹性碰 3撞45五、注意事项1要特别注意气垫导轨的保护和保养以及数字毫秒计的正确使用,请认真阅读附录 2两滑块碰撞时,尽量使碰撞点在两滑块质心的连线上,以减少滑块震动。六、思考与问答1使用气垫导轨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调平气垫导

11、轨?2. 如何选择挡光片的距离Ax ?过大或过小对速度的测量各有什么影响?3如何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设计一具体步骤及方案。附录 : 气垫导轨 气垫导轨是一种力学实验仪器。它利用从导轨表面小孔喷出的压缩空气,在滑块与导轨面之间形 成很薄的气垫,将滑块浮起。这样,滑块运动时的接触摩擦力可以略去不计,仅仅只有小得多的空气的粘 滞力和周围空气的阻力,因此就极大的减少了力学实验中难于克服的摩擦力的影响,使实验效果大为提高。在气垫导轨上可以进行很多力学实验,如速度、加速度的测量、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的验证 、谐振动研究等等。一导轨装置的构造 气垫导轨装置的构造如图3-1 所示1导轨 导轨是由长

12、1.21.5 m的角铝合金制成导轨面上均匀分布着直径约04mm的喷气孔, 导轨的一端装有进气孔、另一端装有滑轮,两端内侧都装有缓冲弹簧,整个导轨安装在工字钢梁上。2. 光电门(或探头)它由小灯泡和光敏管组成,利用光敏管受光照和不受光照时电势的变化,产生电 脉冲来控制数字毫秒计的“计”和“停”,进行计时。3. 滑块 用角型铝材制成,其两侧内表面和导轨面精确吻合,两端装有缓冲器,其上可以加装挡光片、 附加重物等,以供各种不同实验的需要。4 调节螺钉与垫块 导轨的一端是单脚螺钉,另一端是双脚螺钉,主要供调节导轨水平使用,垫块用 来改变气垫导轨的斜度。根据要求可将不同尺寸的垫块放在导轨单脚螺钉下得到不

13、同斜度的斜面。一般滑 块被托起的高度约为10100mm 5标尺 固定在导轨一侧,在定位窗上可读出光电门的位置。二气源 用橡皮管将气垫导轨的进气嘴与气源相连,并用开关进行控制。压力稳定、消振、消音而又清洁的空 气进入导轨内,由导轨表面上的小孔喷出。三、注意事项 1为了保持气轨表面的平直度和光洁度,不允许用其它东西敲、碰导轨表面。也要注意不要碰倒光电 门。2滑块的内表面光洁度高,应严防划伤、碰坏,更不允许将滑块掉在地上,滑块与导轨配套使用,不 得任意换用。导轨在不通气时,不要将滑块放在导轨上来回滑动,变动遮光板在滑块上的位置时,应将滑 块从导轨上拿下,待固定好遮光板后再把滑块放在导轨上。3 导轨面

14、上的喷气孔很小,应在供气后用薄的小纸条检查是否有堵塞,如发现堵塞,必须用细钢丝仔 细通一下。4 进行实验时,两光敏管都应处于光照状态。5 在实验过程中,不得任意移动导轨的位置。 6实验前必须用纱布沾少许酒精擦洗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实验结束后,勿将滑块久放在导轨上, 以免导轨表面拉伤,所有附件都应放入附件盒,用塑料套把导轨盖好。实验四 弦振动的研究两列振幅相等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叠加形成驻波,驻波是波的 干涉现象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在声学、光学、无线电工程和检测技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 用,利用驻波现象可以测量波长、波速和频率。一、实验目的1 观察弦振动时形成的驻波; 2学会一种测量弦线上横波传播速度的方法; 3用作图法验证弦振动基频与张力的关系。二、仪器与用具 电动音叉、滑轮、米尺、砝码、尼龙细线、分析天平等三、实验原理1 弦线上横波传播的速度 将细弦的一端固定在电振音叉上,另一端系上砝码盘绕过滑轮,当音叉振动时,强迫弦 线振动,弦振动频率应当和音叉的频率f相等,若适当调节砝码,可在弦上出现明显稳定的 驻波,即弦与音叉共振,设驻波波长为九,则弦线上横波传播的速度u等于u = fk(4.1)又从力学理论可知:在线密度为P,张力为T的弦线上,横波传播的速度为u= -(4.2)P2弦振动规律将(4.1)式代入(4.2)式,可得(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