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案大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445497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教案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年级物理教案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年级物理教案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八年级物理教案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八年级物理教案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教案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教案大全(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一学期) 引 言一、 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2、初步理解物理研究的内容,理解学习物理的重要性。3、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方法。二、 教具:木槽、玻璃球、弹片、玻璃杯、硬纸片、水、烧杯、热水、凸透镜、塑料扎绳、电炉、电磁铁、低压电源等。三、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从现在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它是一门非常有趣的,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物理是研究自然界中物理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变化的科学的一门学科。掌握它,不但能解开我们所面对的千变万化物理现象的谜底,而且也能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2、物理研究什么引导学生看0-1的5幅图,由学生表述各

2、个图中所发生的现象,再让学生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协助指出各图中的所举的例子,哪些是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物理研究的就是这类关于力的、光的、电的现象,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和规律。3、物理是有趣的物理课不是简单地向我们揭穿谜底,而是要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物理现象。这样,我们在物理课上,不但因为解开长期困惑我们的谜而欢欣,还能使我们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领略他们获得研究成果时的喜悦。下面我们做几个实验,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猜测结果会是怎样。把玻璃球放在木槽上的薄铁片,然后用弹片将薄铁片弹出去。问:会发生什么现象?让学生看到现象后,再问:为什玻璃球不和铁片一起飞出去,而

3、是落入正下方的木槽内?把刚从火焰上拿开、水已停止沸腾烧瓶塞好,倒过来,向瓶底浇冷水。问:会发生什么现象?分组让每个同学先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让学生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将下端散开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握住,自上而下地捋几下。问:这样会越捋越紧吗?这些出乎意料的现象包含着重要的物理知识,学了物理,就会知道它们是怎么回事了。4、物理是有用的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现代尖端科技等各行各业都用到物理,例如:自行车、缝纫机为什么经常光滑油?洗衣机、电风扇为什么应该用三脚插头?照明电路出了毛病,灯泡不亮,故障发生在哪里,怎么查找等。懂得这些事情,要更好地使用现

4、代生活中日益普及的机械、电器,都需要物理知识。工农业生产中的内燃机、电动机、播种机、收割机,交通运输业中的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现代尖端技术中的人造卫星、核能发电、光纤通信、电脑,都是在物理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懂得它们的道理,更好地利用它们,也都需要物理知识。另外,物理知识对于学好化学、地理、生物等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物理是一门很有用的课程。物理研究工作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国在发射和回收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制造原子弹、氢弹等尖端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世界上掌握这些先进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5、怎样学好物理重视观察和实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

5、础的科学。能够说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这门课程。实验离不开观察,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在观察中应勤于思考,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这样才能有所以现。下面做两个小实验。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实验的条件和结果,认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人们的很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学习过程中,要观察很多现象,观察老师的实验,还要自己动手做实验。在观察的时候,要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按规则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根据记录实行分析,得出结论;还必须注意安全,保护仪器。勤于思考,着重理解对物理知识不应满足于会背诵定义或条文,要力求理解,知道它是根据哪些物理事实,以过怎样的思考得

6、来的,理解它同相关知识的联系,知道它的意义和应用。也就是说,要多问些为什么。重视知识的应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注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应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简单的现象、实行简单的计算、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将来改造自然打好基础。四、作业布置:1、做一个生活中的小实验。要求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一、教学目的: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4、利用天坛的声学建筑对学生实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二、教具:音叉、土、铁架台、泡沫塑料球等。三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7、。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声音。声音是我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我们有两只耳朵,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听老师讲课能够获得知识,工人根据声音来检查产品的质量。很多动物也离不开声音,蝙蝠靠接收自已发出声音的回声来捕食和飞行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它以是怎样传播到耳朵里呢?2、发声体在振动演示图3-1敲响的音叉,用悬吊着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发声音叉的叉股,从泡沫塑料小球弹跳,观察到音叉在振动,我们听到音叉发出声音,用手握发声的音叉。音叉就会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学生实验:用手拨动拉开长紧张的橡皮筋,使橡皮筋振动,听到声音,橡皮筋停止振动,声音也停止

8、了。学生用手摸发音颈前喉头,说出手的感觉,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以上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3、声音靠介质传播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声带振动,笛子发声靠的是笛中空气柱的振动。小提琴发出动听的乐音,是靠弦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靠山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清脆的蟋蟀叫声,靠山的是左右翅摩擦发出的振动。发声物体的振动,靠什么把振动传给我们的耳朵引起听觉呢?(1)实验:声音靠空气传播:将两个频率相同的带共鸣箱的音叉,使共鸣箱的开口相对,彼此相距5075mm,用音叉棒敲击音叉,2-3s后,用手握住音叉甲的叉股,使它不再振动停止发声,这时能够听到音叉乙在发声,

9、这时迅速拿一个用线吊着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音叉乙的叉股,会看到泡沫塑料小球被弹开了,说明音叉乙在振动。甲、乙音叉之间只要有空气,振动的甲音叉激起了周围空气振动,形成了声波,声波传到乙音叉,引起了乙音叉的振动发也声音,声波传到我们耳朵,会引起鼓膜振动,产生听觉。以上实验说明了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水或其他液体也能传声。固体也会传声。综上所述,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为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让学生观察一些物质的速度,要求做到以下几点:记住声音在空气(15)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得快。金属的声速大于液体

10、的声速,液体的声速大于气体的声速。4、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例如,对墙、山崖喊话,会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听到回声的条件,假如发声体与障碍物的距离太近,反射回来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就听不到回声。听到的声音比原来的强。例如,同样响的声音,在屋内说话就比在旷野说话听到的声音强。假如,发声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17m,反射回来的声音与原来的声音不重合,会区分开来,就会听到回声。由学生计算人对着相距17m以上的高墙喊话时,人听到的回声至少要多少s。简单介绍我国声学建筑物:三音石、回音壁、圈丘,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爱国主义的情感。例一, 一个人对着一道高墙喊了一声,过了1.

11、6s听到回声,求人与墙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例二, 甲同学把耳朵巾在51m长的铁管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响一下这条铁管,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这两下响声相隔多少时间。五、作业布置二.声音的特性一、教学目的:1、 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2、 理解决定音调高低和响度大小的因素。3、 理解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不同。二、教学仪器:音叉、头梳、橡皮筋、尺子等。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听到声音须具哪些条件?声音在空气里传播速度是多少?2、引入新课:声音是丰富多彩的,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大,有的小,这是为什么?既然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声音的差别一定是和物体

12、振动有头。现在我们先来观察声音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关系。3、响度:人耳朵感觉到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的大小与什么相关系?演示实验: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相关系。声音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开的,越远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就越小。常见的一些增强响度的方法。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与什么相关系。演示实验:实验说明: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物体在1s内振动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所以,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相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中;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介绍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和发声频率范围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5.音色:不同的发声体,如提琴、笛子、钢琴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即

13、使音调、响度都相同,我们也能分开。可见乐音除了音调和响度两个特征外,还有另外一个特征,这第三个特征叫做音色,我们能够分辨各种乐器的声音,是因为不同的乐器的音色不同。小结:四、作业布置:三.令人厌烦的噪声一、教学目的: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提升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自学水平。二、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乐音的三要素是什么?音调高低跟什么相关系?响度大小跟什么相关系?为什么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和熟人的声音?2、引入新课:前节课学习的乐音的三个要素,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鼓舞人们奋发向上,但有的声音:如飞机起飞的轰鸣声、马路上的嘈杂声、工地里的锯木声等,却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人体身心健康,这个类

14、的声音叫做噪声。噪声污染,跟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一起,是当代社会四大污染、四在公害。噪声的污染在有的单位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主要公害。3、噪声的来源: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到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我们周围还存有哪些噪声。4、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声音强弱的等级用分贝来表示。让学生理解相关分贝的几个数据。噪声的危害。5、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三、作业布置:四.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现

15、代技术中与声相关的知识应用.二、水平目标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三、德育目标通过学习,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相关的知识应用.教学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用具:录像带(超声、次声、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录像机、电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好,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人耳能感觉到的那局部声)、超声(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和次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出所理解的利用声的实例.生1我们楼道里的声控开关.生2广场的声控喷泉.生3家庭里的超声波加湿器.生4医院里检查病情用的“B超”和“彩超”.生5工厂里用的超声波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