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系区域地质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4454593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系区域地质调查的内容与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四系区域地质调查的内容与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四系区域地质调查的内容与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四系区域地质调查的内容与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四系区域地质调查的内容与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系区域地质调查的内容与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系区域地质调查的内容与要求(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系区域地质调查内容与技术要求新一轮1:25万区调的第四系调查,应当以全球变化学、地球表层学理论和地质环境系统论、人 -地关系协调观等新的理念为指导,运用多重地层学填图方法,充分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以晚近地 质作用过程和自然环境演变调查研究为重点,本着“远略近详”的原则分层次有序地进行工作布置和 展开重点调查研究,揭示第四纪地质作用和古环境古气候变化规律,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 基础地质资料。鉴于第四系的复杂性和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特分为一般调查技术要求和分区调研两部分。L 1第四系区域地质调查的一般技术要求第四纪沉积物调查沉积物岩性调查重点调查沉积物的粒性(岩性成分、分类和命名),粒径

2、(粒度特征、分选性和粒级组成等),粒 态(磨圆度和颗粒形态)、颜色(原生色、次生色、干色、湿色)、结构构造(区分原生和次生)、固结程 度和风化特征(强、中、弱、未)等;对于砾石层要详细观察:砾性(岩性成分)、砾径、砾向(AB面 的倾向和倾角定向性程度)、砾态(球度和磨圆度)、表面特征、风化程度、充填或胶结方式与程度; 对意义重大的砾石层还应进行砾石统计测量;对于土状堆积物还要注意观察岩性的可塑性、坚硬程度、 土层的风化程度(如古风化壳和古土壤层),野外调查时常将第四纪土状堆积物分为:粘土、亚粘土、 亚砂土。在第四纪岩性沉积物调查时,要特别注意对一些特殊的岩性夹层的调查和描述,如:文化层(灰 烬

3、层等)、火山灰层、化学沉积层(如岩盐层、铁质壳层、结核层等)、泥炭、古土壤层、含砂矿层等。 对于具有区域分别特征这些岩性夹层,应以一个地层单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在地质图上标出。沉积物成因类型的调查与研究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划分是第四纪沉积环境和气候环境研究的基础。应认真开展沉积物成因 类型的标志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沉积学标志、地貌标志和环境标志,并综合各标志进行成因类 型划分。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划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应采用宏观调查与微观分析、定性描述与 定量统计相结合的调研方法。强调室内外调查和研究相结合。第四纪地层调查与研究地层序列的建立重点开展第四纪地层序列建立和地层单位划

4、分。第四纪地层形成序列的建立,需经过:野外一野 外与室内f室内三个阶段,分别完成三个层次的地层划分:地层相对顺序的建立f地层地质时代序列 f地层地质年龄序列。1) 1)地层相对相对序列即第四纪地层形成先后序列的建立。(1) 接触关系确定法:对于空间分布连续的地层,可根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如:侵蚀关系、 覆盖关系、掩埋关系、过渡关系,来确定地层新老(或形成先后)顺序;对于地质体分布不连续的可根据以下方法确定其新老(先后)顺序。(2) 地貌学法:根据地貌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性来确定组成各地貌单元的沉积物的形成前后,如: 在构造上升地区(如河谷区),位置愈高时代愈老。(3) 比较岩石学法:地表不同时期

5、沉积物的物质组成、组合特点、颜色和风化程度是有差别的。 一方面可根据沉积物的组合特点确定相对新老关系,一般地,时代愈老的沉积物,其风化程度愈高。(4) 特殊沉积物夹层对比:第四纪时期无论构造运动还是气候环境变化都十分强烈,由构造、气 候等自然事件而形成的特殊沉积层,可作为地层对比的基础。地层对比常用特殊沉积夹层有:古土壤 层、火山灰层、盐类沉积层、冰川沉积层、风沙沉积层等。地层相对顺序的建立,主要靠野外资料收集确定。2) 地层地质时代序列 以地层的地质时代为依据建立的地层序列,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 生物地层学法:根据地层中所含化石的动物群组合建立地层的地质时代。(2) 考古学方法:根据地

6、层中人类物质和文化遗存特征的人类发展阶段归属,确定地层的地质时 代。(3) 地层地质年代序列按沉积物的地质年龄建立的地层序列在野外相对地层顺序研究和地层地质时代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样品的年代学测定,根据其年龄值 建立地层序列。年代地层的研究方法分为三类:A A 对比测年法:主要方法有:古地磁年代法和古土壤年代法等。B B 物理测年法:常用的方法 有:热释光年代法、光释光年代法、电子自旋共振法、裂变迳 迹法和稳定同位素法等。C C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常用的方法有:1C年代法、铀系年代法、钾-氩年代法等。D D 年计法:主要有历史记录、纹泥和树木年轮法等。地层单位类型 第四纪地层单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

7、型。AA 岩石地层单位:根据地层的岩石学特征划分BB 生物地层单位:根据哺乳动物群组合特征划分CC 地貌地层单位:根据地貌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特征划分DD 年代地层单位:根据地层的测年数据划分EE 土壤地层单位:根据地层中埋藏土壤层的结构、发育程度划分FF 磁性地层单位:根据地层磁性的极性时和极性亚时划分GG 气候地层单位;根据沉积物气候标志的冰期间冰期和冰阶间冰阶旋回划分HH 成因地层单位:根据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划分地层划分及填图单位确定第四系填图单位应尽可能采用岩石地层单位。但由于第四纪气候波动频繁,环境多变;陆相第四 系岩性复杂,成因多样,岩性、岩相变化快,厚度变化大。因此,第四纪地层研究更加

8、强调多重地层 对比和组合地层划分,实际中应根据测区的地质特征选择上述几种地层单位进行多重划分。但其中年 代地层划分是必需的。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第四纪古气候标志调查 第四纪古气候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基础,区调中要系统第四纪古气候资料。重要的第四纪古气候标 志有:岩石气候标志、地貌气候标志、宏观生物气候标志等宏观标志和化学气候标志、微观生物气候 标志等微观标志。第四纪古气候阶段划分在第四纪气候标志调查的基础上,配合年代学和地层学方法,以现代气候为参考,研究第四纪不 同时间尺度的气候性质、波动旋回,空间和强度变化规律。建立第四纪古气候演化序列,查明重大气 候事件发生时间。第四纪古人类遗迹调查第四纪是人类出

9、现和人类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时期。注意调查和发现古人类化石(尤其是头盖骨 和牙齿等)和古人类生活及文化遗存(如:洞穴灰烬、石器、村舍、工具、种子、岩画等)。查明文化 层的时代,加强古人类的发展阶段及其生活的生态环境研究。第四纪资源调查重点调查以下资源类型(1) 砂矿资源,包括各种成因类型的金属与非金属砂矿。(2) 建材资源,如:砾石层、砂层、石英砂、可作为制砖原料的粘土、陶土等。(3) 土地资源,重点是土地资源形成和土地资源问题成因的地学基础与条件。(4) 能源和肥料资源,如:泥炭、钾盐、水能、风能、地热能等。(5) 水资源,主要是地表水、地下水、矿泉水、热泉的分布及形成的地质基础等。(6) 景

10、观资源,重点是具有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地学景观资源。资源勘查的基本要求(1) 调查各类资源的分布范围、类型和等级,矿体的规模、形态、层位及分布规律。对于 砂矿还要查明物质成分及颗粒形态特征。查明各类资源赋存的地质地貌条件。(2) 调查各类资源的形成时代与成因。(3) 查明资源开采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效应。第四纪地质事件调查第四纪调查事件与人类生态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第四纪地质事件极为复杂,应重点开展以下 类型的地质事件的调查。(1) 构造事件,如:古地震事件、火山喷发事件。(2) 天体事件,陨石、磁暴。(3) 气候事件,短暂的、极端的热、冷、干、湿气候事件,如:洪灾、

11、风沙层。(4) 生态事件,大量动植物的突然死亡等。第四纪地质事件调查的基本要求(1) 查明地质事件的发生年代。(2) 调查地质事件发生规律。(3) 调查地质事件的强度及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地貌调查地貌调查的基本内容:(1) 地貌形态调查,按照地貌要素和几何形态对单体地貌形态和组合地貌形态进行调查描述,划 分形态类型。(2) 地貌成因调查,划分地貌成因类型。(3) 有条件时收集地貌的演化过程和动态变化资料。(4) 调查地貌资源和地貌地质灾害。地貌调查的基本要求是:(1) 查明地貌的年代及区域地貌发展史。(2) 查明地貌的区域分布规律,进行地貌分区。(3) 查明地貌形态与岩性、构造、气候的关

12、系。(4) 查明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对地貌发育、变化的关系。新构造调查新构造调查是地壳运动规律研究,地质灾害、环境地质和地壳稳定性评价等研究的基础,具有重 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新一轮区调中需加强其调研的力度。基本调研内容包括:新构造地貌调查 地球表层地貌大都形成于新第三纪以来,且许多地貌与构造有关,区调应重 点调查的构造地貌为:A 层状地貌,如河流阶地、海岸阶地、洪积台地、层状溶洞等。需详细测量其相对高程和绝对 高程,调查其形成时代,测制实际剖面图,编制地貌序列图。B 断裂地貌,如断块山、断层崖、断层三角面和各类断错地貌,通过素描、摄影(像)、剖面图 等加以记录和描述,详细测量断距

13、和断层几何要素数据。新构造地质调查 重点调查和描述第四纪地层的变形与变位现象和尚未胶结的断层结构面,详 细测量反映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的数据。新构造水系调查 水系对新构造反映异常敏感,结合遥感分析,注意异常水系展布与新构造关 系的调查,并加以认真描述和测量。新构造沉积调查 在山前地区,根据沉积厚度确定差异升降的幅度;依据沉积旋回及其他资料, 确定新构造旋回。在盆地区,根据沉积物厚度和年代,确定构造沉降中心、构造沉降幅度与速率。新构造地震调查 收集测区地震资料。通过震中和等震线分布确定活动断裂带,根据震源机制 解获取断层错断和现代构造应力场有关信息。新构造年代调查 查明新构造的形成时代和最新活

14、动年代。现今构造活动资料收集全面收集测区的各类现今地壳形变测量资料,如大地水准测量、GPS测 量等加强新构造信息在地质图上的表达,新构造的形成时代和最新活动年代要作明确表示。 第四纪地质灾害调查基本调查内容 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是影响区域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类型繁多,形成 条件复杂,应对区内主要灾害问题开展:(1) (1)调查其发育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危害程度;(2) (2)查明各种灾害和问题形成的地质背景、发生的自然条件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3) (3)进行环境地质灾害和问题的分区和分级评价;(4) (4)研究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如群发性、连续性、潜在性以及各种灾

15、害和问题之间的生成联 系;(5) (5)对各种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预测;(6) (6)对个别危害较大者还应开展治理措施和预防对策研究。地震地质灾害调查(1) 地震地质灾害调查:主要包括:不同类型建筑物的破坏程度调查;各种地表地质灾害调查, 如地震断裂、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喷沙冒水、地表变形等。通过综合分析,确 定地震烈度。(2) 震害地质条件调研:调查和研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和物理性、水文地质条件、 平原区松散层的厚度(或基岩的埋深)等与地震震害之间的关系。(3) 古地震地质灾害的调查:根据地震裂度等震线的长轴走向,各种地震构造现象的综合分析, 查明发震构造和控震构造等活动构造体系。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1) 崩塌、滑坡、泥石流同属于斜坡重力地质灾害类型,也是最常见且危害极大的一种地质灾 害,多发生在新构造运动强烈抬升,河流强烈切割,地形起伏较大,降雨充沛和暴雨集中以及人类经 济工程活动较强烈的地区。应作为重点调查内容。(2) 全面调查灾害发生的时间、范围、规模、特点、危害和造成的损失。通过访问( 现代灾害体) 和年龄测定(古灾害体)确定灾害的发生时间。对于重要滑坡体应作详细调查。(3) 形成条件调查。形成条件的重点内容包括: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