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工作乡村大会上的发言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444858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经济工作乡村大会上的发言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在经济工作乡村大会上的发言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在经济工作乡村大会上的发言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在经济工作乡村大会上的发言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在经济工作乡村大会上的发言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经济工作乡村大会上的发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经济工作乡村大会上的发言(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经济工作乡村大会上的发言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工作,动员全县上下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抢抓机遇,奋力拼博,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一会儿,杨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回顾去年,上下同心,赶超发展结出新硕果 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更是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4468”工程,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了高速发展、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

2、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15%以上的增速,分别达到了56亿元、6亿元、20亿元、17318元;工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超过20%,分别达到13亿元、9803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突破40%,达到了27亿元。综观全年工作,主要表现出五个特点: (一)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大力实施“四个一”工程,实现了主导产业规模扩张,精品农业上档升级。去年,政府继续出资2000万元,带动农业投资8亿元,设施蔬菜、苗木花卉面积分别达到了7万亩、11万亩,猪、鸡年饲养量分别达到了138万头、2302万只。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涌现出巨鑫现代农业园、美特好农超对接基地等新的经营形式,培育了*郭里

3、、任村牛许等大型设施农业园。被列入全省“一县一业”生猪养殖县、粮食高产创建县,通宝醋业、新太食业、兴谷枣业等6户企业入选全省“513”工程。全县较大规模龙头企业达到了60余家,年加工转化农产品5亿公斤。边山丘陵区开发全面启动,开发面积达10余万亩,改善了生态环境,发展了观光农业,走出了一、二、三产相融发展的新路子。 (二)工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年初确定的3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亿元,开工率、年度计划投资率一直位居全市前列。县财政出资500万元,引导工业企业实施19项技改,完成投资16亿元,6项当年竣工试产。四个工业园区呈现“抱团推进、集聚发展”的态势。水秀园区:强势招商。入园项目达到11

4、个,总投资72亿元,占到全县招商引资总额的55%。大禾橡树谷、乾通塑胶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恒达园区:循环发展。投资110亿元的10个项目,高碳铬铁、余热发电、集中供热、焦油粗苯四个项目试产运营,电石渣水泥项目全面推进,精密铸造项目开工建设。胡村园区:升级发展。110户铸造企业完成了冲天炉改造,44户完成了退火窑改造,36户完成了热镀锌改造,14户引进了23条自动化造型生产线。南山园区:效益凸显。中远威药业产品成功拓展北京市场,广誉远国药改变销售模式,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0%,整个行业上缴税金突破4000万元。此外,企业改制扎实推进,安置太谷纺织厂、医药玻璃瓶厂等企业职工2538名。 (三)城乡面

5、貌发生新变化。投资9亿元,实施30项城建工程。完善6项城市功能,改造4条主干路、11条小街巷。龙城高速连接线、三中环路,通过路面拓宽、管线入地、电力缆化,为全县再添2条标志性、高等级精品路。3个广场初具规模,金谷广场完成基础工程。实施了7.6公里供水管网改造、12公里污水管网铺设、20公里缆化亮化工程,县城规划区由15.6平方公里扩展到31.44平方公里。成为我县历史上投入最大、工程最多的一年。胡村镇、范村镇分别列入省级示范镇、市级重点镇,水秀乡、侯城乡实施了撤村建居工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配合省市完成了大西高铁、龙城高速的征地、拆迁工作,为工程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整治4条国省干道交通沿线

6、环境,硬化、美化75万平方米。城区建立环卫精品区,覆盖“三纵三横”主干道,清扫范围覆盖所有街巷、公共场地。农村开展“一出三进”活动,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四)生态建设跃上新台阶。绿化78公里通道、10处园区和小区、3万亩荒山。植树208万株,绿化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林木绿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9%。新增集中供热40万平方米、集中供气3200户,分别达到了360万平方米、11000户。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日处理污水8100吨。垃圾处理场投入使用,日处理垃圾142吨。创建了1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市级生态乡镇、7个生态文明村。COd 和SO2 减排、

7、城区二级以上天数全部超额完成任务,分别达到175吨、149吨、355天,城区空气质量稳定达到三级标准。 (五)民生事业得到新改善。省市确定的新五覆盖工程,实现了两年任务一年完。全县硬化农村街巷972公里,建成农村便民店25个、农村书屋174个、村级文化场所198个、健身场所16个,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费政策覆盖全部学生,新农保参保率达到了99.6%。国家实施的各类保险在太谷全部开征,城市居民养老保险率先启动,成为全市第三家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县份。创建了“城乡教育六大盟区”,师资、招生、设备“三个一体化”的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设了9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168个村卫生室,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成功申报了11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示范基地,建成了“12396”科技惠农热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验收先进县。启动了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核心区项目,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文化艺术之乡(太谷秧歌)。推行社会管理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制度,落实了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责任,安全事故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实行县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经济社会秩序明显好转。此外,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统计、审计、气象、人口

9、计生、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史志、防震减灾、“六五”普法等各项事业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2013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一年,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值得铭记的一年。在省、市两次大型观摩活动中,我县的巨大变化、发展成果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赞扬;在全省农村公路管护验收中,我县代表晋中市获得全省第一;在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国家教育改革领导小组检查中,城乡教育六大盟区的创举,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四大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精诚团结和真抓实干,得益于社会各界的群策群力和鼎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县

10、委、县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离退休老干部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不足、不大、不快,仍然是我县目前最大的问题;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不够超前、环境不够优越,仍然是制约我县大发展、快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使我县的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何破解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如何错位竞争,实现我县在转型跨越的大潮中率先发展?如何强化工作责任,保质保量完成好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研究,认真解决。

11、 二、分析当前,把握形势,乘势而上谋求新跨越 是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叠加冲击”,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与终端需求不景气的双重压力。受宏观形势逐步传导的影响,我县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问题将进一步凸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难度加大、风险加大。 在看到问题和困难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加快转型跨越的有利因素和条件。从全国看,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将产生旺盛需求和巨大发展潜力。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信贷投向在“保增长”的同时,更注重向

12、“调结构”和“惠民生”发力。从全省看,全省实施赶超跨越战略,综改试验区、循环经济试点省等政策的机遇效应,进入集中释放期和深度显现期。从全市看,市委、市政府围绕“四化率先发展区”的目标,大打“新晋中战役”。各县(市、区)集中精力,大搞项目建设,比学赶超,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形势喜人,更逼人。从我县看,连续几年的强劲投资和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加强,一批正在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即将产生新的生产能力。现代农业的发展、主导产业的扩张,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新途径;工业园区的建设、转移产业的承接、产业升级的推动,为工业化提升了新空间;大西高铁、龙城高速、太太路的建设,农大信息学院、县城北移拓展,成为城镇化的新

13、载体。特别是通过解放思想、外出考察,全县赶超跨越的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具体,各级干部谋事、干事的热情日益高涨,赶超跨越蓄势正发。 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我们必须在变化的趋势中,捕捉和把握机遇,既要踏准国家“稳中求进”的节奏,又要灵活应对,学会反弹琵琶逆周期操作,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首先,要做强农业。太谷农业位居全省前列,在致富百姓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依然是弱势产业,在经济与市场的风浪中往往备受冲击。如何做强农业一直是需要解决好的重要课题。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发展资本农业、公司农业、科技农业是做强太谷农业的根本所在,更是太

14、谷农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之举。资本农业,就是单位区域内资本相对积聚,投入量较高的农业。从太谷的实践看,资本农业主要是非农资本集中进入农业领域,集约发展的现代农业,具有综合性(多种项目)、多向性(三产相融)、先进性的特征。如巨鑫现代农业园、美特好农超对接基地、凤翼山生态观光园等。资本农业在太谷刚刚起步,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已经充分彰显。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把资本农业的发展,拿在手上、落在实处。公司农业,就是订单农业。农户的农产品作为公司生产的原材料,通过契约形式,由公司直接收购。如怡园酒庄、通宝醋业、六味酱菜等龙头企业和我们发展的各种合作社。这种农业生产目标

15、明确,市场风险较小,容易获得较多的收益,是农业迈向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模式。科技农业,就是生产技术、生产装备、生产管理较为先进,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我们要依托山西农业大学、省果树研究所的科技优势,加强技术合作,抢占科技制高点,打造农业技术园,研发系列化技术。这同样是太谷农业实现翻番,走向现代化的又一重要途径。资本农业、公司农业、科技农业的建设,全面加快了产业园区化、贸工农一体化、农业组织化的“三化”步伐。而这“三化”正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其次,要做大工业。工业举,万事兴。相对集中是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太谷的区位优势,发力建设,逐步形成了水秀、恒达、南山、胡村四大工业园区,集

16、聚效应已经显现,特别是招商引资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许多大型企业、重点项目纷纷落户太谷。这四大园区正在成为太谷工业发展的四大隆起带。因此,我们应顺势而为,大力引资上项,强化集聚效应。既要抓好项目落地,还要全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大财团落户园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我县工业发展布局过散、块头过小、外资过少的落后格局,才能使太谷成为山西中部活力丰厚的工业隆起带、大太原都市圈发展较快的延伸区;也只有这样,太谷工业强县的目标才能实现。 第三,要做精城市。城市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做精城市是太谷翻番发展、长远发展的核心所在。近年来,我们以打造省城后花园为目标,大力推进“一城两镇三大功能区”建设,太谷的交通区位优势、与省城经济的互补趋势越来越明显。“后花园”是一个形象的概念,其实质是承接辐射,错位竞争。因此,我们只有主动融入、错位发展,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主动融入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宏观形势的要求。全省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