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中的论治思想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444144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匮要略》中的论治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匮要略》中的论治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匮要略》中的论治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金匮要略》中的论治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匮要略》中的论治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匮要略》中的论治思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金匮要略中的论治思想导读:本文金匮要略中的论治思想 ,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金匮要略中的论治思想08 级中西医临床 3 班 文智洁200802050328摘要 金匮要略方论 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 的杂病部分, 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该书详细记载了疾病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 ,故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均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 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我对金匮要略中的一些治疗思想,有了一点体会。因为金匮要略博大精深,我只是初懂皮毛,所以很稚嫩。关键词金匮要略辨

2、证论治治疗思想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即正确认识疾病过程中的症状和体征然后正确确定治疗方案。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所涉及的一些治疗思想,给了后世极大的启发, 让后世医家在治疗时有了治疗的思路。1.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即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机不同,治法就不同。如: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中,“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同为水肿之病,腰以下肿者,提示病位在下在里,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属阴,当用利小便的方法, 使潴留于下部在里的水湿从小便排泄;腰以上肿者,提示病位在上在表,属阳,当用发汗的方法,宣通肺气,开泻腠理,使潴留于上部在表之水,从汗液排泄,水肿自愈。异病同

3、治即不同的疾病,虽症状不同,但因病机相同,其治法和方药亦可共同。如肾气丸的运用。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篇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治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治妇人烦热不得卧,但饮食如故之转胞不得溺者。以上五病,虽然症状不同,但病机皆属于肾气亏虚,气化失职,故均可用肾气丸以温肾化气而治之。2.审因论治“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这一条原文告诉我们:病邪在里不解,多有依附之物,当详审病机,求本论治,注意去除其有形之邪,使无形之邪无所

4、依附。如治疗水热互结伤阴,方用猪苓汤利水滋阴,兼以清热。使水去则热无所附,津复则口渴自止。又如淤血化热证中,会出现患者自觉有热,心烦胸满,口干燥而渴,等热象。但治疗时用攻下淤血为主,使淤血去,郁热解,诸症自解。3.急则治其标女劳疸是由于房劳太过而伤肾,导致肾虚所致。而金匮要略中却用硝石矾石散治疗。硝石矾石散有消,淤化湿的功能,硝石能入血分消淤除热,矾石能入气分化湿利水, 用大麦粥汁调服以保养胃气。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该方中无一味补肾的药物, 却用来治疗由肾虚引起的女劳疸,是因为导致肾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补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此时女劳疸以转变为黑疸兼有淤血湿热,故治疗当以消淤化

5、湿为主。体现了急则治其标的原则。 在水饮致心悸的治疗中, 也没有用补益药治疗,而是用半夏麻黄丸通阳蠲饮,降逆定悸。也体现了这个原则。4.相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散方都是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但用量不同,其治疗的疾病也各异。4.1 小承气汤小承气汤方: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大者三枚小承气汤以大黄为主,主治阳明腑实,热结旁流的燥屎不下,下利量少臭秽,潮热谵语,功在通腑攻下。4.2 厚朴三物汤厚朴三物汤方: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厚朴三物汤以厚朴为主, 主治气滞热结, 气滞为主的腹胀满疼痛和大便干结,功在行气破气,通导肠腑。4.3 厚朴大黄汤厚朴大黄汤方:厚朴一尺(4-5 两) 大黄六两枳实四枚厚朴大黄汤以厚朴,大黄为主,主治痰饮结实的腹满拒按,大便秘结,心下时痛,功在疏导肠胃,涤荡实邪。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不仅因其医术高明, 还因为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理论知识。 他的医学理论博大精深, 等着我们更多的学习和探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索。医学知识永无止尽,还有更多的需要我去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