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及枢纽课对程自学任务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4425365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车站及枢纽课对程自学任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铁路车站及枢纽课对程自学任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铁路车站及枢纽课对程自学任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铁路车站及枢纽课对程自学任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铁路车站及枢纽课对程自学任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车站及枢纽课对程自学任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车站及枢纽课对程自学任务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路车站及枢纽课程自学任务书Railway Station and Terminal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及先修课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属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也是该专业的主要专业特色课程之一。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车站及枢纽设备布置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获得对车站布置图形进行分析、计算和绘制的基本技能,具有对中间站、区段站和编组站进行设计,对新建和改建方案提出改进意见的初步能力;为毕业后从事铁路技术管理、商务管理、交通工程设计等工作创造条件。先修课程:铁路运输设备,铁路选线设计,列车牵引计算二、课程的内容、学习要求和自学时数绪论 (自学时数1学时

2、,第1周完成)主要内容: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铁路车站及枢纽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铁路车站和枢纽的概念及设计原则,我国铁路站场及枢纽发展历史,学科研究对象,当前站场枢纽设计领域研究重点。重点、难点提示:学科研究对象学习要求:了解铁路车站及枢纽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铁路车站和枢纽的概念、设计原则,我国铁路站场及枢纽发展历史,学科研究对象,当前站场枢纽设计领域研究重点,课程教学要求,学时分配安排。第一篇 站场设计技术条件(自学时数9学时,第1-3周完成)主要内容:本篇阐述了铁路线路的种类、三种限界的作用、常见相邻线间距的确定方法,道岔的种类、特点、几何要素、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原则以及相邻道岔岔心间距的计算

3、方法,线路终端连接、渡线、线路平行错移、梯线等各种车站线路连接方式,各种车场类型及特点;分析了影响线路有效长的有关因素,有效长的确定方法,警冲标、信号机位置的查定方法;举例说明了坐标及线路实际有效长的推算方法;介绍了站坪的概念,站坪在铁路平、纵断面上的布置,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形式。重点、难点提示:本篇重点是常见相邻线间距离、道岔的几何要素、相邻道岔岔心间距的计算、有效长的确定方法、各种连接设备的中心线比例尺绘制方法。学习要求:掌握一般设计中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相邻道岔岔心间距的计算方法,各种连接设备的中心线比例尺绘制方法,警冲标、信号机位置的查定方法,线路有效长的确定及推算方法;理解车站线

4、路的种类,线路连接设计中f、d、g的作用和设计要求,影响线路有效长的有关因素;了解三种限界,常见相邻线间距离,道岔的种类、特点及几何要素,各种线路连接方式,梯线的分类及各种梯线的特点,各种车场类型及特点,站坪的概念,站坪在铁路平、纵断面上的布置,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形式。思考题和作业:一、名词解释 1. 交分道岔2. 交叉渡线3. 普通式线路终端连接4. 缩短式线路终端连接5. 线路平行错移6. 道岔辙叉号码7. 导曲线半径 8. 连接曲线角顶9. 线路有效长10. 站坪二、简答题 1. 绘一单开道岔,标注其几何要素? 2.绘制下列铁路站场设计比例尺图(1:1000),连接曲线部分用切线绘制

5、。 (1)6.5m8.5mR-600m,S-2m,d-30m,-21022T-11.37m,,k-22.752m,L-75.0m20m5m5m1/91/91/945.2828.85R-300m,T-16.6mR-300m,T-33.3m(2)3 影响线路有效长的因素有那些? 4. 标出教材图1-3-8、2-2-1中各股道上行与下行的有效长。 5. 为什么有轨道电路时,要考虑警冲标和信号机的相互位置? 6计算线路全长的目的是什么?7. 简述直线梯线的优缺点? 8. 简述缩短梯线的优缺点? 9简述复式梯线的优缺点?10. 站坪设在曲线的上缺点是什么11. 试写出坡道车站上,站坪坡度保证列车起动的检

6、算条件?三、计算题 1下图所示为一单线横列式区段站下行进站端咽喉布置图:要求:(1)试对该图进行线路编号;(2)确定线路间距(包括正线、牵出线及机车出入段线等相邻线间线间距);(3)确定各道岔应选用的辙叉号码;(4)计算相邻道岔岔心间距。2下图所示为一单线横列式区段站上行进站端咽喉布置图,要求:(1)确定线路间距(包括正线、牵出线及机车出入段线等相邻线间线间距);(2)确定各道岔应选用的辙叉号码;(3)计算下列相邻道岔岔心间距L3-9、L7-13、L15-17、L11-21、L35-37、L25-29、L21-35、L17-23。 第二篇 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自学时数2学时,第4周完成)主

7、要内容:本篇介绍了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办理的作业、设置的设备和常用布置图形,阐述了安全线、避难线的作用和设置条件,分析了中间站常见的改建情况。重点、难点提示:本篇重点是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的规范推荐图形。学习要求:理解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的作业、设备和常用图形。了解安全线、避难线的作用和设置条件,中间站改建的常见情况。思考题和作业:一、名词解释 1. 车站最高聚集人数2. 站同左3. 站同右4. 站对左5. 站对右6. 单进路7. 双进路二、简答题 1试绘出具有一条到发线的会让站布置图,并说明为什么规范推荐将到发线设于站房对侧? 2试绘出规范推荐的具有两条到发线的会让站布置图。 3为什么

8、纵列式会让站到发线要逆运行方向错移一个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有效长度? 4用线路中心线绘出两条到发线分设在正线两侧的横列式越行站布置图(表示出线路、道岔、站房、站台及客货进路等)。 5会让站与越行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中间站与会让站、越行站的区别是什么? 7中间站的货场一般有几个设置位置,各有何优缺点? 8中间站办理哪些作业? 9中间站设有哪些设备? 10安全线与避难线的区别是什么? 11避难线有哪些设计方案,各有何优缺点? 12天桥和地道两种跨线设备各有何优缺点? 13安全线的设置条件是什么? 第三篇 区段站(自学时数9学时,第5-7周完成)主要内容:本篇介绍了区段站的主要任务、区段站分布的影响

9、因素、区段站的分类方法,区段站的主要作业及设备,列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区段站主要设备的配置方案。阐述了区段站布置图分析方法,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采用条件和优缺点,枢纽区段站车流分类、作业特点、设计特点。分析了到发线数量的确定方法,有关到发线单、双进路,超限货物列车到发线布置,到发线与旅客站台的布置形式等有关原则和规定。机车走行线、机待线、机车出入段线以及调车线、牵出线的设置方法,咽喉设计方法。重点、难点提示:本篇重点是列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区段站主要设备的配置,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分析。学习要求:掌握列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区段站布置图分析方法,能够分析区段站

10、主要设备的配置方案;理解区段站的分布及分类,枢纽区段站车流分类及作业特点,机走线位置确定方法;了解区段站布置图的采用条件和优缺点,枢纽区段站设计特点,列车到发线数量的确定方法,有关到发线单双进路、超限货物列车到发线布置、到发线与旅客站台的布置形式等有关原则和规定,机车走行线、机待线、机车出入段线以及调车线、牵出线的数量确定方法、车站咽喉设计方法。思考题和作业:一、名词解释:1. 枢纽区段站2. 本线车流3. 转线车流4. 折角车流二、简答题 :1.枢纽区段站的车流主要包括哪几类?其中对车站作业产生最不利影响的是哪种车流?2.影响区段站到发线数量的因素有哪些?3.设计区段站咽喉区时应满足哪些要求

11、?4.区段站机务段为什么首先选择设在站对右的位置?5.分析区段站布置图的目的是什么?6.简述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五项设备的合理位置。7.单线铁路区段站到发线与旅客站台应优先采用何种布置形式?该布置形式有何优点?8.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到发线与旅客站台应优先采用何种布置形式?该布置形式有何优缺点?9.分别指出教材73页图3-3-4中渡线a、b、a、b、p、k的作用。三、论述题 1试述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务段位置方案,并说明各有何优缺点。2 绘简图表示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五项设备的合理位置。简述机务段合理位置的理由。指出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最主要缺点,说明产生该缺点的原因及消除的途径。 3某双线横列式区段站

12、五项设备布置及到发线使用方案如下图,其中到发场固定接发下行货物列车,到发场固定接发上行货物列车,试分析咽喉进路交叉、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第四篇编组站(自学时数9学时,第8-10周完成)主要内容:本篇首先介绍了编组站的作业、设备及分类,分析了主要编组站布置图形,对编组站车场平、纵断面、线路数目、咽喉设计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编组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重点、难点提示:一级三场编组站、二级四场编组站、二级三场编组站、三级三场编组站、三级六场编组站布置图的特点、各项作业流程、优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图形的适用范围,绘制以上图形的轮廓图。学习要求:了解编组站的作业、设备和分类,编组站布置图选择中有关单双

13、向、车场配置、调车方向、正线位置的选择;理解一级三场编组站、二级四场编组站、二级三场编组站、三级三场编组站、三级六场编组站布置图的特点、各项作业流程、优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图形的适用范围,能够绘制以上图形的布置草图。了解编组站到发线、调车线数量的确定方法,机走线设计,辅助调车场及箭翎线的设计。思考题和作业:一、简答题 1.编组站在作业和设备配置上与区段站有何异同点?2.试述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的基本特征及设备布置特点。3.试述单向二级四场编组站布置图的基本特征及设备布置特点。4.作为一级三场编组站的改进图形,二级四场编组站布置图形的主要优点有哪些?5.教材103页图4-2-2中不

14、设峰下机走线时,顺向到发列车的本务机出入段有哪三条通路?6.为什么反驼峰方向一般不设编发线?7.试述双向编组站布置图减少折角车流的方法。8.在单向编组站中布置图中,驼峰调车方向的选择应符合什么原则?9.编组站的正线位置分哪几种?简述其优缺点。二、.论述题 1.试画出单向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 要求表示出车场,驼峰,牵出线,正线及机务段,车辆段的合理位置及主要连接线路。说明其消除了横列式区段站的哪些缺点,仍然存在哪些缺点?2.绘出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要求表示出车场,驼峰,牵出线,正线及机务段,车辆段的合理位置及主要连接线路。分析该种布置图的主要缺点及其解决的途径。3.绘出单向二级四

15、场混合式编组站示意图,当驼峰头部采用双推单溜作业方式,峰尾用2台机车进行编组作业时,试从能力的角度分析在这种作业条件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主要措施.4.试画出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布置图(反接反发),并分析该种布置图的图型特征及主要优缺点.5.试述单向和双向编组站布置图的主要优缺点及采用条件.6.双向编组站布置图的折角车流有哪几种?对其处理方法有何不同?三、计算题已知资料 新线C与AB干线上的M站接轨,示意图如下: M站的车流资料如下表:往自ABC计A 180/65090/160270/810B315/520 180/240495/760C0/23090/300 90/530计315/750270/950270/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