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教师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4423961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7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07月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教师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22年07月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教师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22年07月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教师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22年07月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教师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22年07月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教师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07月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教师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07月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教师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年07月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教师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一卷一.单选题(共50题)1.教育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前苏联_。A: 杜威B: 赞科夫C: 布鲁纳D: 苏霍姆林斯基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教育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 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本题所属考点-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2.德育过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德育原则是_。A: 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B: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

2、结合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一分为二”要求辩证看待问题,运用在德育过程中就是辩证看待学生的过与失,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故选A。本题所属考点-小学教育理论综合3.假定学生关系S(s#,SNAME,SEX,AGE),课程关系是C(C#,CNAME,TEACHER),学生选课关系是SC(S#,C#,GRADE),要查找“成绩大于75”的男学生的姓名将涉及的关系_。A: SB: C,SCC: S,SCD: S,C,SC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想要查找“成绩大于75”的男同学的姓名需要的数据包括:成绩(grade)、性别(sex)、姓名

3、(name)。所以将要涉及的关系包括这几项就可以了。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无论在现代还是古代,山西人都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清朝,我省思想家_,他偏重于对朱子研究,擅长书画,精通艺术,尤擅妇科。A: 郑板桥B: 傅山C: 柳宗元D: 白居易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傅山,山西阳曲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以明遗民自居,于经学、理学、医学、佛学、诗、书画、金石、武术、考据皆有涉猎。郑板桥是江苏人;柳宗元和白居易是唐朝人。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如果一个人情绪消极,对生活感到全无乐趣,觉得自己的活动没有价值,这种人患有_。A: 焦虑症B: 抑郁症C:

4、强迫症D: 恐怖症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情绪消极,失去对事物的兴趣,悲观厌世。本题所属考点-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6.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_的统一体。A: 社会文化B: 精神文化C: 人文文化D: 地方文化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7.“学髙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_。A: 示范性B: 复杂性C: 创造性D: 长期性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

5、对教师劳动特点的掌握。【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教师劳动和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学生具有“向师性”,这就说明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的表率,是引导和规范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手段。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8.被宣告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间歇性精神病人,其所订立的遗嘱_。A: 无效B: 有效C: 部分有效D: 效力待定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继承法第22条规定,只有完全行为能力人有遗嘱能力。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无效。本题中,已经被宣告为限制行为

6、能力的间歇性精神病人所立遗嘱符合继承法第22条的规定,应为无效,A项符合题意。因为遗嘱是死后生效行为,故不存在效力待定问题。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_。A: 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B: 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C: 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D: 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本题所属考点-情绪、情感与意志10.“教育即生活”,提出这一命题的是_。A: 布鲁姆B: 布鲁纳C: 杜威D: 夸美纽斯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

7、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教育本质本题所属考点-教育与教育学11.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_A: 选择性B: 理解性C: 整体性D: 恒常性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2.这位年轻画家在创作风格上取法唐宋,但能_,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A: 不落窠臼B: 出奇制胜C: 不同凡

8、响D: 雅俗共赏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分析可知,本句意为:虽然这位画家创作风格取法唐宋,但能独树一帜,创造出自己的风格。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创造出自己的风格”构成对应关系,四个词语中,只有“不落窠臼”与此相符。故本题答案为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在农业部门中所存在的“肥田出瘪稻”现象体现的是经济学中的_。A: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B: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C: 规模报酬递减D: 机会成本原理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肥田出瘪稻”体现的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要

9、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故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这体现了幼儿思维的_特征。_A: 直观行动性B: 自我中心性C: 具体性D: 形象性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具体性是指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很具体的。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本题所属考点-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15.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Y方的眼睛。这种心理症状

10、是_。A: 恐惧症B: 抑郁症C: 强迫症D: 焦虑症 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题干所述的是学生社交恐惧的表现,社交恐惧是学生恐惧症中的常见类型。恐惧症是Y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除社交恐惧外,恐惧症还包括单纯恐惧和广场恐惧。16.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为_。A: 热传递定律B: 分子运动定律C: 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D: 牛顿力学第一定律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记中的这句话表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_。A: 差异 性B: 可

11、变性C: 稳定性D: 不平衡性 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强调的是学习要抓住关键期,表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本题所属考点-教师招聘考试真题1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_。A: 消退B: 强化C: 刺激泛化D: 刺激分化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刺激泛化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9.“XX动态”、“XX简讯”、“情况反映”、“内部参考”属于_。A: 简报B: 报告C: 调查报告D

12、: 情况报告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简报是由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编发,用来反映情况、沟通信息的一种简要的书面报道或报告。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0.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中,他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把比率智商改成了离差智商,如果某施测团体的平均得分为70分,标准差为5,而某人得分是80,那么这个人的智商是_。A: 110B: 120C: 130D: 40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离差智商公式计算。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21.奥苏贝尔认为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是_。A: 概念记忆B: 概念同化C: 概念理解D: 概念运用 参考答

13、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奥苏贝尔提出认知同化理论,其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一种连接,主要指新旧知识的一种连接,即一种概念上的同化。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综合知识22.班上同学的业余爱好多种多样,如游泳、武术、桥牌等等。已知:(1)班上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都喜欢围棋(2)班上有同学喜欢围棋(3)班上有同学不喜欢围棋如果以上三句话中只有一句符合事实,那么以下哪项必然为真?_A: 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都喜欢围棋B: 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至少有一人喜欢围棋C: 陈祥同学和吴凡同学都不喜欢围棋D: 班上只有少数同学喜欢围棋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考査直接命题推理。如果(1)是真,则

14、(2)定也为真,由于只有一句符合事实,可知(1)为假,则陈祥同学或吴凡同学不喜欢围棋,可推出班上有同学不喜欢围棋为真,即(3)为真,则(2)为假,可推出所有同学都不喜欢围棋,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教学基本能力23.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_A: 积极作用B: 消极作用C: 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 没有作用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所谓心理定势,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 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心理定势在认识事物时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关键看是什么样的心理定势。本题所属考点-学习的迁移24.为避免绕道,与邻人商量通过其土地直接到达自己的土地,该项权利属于_。A: 相邻权B: 地役权C: 地上权D: 土地使用权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地役权,是指为使用自己不动产的便利或提高其效益而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题干所述为通行地役权,即以在他人土地上通行以便到达自己土地为目的的地役权。故本题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