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晋升机制(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4409004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晋升机制(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员工晋升机制(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员工晋升机制(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员工晋升机制(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员工晋升机制(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晋升机制(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晋升机制(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员工晋升机制完 为加强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建立规的“能者上,平着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并在公司部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制定本机制。一、员工职业开展通道我们了解员工的满足感不仅仅来自职级的上升和工资的上调,还来自于技术水平、专业水平、管理技能的提高等多个方面,因此公司建立多阶梯的晋升机制。多阶梯晋升方法将公司岗位分为三大类、五个职系:1、 三大类是指: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操作技能岗位,2、 五个职系分别为:1管理职系,适用于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2技术职系,适用于从事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

2、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3营销职系,适用于从事直接客户开发、业务销售的工作岗位;4专业职系,适用于以专业知识从事业务管理、支撑的工作岗位;5操作技能职系,主要为承当具体操作职责的工作岗位。3、因此员工职业晋升通道可按照以下三条通道晋升职位,实现自己的职业开展目标: ! ?. v/ W* X9 F1操作人员通道:可以是职级上的晋升初级中级高级,也可以是职位上的晋升员工领班副主任主任副经理经理副总监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 G) j* V j8 o( Y3 Z0 A6 l& G 2专业、技术人员通道: 可以是职级上的晋升维修员技师工程师等,也可以是职位上的晋升员工领班副主任主任副经理经理副总监总监副

3、总经理总经理。, G) j* V j8 o( Y3 Z. |. J. _2 X Q$ f+ v V! V3 / F; t5 f( R1 g2 Z: h5 O z/ l g7 K ) 33333333管理人员通道:指职位上的晋升员工领班副主任主任副经理经理副总监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 G) j* V j8 o( Y3 Z二、分级评审权限1、集团公司人员晋升序号岗位职级提名人评审人备注1副经理以下部门经理中心负责人报人事部门备案2副经理、经理中心负责人人力资源中心、各中心分管副总裁报人事部门备案3总监、副总总经理董事会报人事部门备案4总经理/副总裁董事长董事会报人事部门备案2、分子公司人员晋升序号

4、岗位职级提名人评审人备注1副经理以下部门经理子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报人事部门备案2副经理、经理子公司总经理子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报人事部门备案3总监、副总子公司总经理集团各专业分管副总裁报人事部门备案4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董事会报人事部门备案三、员工晋升条件序号职等类别职务名称学历要求职称工作经验1主管人员职能部门主管或助理专科以上初级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2技术部门主管或助理中级二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3管理人员职能部门经理或副经理本科以上中级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4技术部门经理或副经理高级四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5公司经理或副经理中级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6高层中级八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1、员工晋升时,同时满足

5、以下条件的具备职务/职级晋升资格:1在部门担任低一级职务满一年,或在公司不同部门担任低一级职务满两年;2历年来的年度考核成绩:平均80分以上,且无任何违规、受罚记录;3具备拟任岗位任职条件:自身根本条件符合岗位说明书列明的任职资格条件;4具备拟任岗位所需能力:经考核,符合拟任岗位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求,考核成绩要求在80分以上。2、晋升考核容业绩+其他能力:1员工背景:年龄、学历、专业特长、工作经验、稳定性和上进心等。2工作表现:是否掌握有关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具有较强承受能力、适应能力、执行力;是否有扎实的岗位根底;是否对工作热情,有责任感,有务实态度等。3工作业绩即历年来绩效考核

6、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3工作能力:是否具有较广泛的知识面;是否具有调动和影响他人积极性的能力;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能使本部门的工作运转正常;且使本部门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具有团队精神和全局观念。根据公司五大职系的不同,订立不同的晋升审查基准, 因为不同体系与职务,有不同能力项目,因此,依照管理职系,专业、技术体系,营销职系,操作技能职系,或是设计、工程管理、销售、人事总务、经营企划、财务会计等几大类,依各个职等订定不同的审查基准。具体详见各职系不同的岗位说明书。3、高层管理人员的晋升总监级、总经理级须考核一定的资历、能力与年终目标达成率之外,还须依据其年终360考核,全方位的对其在

7、工作态度、团队协作、人际沟通能理等方面进展考核评分。4、有如下行为者不能参与晋升1一年违反公司各类规章制度被记过处罚者。2一年有重大工作失误者。3一年已通过特殊途径或方式得到晋升者。四、特殊晋升条件1、所在团队建设与维持公司秩序的需要; 2、业绩突出,屡创历史新高者; 3、对公司开展提出重大建议为公司采纳,并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的; 4、 有其它重大突出贡献,经公司讨论认定应当给予晋级嘉奖的; 5、因公司或部门团队建设需要或其他情形的晋升;五、晋升的形式1、定期:公司每年根据公司的营业情况,有年底进展统一晋升员工。2、不定期:在年度工作中,对公司有特殊贡献,表现优异的员工,随时予以晋升。3、试用期

8、员工,在试用期间,工作表现优秀者,由试用部门推荐,提前进展晋升。六、晋升的办理1、晋升时机:1根据公司经营需要与开展规划,为保证高效运作,同时充实部人才储藏,人力资源部每两年组织一次员工晋升。2职务出现空缺时,假如已有具备晋升条件的适当人选,可随时依程序办理晋升。2、晋升办理程序1确定拟提升职位: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战略规划与人员需求,定期发布拟新任领导者的职务类别、数量与具体要求。2推荐适宜人选:由员工任职部门推荐的,填写管理职务晋升推荐表附件1并初步审查后交人事部门;3晋升考核:人事部门根据职位要求,对所有人选的任职资格进展审查,对于审查符合条件的,组织用人部门与其他相关人员对其按照拟任职岗

9、位要求进展考核。填写员工晋升综合素质与能力考核表格(附件2:主管人员适用;附件3:管理人员适用)。4决定人选:人事部门汇总考核结果,经会议讨论后决定最后人选,由最高核定人签发任命通知。附件1管理职务晋升推荐表主管与以上人员适用性别年龄户口所在地籍贯最高学历所学专业政治面貌毕业学校个人爱好与特长计算机水平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年限在本公司工作年限现 任 职部门职务聘任日期: 年 月 日累计聘任年限年 个月拟 晋 升 职 位推荐:晋升拟晋升部门公司后备领导者拟晋升职务推荐理由与晋升原因员工自评优劣势部门负责人意见公司负责人意见人力资源部任职资格审查职缺状 况是 否后备人才 其它考核成 绩历年考核成绩达规

10、定的标准是:审核意 见具备推荐职务根本资格条件,同意晋升:尚有不足,建议先代理职务或延期办理;同意推荐为储藏领导者:_建议其他部门_职务_签名:日期:集团领导意见:签名:日期:说明:“推荐理由与晋升原因栏,员工自荐时,由员工本人填写并签名;公司部门推荐时,由公司部门负责人填写并签名。附件2员工晋升综合素质与能力考核表主管人员适用: 拟任职部门: 拟任职职务:考核项目考核容分值员工自评主管评估小计工作态度1、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努力工作202、对新工作表现出积极态度3、忠于职守4、对部下的过失勇于承当责任工作与团体协作1、正确理解工作目标,有效制定适当的实施计划并确定资源302、按照员工能力和个性

11、合理分配工作3、做好部门间的联系和协调工作4、工作中保持协作的态度,推进工作管理监督1、善于放手让员工工作,鼓励大家的合作精神202、注意生产现场的安全卫生和整理整顿工作3、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失误和临时参加的工作4、在人事安排方面下属没有不满指导协调1、经常注意保持下属的工作积极性152、主动努力改善工作环境的提高效率3、积极训练、教育下属,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4、注意进展目标管理,使工作协调进展工作能力1、正确认识工作意义,带领下属取得最好成绩152、工作成绩达到预期目标或计划要求3、工作总结汇报准确真实4、工作方确,时间与费用使用得合理有效总评分100主管评语签名:员工签名说明:1.请根据行为

12、出现的频率,结合以下标准进展评价,总分为为100分。评分标准:总是90-100%分值;经常70-80%分值;有时40-60%分值;偶尔10-30%分值分;从不0 分。2.“小计栏的成绩计算为:员工评分*0.4+主管评分;各项合计得分为考核成绩。附件3员工晋升综合素质与能力考核表管理人员适用: 拟任职部门: 拟任职职务:序号项目要素分值员工自评主管评估小计1团队合作在工作中善于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或主动调动各方面资源以实现目标102积极主动与团队成员坦诚地沟通,并给予他人积极的反应3在成绩面前常说我们而不是我4不断创新能够在现有的工作根底上,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105乐于承受他人的建议,改良自己的工作6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敢于尝试新的方法改善工作7快速学习并不断分享知识主动学习并能够快速适应新岗位与新工作的要求158主动寻求各种途径提高业务技能,了解和跟踪本行业先进技术和开展趋势9乐于与他人相互学习,并分享经验和信息10责任心与主动性重视客户需求,努力为客户解决问题1511工作尽心尽责,任劳任怨12有高度主人翁精神,经常能主动考虑工作疑难问题并着手解决13工作能力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