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文化保护和文化开发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4407941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园林的文化保护和文化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州园林的文化保护和文化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州园林的文化保护和文化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州园林的文化保护和文化开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州园林的文化保护和文化开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的文化保护和文化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的文化保护和文化开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园林的文化保护和文化开发苏州园林是中国士大夫精雅文化的载体,士大夫很重视营构生活环境,把生活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环境建设.士大夫既要有物质、生理、肌肤的享受,又要有心灵的、精神的享受.于是苏州园林成为最优雅的一种生活实体,具有优雅的文化环境和优美的生态环境 园林文化内涵丰富,积淀深厚,要理解它,才能很好地保护它,否则,谈不上什么保护,更谈不上开发了。本文主要想谈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还原历史,保持园林的原真性;二是重视美的统一律,铲除妨碍美的因子;三 是文化开发问题;最后谈谈园林硬伤和管理问题。 苏州园林的修复和保儀睹,要是没有对苏州园林的悉心保护,今天的苏州园林将不会以现在这样的面貌呈现给世人,

2、也没有列入世界遗产的可能,成绩说得很多,我这里主要想以“世界级”的世界遗产的标准,考察现在仅存的园林,希望精舀州园林更加完美.一、还原历史,保持园林的原真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应该尽量保留它的原真性.所谓原真性,就是将古典园林的物质和精神要素按照原样保留,不要用今人的好恶随意改动,因为它是旧时代留下来的一种精神实体、物质实体,是历史的物化,也是物化的历史,保留它有认识价值,如果给它加上别的符号就改变了原貌,这就成为杨鸿勋先生所说的“破坏性保护”。 杨鸿勋先生在中华遗产创刊号上撰文,谈了在破坏性保护后的冷思考,谈到苏州园林有一些因整修而失真、因个人好恶而任意增删原有景象的“破坏性保护”。所

3、举几个实例,很有警策意义。 怡园“锁绿轩就是具有创造性的优秀设计,它放弃一般建筑所采取的南向,而朝西开窗;窗前配置一片竹林,过午的强烈阳光经过竹林入轩内的是温柔的绿色光线,从而造成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它所包含的园林建筑特殊取向、巧妙利用瘀原理,丰富了中国古典园林遗产.可惜的是,在一次整修中,保管人X。也不请教专家,自作主张地将它改造为朝南开窗,竹林也被铲除了。” “艺圃,其江南水乡风格的主体建筑是苏州园林难得的孤例,它的对景-0世纪年代还保存原来的平远意境的“平冈小坂”式的明风土山,但在后来的维修中被篡改为一片石山了。任意篡改山例,还有环秀山庄东北隅土山等。”对植物的保护,对枯死的古木轻易地砍

4、伐,如留园曲溪楼前斜出的古枫杨、古木交柯的女贞和古柏、环秀山庄湖石山顶西侧的小乔木-紫薇,都被砍掉,代之以一棵馒头形树冠的直立松树,原来的古树都与建筑或山势构成完美的构图。百年以上的古木躯干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即便枯死,其躯干枝桠也当保存,作好防腐处理. 杨先生建议,“凡是能够改正的,尽量、尽快地加以改正,也就是必须恢复维修前的原状。像怡园锁绿轩西向窗户和竹林的恢复应该不难. 竹子在怡园的玉延亭、四时潇洒亭前的小院中是构景的主要景物。有行书跋:“艮庵主人雅志林壑,宦退后于居室之偏,因明吴尚书(吴宽)复园故址为怡园。既更拓园,东地筑小亭,割地植竹,仍复园旧榜曰玉延主人友竹不俗,竹庇主人不孤。万竿

5、戛玉,一笠延秋,洒然清风。不学涪翁(宋黄庭坚)咒笋已。壬午孟夏萧山汤纪尚谨署。”意思是说:主人以竹为友,清高不俗,竹子伴着主人也不感到孤单。风吹竹林,声音清脆悦耳,一顶笠帽招来爽气,清凉的风洒然而至.这就是“玉延”的涵意。宋苏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为清高有节的象征. 玉延亭原有园主集宋辛弃疾和张炎词句为联:“酒群花队,舞榭歌台,隔户语春莺,宝马雕车香满路;诗卷酒瓢,笔床茶灶,寄情在谭麈,旧家三径竹千竿。提到了“旧家三径竹千竿,园主在家园里欣赏那翠竹的玲珑潇洒.“四时潇洒亭”,用的是宣和画谱里描写竹子风姿的:“宋宗室令庇,善画墨竹,凡落笔,潇洒可爱。”亭前一

6、片竹林,四季青翠。潇洒,指竹子姿致清雅,风摇碎玉,月写个文,潇洒可爱。意谓此亭四季均可观赏清高脱俗的竹子.亭前竹林中有“天眼井”,旧时春秋佳日,二三知己,席坐泉畔,折松枝煮佳茗,饶有古风。但现在竹林几乎砍光,只有玉延亭旁有几枝,四时潇洒亭北角有一丛修竹,与原来的立意不同。这里要恢复历史原貌,就应该多种一些竹子。 留园的古木交柯,原来面貌有古画可参看,后来将枯木砍去,现在补种,植物品种应该一样,但现在有一棵山茶花,花时一片烂漫,却完全失去了景点的本真。花木的配置应遵循它的景点意境。苏州文人园遵循的选址原则是“远往来之通衢”,僻处小巷深处,杂厕于民居之间。人称“隐逸之宗”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隐归

7、田园以后就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居于僻巷之中,没有世俗的交往,白天关闭柴门,对酒摒绝一切世俗的念头,这正是苏州园林主人们心慕神追的理想境界。 现在体现这一种构园思想的园林就只存艺圃和耦园了。网师园虽有阔家头小巷,但由于整条巷子摆满了假古董,招揽客人,“净化心灵的氛围已经荡然不存。 中国园林具有含蓄不事张扬的文化个性,入口处理十分讲究,这种讲究是随意的讲究,山水园入口要小而巧妙,且运用障景,引人入胜.拙政园中园旧园门的设置,巧妙地融入了武陵渔人寻找桃花源的意境,是绝妙佳例,与红楼梦大观园的入口完全相似。 入门,一座峻奇刚挺的黄石假山纵横拱

8、立。山上石笋参差,山径窈窕,藤萝漫挂,石隙中时有花卉枝条迎风摇曳.此情此景,和武陵渔人“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何其相似. 走近峭石山,却见山有小口,幽邃可通人.进入石洞曲折摸索前行,须臾,即见洞口有光,循光而行,即出石洞,始见小池石桥,主厅远香堂回抱于山池之间,走近远香堂,明窗四面,眼前豁然开朗,茂林碧池,亭榭台阁,环列于前.此情此景,又恰似武陵渔人初见桃花源的情景: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 美池桑竹之属.置身于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桃花源,游人心理会油然升腾起一股方外脱俗之情. 有的改建得也很艺术,如留园

9、今入口处。但拙政园现在入口处南的廊庙式大牌坊,却与原来的意境完全相悖。陈从周先生曾批评过.今天的入口辟在明王心一的“归田园居”处,原“归田园居”大门是“编竹为扉,质任自然,设在今百花巷.所谓编竹为扉,可能如耦园大门的处理。耦园西花园太湖石假山上的围墙,是后来为了实用加上去的,也应该拆除,还它原来的面貌. “城市山林”式的私家园林,应该是“邻虽近俗,门掩无哗,所以苏州园林都筑有高高的园墙,以保护其私密性和安全性。也有“隔尘”、“隔凡”的隐逸思想内涵:即不让外面的尘嚣流进园内,也不容内部的清幽泄出园外。所以,园林外墙是不应开花窗的。如今怡园的大门对着马路(改建的结果),朝马路围墙上依然开着一排花窗

10、.二、重视美的统一律 园林是真善美的统一,苏州园林不乏成功佳例,如狮子林问梅阁,阁前植物是梅花、阁中窗饰是梅花、铺地是梅花,家具也是梅花。拙政园玉壶冰,冰裂纷窗格、院中冰雪铺地,植物是高洁的玲珑翠竹,意境浑成。古人十分重视器物的位置之法,文震亨长物志位置中强调:“繁简不同,寒暑各异,高堂广榭,曲房奥室,各有所宜,即之属,亦须安设得所,方如图画。家具的摆放要与厅堂斋馆的风格和功能相协调,如在清式大厅里放明式家具,就与建筑风格相悖逆。以网师园的大厅陈设为例: 首先是典型的清式扁作大厅与全套的明式家具的不协调,大厅华贵的海棠花窗与线条简洁的明式家具、与雕刻精美繁复的乾隆时期砖雕门楼,在文格和审美上都

11、很龃龉难合. 第二是大厅陈设。大厅是礼仪文化的物化,是园主进行礼仪活动,即家庭的婚丧喜事、节日庆典等活动的场所,应该让人看到古人真实的礼仪生活样式。厅堂中央的诸葛鼓,是西南少数民族的铜鼓,如果作为古董欣赏,也不能在大厅进行.从古画上看,古人的鉴赏活动一般在室外平台或花间竹下,临时放置几案屏风.如明仇英的竹院品古图,反映了当时文人品赏古玩文物的情况,翠竹林前作一围屏,画屏一作花鸟,一作山水。右二人坐湘妃竹椅,正全神贯注于鉴赏桌上所陈之古画册页,右前一童负挂轴来,中立者正捧古玩,左童则方启盒,陈瓷器于另一高士前。四周罗列觚、爵、簋、卣、罍等铜器。二女供手侍之,秀丽端妍。屏后二童,一生炉烹茶,一于竹

12、林空际石坪上,正置棋具。第三是大厅匾额和堂对内容。匾额“万卷堂”,是因为第一任园主人史正志是南宋淳熙年间人,他在苏闲居时于此地构建了一所宅园,在书楼内环列书42橱,号万卷堂,据说位置在藏书楼“五峰书屋处,大厅不是藏书楼,匾额不合氛围.大厅中堂是今人画的劲松图,对联集元人咏松诗而成:“紫髯夜湿千山雨,铁甲春生万壑雷.歌咏松树在风雨雷电之中的雄姿,显然与大厅礼仪氛围风马牛不相及,大厅原名“积善堂”.如果换上挂在轿厅里的“清能早达”匾额,再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对联,还差强人意.“清能”指为官者应该具耀,典出后汉书贾琮传,言交阯土多珍,产明玑、翠羽、犀象、玳瑁、异香、美木之属,莫不自出,前后刺史率

13、多无清行。上承权贵,下积私赂,财计盈给,辄复求见迁代.故百姓怨叛,后汉灵帝赦免了反叛的民众,选能吏贾琮为交阯刺史,琮为官清正廉洁,很有能力,交阯得以大治后朝廷“更选清能吏,乃以琮为冀州刺史”。此谓要做象贾琮一样的清廉、才能卓越的官员。“早达的“达,这里应该理解为孟子所说的“达则兼善天下的“达”,即仕途顺利、显达,与表示仕途蹭蹬、失意的“穷对举.这样,与大厅南对景砖刻斗拱门楼意境一致。门楼正中砖额:“藻耀高翔,文采绚丽,展翅翱翔.古人有藻绘呈瑞之说。藻,水草,古人用作采饰,表示文采,文采飞扬,标志家、国的兴旺发达。高翔,含祝福意.门楼砖额两旁兜肚是“文王访贤”、“郭子仪拜寿戏文雕刻图案,下饰三“

14、寿”字,额上下点缀蔓草、祥云、蝙蝠、莲藕、钱币等多种图案.两侧为狮子滚绣球等雕刻图案。这些雕刻和吉祥图案、象征福禄寿三星高照等寓意.与“清能早达合拍。轿厅是轿夫们临时歇脚之处,和“清能早达毫无关系. 园林中的植物和植物图案是一种情感载体,代表着士大夫的情操。牡丹象征着富贵,寄托人们生活愿望,无可厚非, 但牡丹图案一般出现在住宅区。山水园部分主要体现士大夫的精英文化,象征富贵的牡丹就显得“俗”了,特别是与周围“雅”的主题不吻合。 网师园的引静桥桥面的牡丹,如果刻上“花之隐逸者”菊花就好了。引静桥栏杆周围刻有2个阴阳图,是道教符号,小桥下水涧有一个宋代的砖刻“槃涧,表现的是诗经考槃中“考槃在涧,硕

15、人之宽的诗意,讲的是隐士乐在涧水,得其所哉。桥面上牡丹花的富贵符号,显然为了迎合“富贵长寿的世俗愿望。或者说反映了作为商人的园主骨子里的市井气(如果原来就有牡丹的话)。 沧浪亭大门前也是牡丹雕刻,和沧浪亭的隐逸文化不合。园林里也出现了一些不太协调的符号和文化因子,不仅仅是工艺问题,主要是审美上的欠缺,是不懂文化符号的内涵,不懂得如何去组合的结果. 如退思园眠云亭,取唐刘禹锡西山试茶歌诗句意:“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卧石人.”登亭就石弈棋,或迎风待月,可尽享山林野逸,获得自然忘机的美感。但是亭北铺地却是“瓶生(升)三戟(级)”想的是能连升三级,自相那里就是败笔. 铺地是很讲究的,园林要讲究美的统一率,要和周围环境统一。 耦园西花园织帘老屋,的是南朝齐吴兴人沈驎士家里十分贫困,他在家一面诵读诗书,一面编织竹帘,口手不停,氀水,并日而食,终身不做官。是笃学守节的典型.题额表现了园主向往那种织帘劳动、躬耕读书的理想的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