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电子政务网络工程数据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4407341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电子政务网络工程数据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xxx电子政务网络工程数据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xxx电子政务网络工程数据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xxx电子政务网络工程数据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xxx电子政务网络工程数据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电子政务网络工程数据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电子政务网络工程数据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电子政务网络工程数据系统建设项目第一部分技术方案建议书深圳xxx科技有限公司二一七年七月技术解决方案目 录第1章 项目概述11.1 项目简介11.2 建设目标21.3 建设原则31.3.1 实用性31.3.2 扩展性41.3.3 模块化设计41.3.4 先进性41.3.5 稳定性41.3.6 安全性51.3.7 易用性51.3.8 经济性5第2章 网络系统建设方案72.1 网络系统概述72.2 网络传输链路82.2.1 传输链路要求82.2.2 传输链路设计82.3 网络结构设计82.4 主要设备选型102.4.1 网络设备选型102.4.1.1 核心路由器选型112.4.1.2 交换路

2、由器选型112.4.1.3 核心交换机选型122.4.1.4 接入层交换机选型122.4.2 网络管理系统设备选型12第3章 服务器系统建设方案133.1 服务器系统概述133.2 服务器系统设计133.2.1 应用服务器系统设计133.2.2 数据库服务器系统设计143.2.2.1 系统性能设计143.2.2.2 安全性设计153.2.2.3 稳定性设计153.2.3 存储服务器系统设计153.2.4 个人工作站设计153.3 服务器设备选型15第4章 数据网络安全设计174.1 系统网络安全需求分析174.2 网络安全设计原则184.3 数据网络安全总体设计194.3.1 网络系统安全性设

3、计194.3.2 网络服务安全性设计194.3.3 数据灾备系统设计204.4 网络设备安全实现244.4.1 网络设备分级登录验证244.4.2 限制登录会话数254.4.2.1 设备并发登录数限制264.4.2.2 设备登录地点限制264.4.2.3 单用户并发登录数限制274.4.3 口令保护274.4.4 防资源掠夺式攻击284.4.4.1 攻击特点和原理284.4.4.2 解决办法304.5 路由信息安全314.5.1 路由协议的验证机制324.5.2 禁止源路由方式324.6 网管系统安全实现324.7 网络服务的安全性334.7.1 防火墙部署设计334.7.2 入侵检测防御系统

4、选型364.7.3 防病毒系统选型364.7.4 访问控制ACL364.7.5 入侵检测技术374.7.6 漏洞扫描技术394.8 系统安全的非技术因素404.8.1 物理环境因素404.8.2 安全的管理因素414.8.2.1 安全管理原则41第5章 机房环境要求445.1 数据网络机房环境445.1.1 场地选择445.1.2 环境要求455.1.3 接地系统455.1.4 电源系统465.1.5 空调系统475.2 注意事项48第1章 系统概述1.1 电子政务系统介绍1.1.1 电子政务简介全球性的网络化、信息化进程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Internet技术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的飞速增长给

5、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层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这场信息革命的大潮中,各级机构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不仅需要扮演管理者和协调员的重要角色,而且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也日益明显和重要起来。一方面,各级机构拥有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如各类国家或地方政策法规信息、各行业规章标准、各类招商引资信息、重大项目招标信息等;另一方面,个人、企业和社会对获取有关政策法规、各类统计信息、社会保障信息等的快捷和透明程度的要求日益提高,对机构的办事效率、服务水平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机构职能的监督也需日益强化。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对

6、于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挑战,加快职能转变,提高行政监管、效率和服务能力,建立高效、勤政、廉政、务实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2 电子政务应用电子政务系统主要应用有以下四种场景:和公务员(G2E):利用内网建立有效的行政办公体系,为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内容包括:电子公文、电子邮件、日常事务等。和企业(G2B):利用互联网等网络手段为各种经济活动提供信息化支持和指导。部门与部门(G2G):部门间的信息交换有助于不同部门间的协同办公,可以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和公众(G2P):利用公共网络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1.1.3 项目概述我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建成省、市

7、、县三级政务外网,为全省各级(以及人大、政协)各部门和省市、市县(区)之间非涉密信息交换和业务互动提供支持,为服务和监管业务提供网络和技术支撑。办公业务资源网按国务院办公厅要求进行建设,为办公业务的信息交换提供支持;二是建成省、市、县三级政务内网,为全省各级(以及人大、政协)各部门和省市、市县(区)之间涉密信息交换提供支持,如下图所示。xxx电子政务网络示意图XXX电子政务网络工程是建设一个覆盖全省/市/县xxx多个节点的大/中/小型广域网络。网络主要承载XXX电子政务办公数据和业务数据。为电子政务多种业务的发展提供高速的基础网络平台。1.2 建设目标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它的实质是机

8、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形成一个精简、高效的运作模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办公业务的效率和响应速度,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与社会大众间的联络。国务院在去年也发布了十七号文件,将电子政务建设纳入一个全新的整体规划、整体发展阶段;并且党的十六大也针对电子政务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本项目的最终建设目标是:建成涉秘与非涉秘分开的安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连接省、市、县(区)三级的党委、人大、政协、检察、法院职能部门系统,以及因工作需要接入的企事业单位。由于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是一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9、,所以分期进行。本项目的一期建设目标是:建成省电子政务网络内、外网平台,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传输性能满足业务需求,具备密码管理、信任体系、网络管理、容灾备份、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等各项功能,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业务互联。(是否分期以实际项目需求为主)根据此次数据系统网络连接工程所要实现的目标,确定各节点间租用线路的种类、带宽、费用;确定各节点的网络设备和相应投资。选用先进的传输技术、设备组建一个覆盖全省/市/县行政单位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建设要同时考虑设备的充分利旧和系统的平稳过渡。一方面,已有的主机系统设备、网络系统设备等能满足电子政务要求的可通过必要的数据迁

10、移后投入使用。另一方面,针对各单位网络建设的现状和发展需要,采用不同的过渡和接入方式,以达到系统的平稳过渡而不影响原有的工作和业务。1.3 建设原则本设计技术方案将从实际出发,建设一个高效实用的网络系统。网络系统设计必须既适应当前电子政务实际应用考虑,又面向未来信息化发展需求。我们将遵照以下原则对本项目进行设计。1.3.1 实用性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系统的性能指标应能够满足网络内各项业务对处理能力的要求,整个系统的性能应当是可靠的,便于管理的。所采用的设备应当是易于配置维护。对于本系统的网络结构,最理想的组网形式应是一个层次化的,能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并且能够面对未来网络的膨胀和业务

11、的不可预测性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尽量减少网络的连接复杂度,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增加网络的冗余度以确保网络的高可靠性,通过简单的网络管理,减少专业人员培训的难度,以及网络管理的压力。1.3.2 扩展性扩展性原则是一个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可扩展的系统,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能力,体现良好的延续性和实用能力,保护用户投资及系统的长远发展。如果扩展性原则不能贯彻,则系统的维护升级陷入被动,出现盲目建设、重复投资等问题。1.3.3 模块化设计本设计中将坚持系统结构模块化的设计原则,即软硬件平台可以积木式拼装,可以通过添加组件或相关板卡满足新的需求。选用的设备应考虑选择业界性能优良、可扩充性好、厂

12、商能够承诺对未来的新技术进行支持的设备。1.3.4 先进性设计立足先进技术,采用新科技,以适应大量数据传输以及多媒体信息的传输。使整个系统在国内三到五年内保持领先的水平,并具有长足的发展能力,以适应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1.3.5 稳定性电子政务数据系统的可靠性是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基石,为保证电子政务数据系统的可靠性,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在主要网络设备的选择上,考虑其可靠性:如关键部件的冗余及热插拔等。本方案所推荐的产品均选用主流硬件厂商的主流产品,以实际应用案例为前提保证,这些产品具有成熟、稳定、实用的特点,并充分满足应用及技术发展的需要,同时能够获得厂商的备品和备件支持。1.3.6 安全性在安

13、全性方面,我们所推荐的硬件产品能够阻挡一般性的网络攻击,能够做到流量控制,设置用户的可访问范围等。1.3.7 易用性整个网络是由多种设备组成的较为复杂的系统,因此必须着重考虑所选产品具有良好的易用性。该网络系统应该易于管理,通过网络管理工具,可以方便地监控网络运行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网络的优化通过依据。1.3.8 经济性在设计方案之初,我们要必须满足建设单位实际情况,也要兼顾经济性原则。主要从以下几点来保障: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切实保护用户投资; 选用易于操作维护的技术方案和产品设备,有效的降低管理费用; 选用领先且易于扩展的产品和技术,减少后期扩容的重复投资

14、; 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及配套设施。第2章 网络系统建设方案2.1 网络系统概述XXX电子政务网络分为内、外网,内、外网之间物理隔离,外网与公众互联网通过防火墙实现逻辑隔离,如下图所示。内网、外网与Internet关系示意图xxx电子政务网络内网(下简称内网):主要用于传送电子公文、以及不适合通过外网传输的信息,如:政务信息、财务数据、视频会议等。连接范围为省、市、县(区)级及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因需要接入的企事业单位。xxx电子政务网络外网(以下简称外网):是电子政务网络对外的窗口,与互联网通过网络安全系统逻辑相连,对外提供一些网上服务,如受理申请、审批等;同时也是办公人员与外面进行信息交流的通

15、道。连接范围为省、市、县(区)级及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因需要接入的企事业单位。xxx电子政务网络的内网和外网、内网和Internet之间均完全物理隔离,确保内网传输数据的绝对安全。2.2 网络传输链路2.2.1 传输链路要求为了实现网络节点高速互连的目标,要求可以提供高带宽、高性能,高可靠性传输链路,所选传输链路应满足以下要求:n 符合项目建设原则,采用目前主流的网络线路;n 覆盖范围到达本次项目的所有节点n 具有方便、灵活有效的扩容能力;n 具有高带宽,所提供的带宽能够满足用户的当前需求;n 具有高可靠性,网络骨干网具有故障情况下的自动自愈能力;n 具有高质量,误码率低,可实现低时延,高吞吐量;n 同时提供对数据、语音和视频综合业务的良好支持能力。2.2.2 传输链路设计XXX电子政务网络工程是要建设一个专用网络,综合比较网络的功能、性能、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