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微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4402161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助微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借助微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借助微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借助微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借助微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借助微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助微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借助微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执教:陈立峰(长阳县贺家坪镇贺家坪小学)指导:董意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集体备课:贺家坪小学数学研修组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6、17页“线的认识”。二、课前思考:“线的认识”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同时也是空间与图形的内容。纵观教材,线的认识只在本册安排了一次,虽然在前面学习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时,接触过线段、射线和直线,但都是与图形特征的直观认识结合在一起,直接使用这些线的名称。本次学习,是比较系统地认识数学世界里的线段、射线和

2、直线的特征。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它们的特点并知道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体会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由于线段、射线与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了“认一认”的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精心编排创设了三幅生动具体的生活实例图,能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线的长度、端点、曲直等方面的特征,从而顺利地抽象出三种线的几何图形。例如,以斜拉桥中的线、激光中的线作为线段和射线的现实原型,生动形象,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识,再如,教材中以海天相接成一线的美景,帮助学生想象,建立起对直线 “无限” 长度的直观认识。再用

3、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体会三种线的联系和区别,逐步过渡到学习三种线的表示方法。最后在老虎山到狐狸洞的实际情景中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公理以及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 总之,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这一认知特点,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 能够建构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正确读出三种线。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这些资源,有效整合教材中的内容,直观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呢。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我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将教材和生活中有关线

4、的资源科学整合,制作出一段微视频,借助微视频将这些内容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微视频学习新课,课余在家里利用网络微视频温习已学内容,预习未学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在数学的能力,也崇尚将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带来师生不一样的课堂教学体验。三、教学目标 1、借助微视频,将生活中的实例和教材中的几何知识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的特征,并知道他们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表示并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2、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

5、公理以及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在操作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具和学具:ppt课件,微视频、白线,铅笔,直尺等。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目标。(共2分钟)1、谈话导入,引入线的概念。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教师手里拿一根弯曲的毛线)下面我们看这根线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将绳子拉直,引出直直的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线。板书:线的认识2、出示目标,明确学习要求。在我们生活中有

6、各种各样的线,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些线中,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在数学中也一样,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生数学王国中的直线。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儿童化的学习目标):、我们会通过观看视频,来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表示并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弄清他们的区别与联系。、我们会认真大胆地操作、观察、主动探究,来发现、总结关于线的规律。、我们会积极思考、大胆交流、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说明评价激励方式) (二)播放视频,初步认识线。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观察视频中从实际生活实例中抽象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图像方法,帮助学生建构线的概念,形成对三种线的初步认识。(4分钟

7、)(三)、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几何图形,梳理三种线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而明确每种线的特征。教学中鼓励学生先独立填写,再在组内交流,后选取代表上台展示。(5分钟)(四)、展示表格,进一步认识线。引导学生先投影展示自己或小组所填表格内容,再观看微视频,理解并掌握三种线的特征、区别和联系。(8分钟)(五)、观看视频,学习线的表示方法(读法和写法)。教师通过播放视频直接告诉学生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表示方法。观看完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写一写、读一读。(7分钟)(六)、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寓教于乐)(1分钟)A、有始有终 ( ) B、无始无终 ( )C、有始无终 ( )(七)、听故事

8、,找路线。播放从老虎山到狐狸洞的行走路线故事,同时视频展示路线,请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及什么是两点之间的距离。(2分钟)(八)、动手操作,总结规律。(6分钟)A:教师先示例:生活中用一颗钉子将一根木条钉在墙上,能转动吗?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过一点画直线,并总结规律: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B:然后换两个钉子试一试,再总结规律: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学生只要理解意思,说的有道理即可)(九)、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你们学到了什么?(5分钟)(十)、课外练习,教材P17第5、6题。六、板书设计 线的认识 线段 射线 直线 形状 长度 有长度 向一端无限延长 向两端无限延长端点 两个端点 一个端点 没有端点关系 是直线的一部分 是直线的一部分七、附件:作业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