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小柳树和小枣树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440178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小柳树和小枣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5++小柳树和小枣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5++小柳树和小枣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5++小柳树和小枣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5++小柳树和小枣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小柳树和小枣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小柳树和小枣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材分析:小柳树和小枣树 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 间的对话, 道理。设计意图: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 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并通过它们之 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 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 是课文的立意所在。 课文借小柳 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 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 瞧 不起小枣树; 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 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 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教学中以读为主,通

2、过设计多种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民 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然后重点 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比较、体会,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预设目标:1 、认识“枣、浅”等 8 个生字。会写“怎、思”等 10 个字。2 、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性格。3 、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教学重点: 认识“枣、浅”等 8个生字,会写“怎、思”等 10 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会欣赏别

3、人。 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激情导课1 、联系生活实际。( 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柳树和枣树图片) :谁认识这两棵树?(出示词语“柳树” 、“枣 树”)哪个小朋友来跟它们打声招呼? (指名读。会读的一起读。 )说说你准备怎么记住生字 “枣”。(2)你知道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有关知识吗? (3)你喜爱柳树还是枣树?为什么?2 、引出新课。今天, 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 看看学了故事后, 你喜爱柳树还是 枣树?(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渗透方法。学习小伙伴要教我们初读课文的方法呢。 (多1 、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去读故事了,别急,媒体出示学习小伙伴的话:“初读课

4、文的时候,要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在文中圈出生字并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还要把课文读正确、通顺。”)2、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先看看课文下面“树叶”中的注音,也可以问老师或同学;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记住字形的办法有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编谜语等。3、学生合作读课文、认生字。生字和课文大家都会读了吗?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如果他读得好,你就向他学习,如果他哪儿读错了,或者哪里没你读得好,你来帮助他。三、汇报学习成果过渡:刚才小朋友们读得那么认真,合作得那么愉快,现在谁愿意来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一)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多媒体出示生字,学生读生字。(正音:看清声母读:枣、虽、思、乘。看

5、清韵母读:忍、乘。提示:“思”在“意思”一词中读轻声。)2、识记生字。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按结构分类(“怎、思、弯、穿”是上下结构;“比、服、浅、漂、啦、啊”是左右结构。)3、巩固生字。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学生认一个生字,青蛙跳过一张荷叶,看看能不能顺利 过河。4、认读词语。(二)读通课文。过渡:小朋友们的识字能力真不错,课文读得怎么样呢。(1)多媒体出示课文,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评是否读正确、通顺。(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小柳树长得漂亮;小枣树长得难看;小柳树取笑小枣树长得 难看;小枣树能结果子,小柳树不会,小枣树没取笑小柳树)过渡:那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小

6、柳树长得漂亮呢?3、四、欣赏小柳树的美1、自由读课文,找出写柳树长得很漂亮的句子。2、朗读、交流、感悟。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 服,真美!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3、春天的柳树真漂亮,想去看看吗?(课件播放柳树,学生感受柳树的美丽)谁能把自己 感受到柳树的美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再读句子。4、 过渡:对比美丽的柳树,枣树确实难看了,怪不得小柳树会(嘲笑)小枣树。是啊, 那你能找到她有关的句子读读吗?5、出示: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小柳树说:

7、“喂,小枣树你长得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又过了好些日子,小枣树才长出了小小的叶子。6、朗读感悟小柳树嘲笑小枣树的叶子、树枝难看。过渡:光看外表,枣树确实难看,而柳树确实挺漂亮。可是到了秋天,这么漂亮的小柳树却担心起了难看的小枣树会嘲笑自己呢!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五、指导书写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漂亮的小柳树,那我们能不能把字也写得很漂亮呢?1、出示“怎、思、弯、穿”。2、学生观察试写,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学生继续写好“心字底和弓”这两个部件。3、 读读抄抄:怎么弯弯曲曲板书:

8、15小柳树和小枣树小柳树小枣树漂亮嘲笑 难看担心?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巩固识字1、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 8个生字朋友,他们组成词语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我们一起来做个“打枣子”的游戏,谁读对一个词语得一颗枣子,看看能不能把这些枣子都打下来。(课件演示。)(枣树、浅绿色、光秃秃、忍不住、不好意思、虽然、乘凉)2、 看我们的收获真不少,让我们一起庆贺吧!(齐读词语。)二、朗读感悟过渡: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春天里漂亮的小柳树,可是这么漂亮的小柳树却在担心难看的小枣树嘲笑自己呢?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去读读课文找找原因吧!板块一、探究担心的原因1、自由读,找出小柳树担心小枣树嘲笑自己的原因,戈U出句

9、子读一读。2、交流出示到了秋天,小枣树结出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大家把枣子打下来。坐在院子里高高兴兴地吃起来。小柳树看看自己,什么也没结。她想:从前我总是说枣树不好看,这回她该说我啦!可是过了一天又一天,小枣树什么也没说。(在小枣树难看的时候, 自己取笑了小枣树, 现在小枣树结出了又红又大的枣子,自己却什么也没有,他真担心啊!)3、朗读感悟,体会小柳树的心情的变化。(越来越担心)板块二:朗读感悟小枣树的可贵过渡: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小柳树为什么担心了吧!那么结出枣子的小枣树又是怎样对待小柳树的呢?我们再去读读课文的6、7自然段。1、自由读,用划出小枣树与小柳树对话的句子2、朗读句子小柳树实在忍不

10、住了 ,他问小枣树:“你怎么不说我呀?”小枣树不明白,问道:“说你什么呀”小柳树低下头说:“说我不会结枣子呗”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3、3、指导朗读对话(重点指导小枣树的话)谁会学着小枣树的样子夸夸小柳树,而且是发自内心地夸一夸!4、学习最后一段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了?(“不好意思”小柳树的转变)5、交流: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小枣树,遇事能看到别人的长处,不欺负取笑别人。喜欢小柳树,知错能改。)6、小结:小柳树和小枣

11、树都值得我们去喜欢,它们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我们要善于发现 别人的长处。7、 “识字4”中的哪几个成语说明这个道理。(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8、齐读课文。9、小结三、拓展活动1、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告诉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的故事还有很多,老师推荐两个故事给大家课外阅读:(课件出示)(1)骆驼和羊(2)骄傲的孔雀2、课后把自己读过或听过的说明人各有长短的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事讲给小伙伴听。四、指导书写1、出示“比、服、浅、漂、啦、啊”,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描一描,说说这六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要写得左宽右窄。 )2 、

12、教师根据学生书写情况示范指导,学生练写。3、引导欣赏,方法与上一节课同。4、读读抄抄。 课件出示“院子、柳树、浅绿色、又细又长、衣服、漂亮”这六个课后“读读抄抄”中 的词语,学生抄写,同桌互相检查、订正。板书设计:15小柳树和小枣树小柳树小枣树漂亮难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课后反思: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精神能集中, 聆听得很认真,大部分能在我的引导下去品读,感 受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性格。 课堂上,有孩子们美美动情的朗读, 有孩子们理解后尽情的表达, 挺好!可是,也暴露了我的缺陷。对待课堂,对待孩子,我不够自信,放不开,总以自己的 想法去揣想他们, 我总想也把握他们回答的度, 这样就导致了课堂上孩子们少了思想火花的 碰撞,少了生成。其实,孩子们的天性是很聪明的,就像我课后问他们的: “怎么会回答得 这么好啊! ”小家伙们说因为认真听了, 觉得不难! 往往,因为我们过多的 “担忧”,过多的 “牵 护”。孩子们的灵动就会被我们扼杀了!还有,如肖老师说的,二年级的孩子是最好培养质 疑能力的,可是,在我的课堂上,却疏忽了孩子们这种语文能力的培养。下来,想挑战别的 类型的课文,想提高自己的课堂调控生成的能力,想看到课堂上有更广泛的学生参与回答, 想努力突破自己的教学模式。 好多好多,想起了省略号, 想起了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好多, 惟有学习,才能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