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代王街办纸李庙会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4401330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潼区代王街办纸李庙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临潼区代王街办纸李庙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潼区代王街办纸李庙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潼区代王街办纸李庙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潼区代王街办纸李庙会每到农历三月,临潼渭河南的群众都在期待着一年一度的纸李物资交流会尽快拉 开帷幕。说起纸李村物资交流会的来历,当地人都说,纸李村李姓先祖明初从山西迁到临 潼纸李时,就在村东占地18亩修建了一座菩萨庙,以祈求风调雨水,家族兴盛。当时 附近的贫苦百姓缺医少药,也经常向菩萨祈求消灾灭祸,保佑健康。淳朴的百姓为了 答谢菩萨,每年农忙前都会自发前往纸李村菩萨庙还愿,年复一年,渐渐形成了以买 卖香火和农忙用具为主的庙会。据村里老一辈的人说,从辛亥革命前到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纸李村的庙会都是 由全村各家族有头面的人轮流出任庙会会长,主持当年的庙会,主要负责会前筹钱, 会中维持秩序,会后将

2、结余的钱发放给会员。在解放前,纸李古庙会上的牲口交易 市场在方圆百里都享有名声。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左右,东边渭南、华县,南边的 蓝田、大小金山,一群群的牲口被赶到纸李村西的涝池周围,随着牛经纪在买卖牲口 的人群中穿梭、在卖家和买家之间相互捏手(一种讨价还价的做法),每天大批 牲口被来自咸阳、周至、户县以及渭河北高陵、泾阳、三原的庄客牵出会场,一路西 去北往。70年代时,纸李古庙会改称为物资交流大会。大会开始由当时的纸李公社筹办: 纸李小学东边操场舞台上,临潼剧团白天、晚上不停演出;舞台下,杂技、魔术表演 令人眼花缭乱。纸李村主街道按大会要求饮食、生产资料、生活用品、日用百货按指 定位置摆放。庙

3、会上最红火的就是饮食,各种小吃,油糕、粽子、凉粉、饴饹、羊 血应有尽有。农历三月二十二是正会,全公社中小学校都放假,纸李街道人山人 海,热闹的场面令人流连忘返。1985年随着纸李乡政府搬迁,物资交流会也转移到临马路和平丰小学举办,来来 往往的车流、刺耳的鸣笛声让群众总感到少点什么。考虑到安全问题,2000年起一度 停办,直到2006年,纸李村干部顺应民意,在代王街办支持下,纸李物资交流会移 到纸李村举办,纸李村委会在原菩萨庙遗址上修建了老年活动室和健身广场,交流会 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和充实,规模也不断扩增,少了封建迷信内容,多了贴近生活 的政策宣传,交流会办成了纸李村、乃至代王街办的宣传推介会。物资交流会上不仅 有诱人的美食、也有日常生产、生活用品,还有自乐班、歌舞、杂技、电影等文艺演 出,更有本地和外地特产、商品展览会,到处都是熙熙攘攘满面笑容的人群。摊位延 绵两条街道,将近1公里长,别说小轿车、就连摩托、电动车都就进不去,繁华的景 象一点不输县城。物资交流会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商品 流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受辖区和附近乡镇广大群众的欢迎。纸李物资交流会不但推动了纸李村的发展,其历史、社会和文化价值也是民族文 化的宝贵遗产。纸李人民的勤劳淳朴的传统和开放进取的精神也将永传后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