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年产15万吨常温液态奶项目环评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440097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7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牛乳业年产15万吨常温液态奶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蒙牛乳业年产15万吨常温液态奶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蒙牛乳业年产15万吨常温液态奶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蒙牛乳业年产15万吨常温液态奶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蒙牛乳业年产15万吨常温液态奶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牛乳业年产15万吨常温液态奶项目环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牛乳业年产15万吨常温液态奶项目环评报告(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项目编号:2010092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年产15万吨常温液态奶项目建设单位(盖章):蒙牛乳业宿迁有限公司申报日期2010年9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

2、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和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15万吨常温液态奶项目建设单位蒙牛乳业宿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杨文俊联系人赵东亮通讯地址宿迁经济开发区苏州路联系电话18652701889传真-邮政编码223800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C1440占地面积

3、(平方米)173420绿化面积(平方米)52000总投资(万元)40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53环保投资占投资比例0.88%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3年9月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主要原辅材料和主要设施见工程内容部分。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万吨/年)100燃油(吨/年)-电(万度/年)750燃气(标立方米/年)260万燃煤(吨/年)-其它-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放量及排放去向:实行雨、污分流。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3000t/a,工艺废水排放量916800t/a好氧生化处理的工艺废水与经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起经

4、污水管网进河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备的使用情况无2 工程内容及规模一、地理位置蒙牛乳业宿迁有限公司位于宿迁经济开发区苏州路,东侧是规划道路,南侧是苏州路,西侧是通湖大道,北侧是金鸡路。具体见后附件地理位置图、周围环境现状图及平面图。二、工程简介本项目由蒙牛乳业宿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1734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588平方米,总投资40000万元,计划生产常温液态奶。1)主要产品:常温液态奶2)生产能力:年产15万吨常温液态奶3)建设性质:新建4)投资总额: 4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53万元5)占地面积:173420平方米,其中绿化:52000平方米6

5、)其它:工作制度:250日/年,3班/日,8小时/班;劳动定员:300人。项目组成及工程经济技术指标分见表1表5:表1 主体工程及产品表工程名称产品名称及规格设计能力年运行时数常温液态奶生产线纯奶4.5万吨6000h乳饮料7.5万吨6000h中性奶3万吨6000h表2原辅材料消耗表生产线原辅材料名称原辅材料年用量(t)液态奶生产线原奶120000水35625白砂糖1875食品添加剂420食用香精350DHA、维生素80表3主要生产设施表序号名称型号台/套数1前处理系统-1套2收奶系统-3超高温杀菌机系统-6套4无菌罐401套5无菌罐201套6无菌罐252套7密封全和托盘装箱机-3台8灌装机TB

6、A/22-1253台9灌装机TBA/22-2503台10制冷系统-1套11水处理系统-1套12压缩空气系统-1套13燃气锅炉15t/h1台14高、低压配电柜-1套15变压器-3台16自动化立体库-1套表4 公用及辅助工程表建设名称设计能力备注贮运工程原料仓库4个原料仓库,总面积12668m2。-成品仓库2个成品仓库,总面积17414m2。-公用工程给水项目用水主要为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冲洗水、设备冷却水补充水和锅炉用水,年自来水耗用量约100万t/a。依附开发区统一管理排水实施雨污分流,好氧生化处理的工艺废水与经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起经污水管网进河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供电年用电量750万

7、kwh。环保工程废气处理车间通风装置、8m高燃气锅炉排气筒。食堂油烟净化装置。达标排放废水处理好氧生化处理的工艺废水与经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起经污水管网进河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预处理后集中处理噪声处理消声、减震、隔音处理达标排放固废处置分类处置,产生的固废均可处置或综合利用-表5 项目组成表序号项目名称面积(m2)工程内容1生产车间22230轻钢2成品仓库17414轻钢3辅料库12668轻钢4收奶广场2535轻钢5制冷站1663砖混6待收洗车1578轻钢7配电室648砖混8锅炉房506砖混9食堂784砖混10污水处理站5562轻钢三、拟建项目周边规划目前周边300米范围内的情况为:项目东

8、侧是农田,农田东侧是金桂园小区、南侧是苏州路,苏州路南侧是农田、西侧是通湖大道、北侧是金鸡湖路。项目周围300米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是:东侧50m的金桂园小区,西南侧100m的古楚社区居民,东北侧100m的黄河社区居民。根据宿迁经济开发区规划图,本项目位于规划的工业用地范围,符合宿迁经济开发区规划。五、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新建项目, 无原有污染。3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3.1地形地貌:宿迁经济开发区在地质构造上,隶属华北断块区的东南缘郯庐断裂带上,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剥蚀低岗和斜坡地的岩性、岩相为

9、基岩王氏组和宿迁组(N2S),平原地区为第四系覆盖。宿迁经济开发区地处鲁南丘陵与苏北平原过渡带,位于宿迁市区南部,距市中心约5公里,全区现状地势平坦,地貌类型为黄泛冲击平原。地面高程一般2426米(黄海标高),土地肥沃。全规划区为城市建设用地。3.2气象气候状况宿迁经济开发区地面高程约21.3-22.2米。绝大部分地势平坦,为黄淮平原。地质稳定,地下无流沙层;土壤呈中性,pH在7.0左右。主要岩性为粘土、亚粘土。地震烈度为9度。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 900.6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ES风,平均风速为2.9 m/s,多年平均气温 14.2。无霜

10、期长,常年平均无霜期为230天。一般冬季在冷空气的控制下,以干燥、寒冷、晴天天气为主,盛行偏北风;夏季常在低气压的控制下,温度高、湿度大,会出现大暴雨,盛行东南风。其主要气象特征参数见表3-1。表3-1 区域气象特征参数表气象要素数值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最高气温()26.8年平均最低气温()-0.5极端最低气温()23.4极端最高气温()40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4最大相对湿度()89最小相对湿度()49降水量最大降雨量(mm)1647.1最小降雨量(mm)573.9多年平均降雨量mm)910.6霜无霜期( d)208日照总时多年平均数日照总时(h)2291.6风平均风速(

11、m/s)2.9最大风速( m/s)7.23.3水系水文开发区位于京杭大运河西侧,古黄河、民便河穿区而过。京杭大运河自西北至东南横贯宿迁市,是南水北调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市市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常年水流方向是沿西北向东南流淌,年平均流量约15.3米/秒,年经过境水资源量12.78亿立方米,历史最高水位19.41米,最低水位17.06米。南水北调工程启动调水后,水流方向将改为由东南向西北流淌。古黄河是黄河洪水泛滥冲刷而形成的,无地表径流,除降水补给外,无正常的补给方式,在宿迁市区段目前主要是接纳城区生活污水,市区排涝以及市郊区灌溉用水,其最高水位13.7米,最低水位6.07米。从1998年起宿迁市政府

12、就采取了疏浚、护坡、绿化等措施,已将废弃的古黄河改造成为城区一条靓丽的风光带。民便河穿过开发区,自西北向东南蜿蜒而过,最终入洪泽湖(成子湖),其河水常年无航运功能,除汛期外无地表径流,仅具引水、排水、灌溉功能。水域面积85.15公顷。3.4自然资源概况植被以杨类占优势的温暖带落叶林为主,85以上,其它树种有刺槐、中国槐、臭椿、柳、榆、桑、泡桐等;南方亚热带树种有山杨、刺楸等;果树有李、桃、杏、苹果、梨、枣、葡萄等;灌木有紫穗槐、野蔷薇、山胡椒等;长绿灌木有小叶女贞、刚竹、淡竹、紫竹等;藤本植物有木通、爬山虎、南蛇藤等;草本有狗尾草、蒲公英、苍耳等。农田的植被有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

13、、山芋、花生等作物。3.5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历史简况、行政区划、人口密度宿迁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为钟吾子国,秦汉时为下相县。东晋年间宿豫郡和宿豫县并置。隋文帝开皇三年,废宿豫郡存宿豫县,直至唐代代宗宝应元年因避李豫名讳改称宿迁县,沿用至今。1987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宿迁撤县设市(县级),属淮阴市代管。又于1996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江苏省设立地级宿迁市。2、经济结构、工农业发展概况自1996年7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地级宿迁市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务实苦干,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巨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9年,宿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10亿元、增长14%以上,人均GDP超过2500美元;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30.2亿元,增长41.3%;一般预算收入在全国333个地级市排名中首次进入百强行列,达到63.1亿元,增长35.6%;90%左右的乡镇财政总收入超过千万元。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8.7:47.6:33.7,农业占比首次降至20%以下,二产、三产占比分别提高1个和0.7个百分点。传统产业支撑作用明显,新兴产业不断发展,高效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