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荔园滨水景观规划的方案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439849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荔园滨水景观规划的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南宁荔园滨水景观规划的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南宁荔园滨水景观规划的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南宁荔园滨水景观规划的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南宁荔园滨水景观规划的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荔园滨水景观规划的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荔园滨水景观规划的方案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宁荔园滨水景观规划的方案设计南宁的母亲河邕江 ,不仅是南宁的文化源头 ,也是南宁 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 世世代代的南宁人滨水而居 ,人们 亲水、爱水却又畏水 ,无数次倾城倾力地抗洪 ,无数次收缀残 局重整家园。大堤的修筑原以为可以一劳永逸抵御洪水的袭 击 ,但却对水岸生态造成严重的的破坏。 随着堤路园景观亮化 工程的逐步实施 ,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的保护 ,水对于人和 城市已不再是灾祸之源 ,相反 ,人们可以真正充分享受滨水而 居的乐趣 ,城市也因此向水边廷伸 ,成为名副其实的滨水城 市。1 景观规划设计引发的思考在整个设计中 ,将分析范围放大到场地及周边地带 ,试图 寻找一套让荔园滨水

2、公园成为城市绿带延续的逻辑,融合在城市自身发展的肌理结构中 ,从而使基地范围内的设计有据 可循 ,成为完整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引发了我们对于荔园滨水公园设计过程的不断思考 :(1) 如何改善场地遭破坏的生态环境 ,结合周边用地性质 如荔园山庄国宾馆、北府庙等 ,形成关联性、延续性 ,形成富 有风貌特点的邕江江岸的景观效果。(2) 如何保护场地的原生态 ,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植被和 生态的情况下 ,形成丰富且富有特色的植被景观 ,同时避免单 一林相。(3) 如何修复场地的生态状况 ,通过最少的土方工程量来 营造水、形、岸、坡的生态景观 ;如何形成场地便利的路网交 通系统 ,使之同时又是连续

3、的文化、休闲长廊。2 景观规划设计的解决对策未来的南宁、 邕江及其沿岸的绿带景观将组成蓝绿空间 与居住区绿地、文教区绿地、公共绿地以及大型森林公园及 周边的农田、山地植被从整体上形成“蓝水穿城,绿被拥戴 ,内外呼应 ,相汇相融”的城市生态空间网络体系。面对城市进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们以 “工业化” 的名 义来“整治”和“改造”时 ,强调“生态”这一主题成为景观 设计最先考虑的因素。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市后 ,作为中国一东盟博览 会以及东盟投资峰会接待基地的荔园山庄,便是为满足博览会的接待要求而建设的。本项目北靠荔园山庄 ,南临邕江 ,是 荔园山庄南侧滨江路和邕江之间的路侧及滩涂绿地,是

4、荔园山庄临江景观的重要延伸。通过保留改造原有植被并新增植 被,使该空间的绿化以自然通透式种植与周边现有的自然绿 化景观相协调 ,并构筑相应的景观小品 ,更好地体现出滨水地 带的优美风景 ,使整体生态环境更为完善、 协调。 使得荔园山 庄“坐拥青秀山余脉 ,滔滔邕江绕山庄逶迤而过 ,入眼皆景” 更好地服务于东盟博览会。项目地处南宁市东南部的柳沙半岛南岸 ,东部与南宁大 桥相交 ,东北部紧邻南宁著名青秀山风景区 ,与邕江南岸的五 象岭遥遥相望 ,西接柳沙湾 ,是南宁邕江两岸堤路园建设的重 要地段 ,更是邕江北岸青秀区和南岸五象新区风景相交融结 合的一条纽带 ,建成后必将成为南宁市区进入邕江南部开发

5、 新区的入口名片及诠释南宁城市品牌“绿城”的最好窗口 ; 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凸显绿城特色、树立城市 形象以及改善人居环境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南宁成为现代化区域性国际都市提供有力支撑。3 景观规划方案基于上述几点以及我们对现场的多次勘察 ,一种普通而 又极具生命力的藤蔓植物常青藤成为本方案的灵感之 源。常青藤植物本身具有蓬勃向上、坚韧不拔、自由自在以 及生命力顽强的特性 ,给人一种崇尚自由、 深沉含蓄、 不动声 色却又执着向上的精神。3.1 常青藤所能提供的景观物境和意境在常青藤的基础上 ,我们同时引入了绘画的语言 :点彩、 泼墨、飞白。(1) “点彩” 绿带的幻彩。 如何用最

6、少的工程 ,获得最 大的收益。通过场地自然形成的坡度 ,尽可能减少土方量 ,用 不同色块的并置、对比、互补 ,层层铺设 ,层层“点彩” ;不但 丰富景观视线 ,获得愉悦、放松的视觉感受 ,还以其奇妙的闪 烁、跳动感 ,增加了景观的色彩生机 ,而给人以视觉、触觉上 的快感。由于“点彩” ,景观被赋予浓烈的抒情性 ,显得富有 层次感、空间感和节奏感 ,使之透露出大自然和谐安谧的景 象。(2) “泼墨”一一立面的律动。场地中 ,墨绿色的荔枝林、 香蕉林如绿带缠绕其中 ,合理改造优化并建立场地植被 ,形成 立面视觉上的绿色律动效果。(3) “飞白”一一舞动的叶脉。如何“因坡就势”形成景观的律韵。国画中

7、的“飞白”指的是在图画中留白 ,以达到构 图完美,就是要恰如其分地给有限的空间留些空隙。诸多事物 ,从整体到局部 ,都需要有空隙的存在 ,在场地中 ,林地斑块即为“飞白” ,意为滕之叶 ,点缀场地中 ,形成景观韵律。常青藤这一友谊之藤连接了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中 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用平实的语言和手法来设计时代的这方 热土 ,这也正是本方案的核心思想。3.2“藤”和等高线显现场地原有的等高线 ,也是场地的历史记忆 ,结合四季 各个时期不同的水位线设计 ,延续“坡”的地形 ,构成整个景 观的结构和象征性元素 ,形成肌理 ,这种肌理用于组织各种景 观元素和空间。 整体上 ,在场地居中部分形成绿带的

8、格局。 局 部上,在场地设置增加梯级草坡、 林地斑块、 野花草甸、湿地、 广场、步道和栈桥等。3.3 梯级草坡、果林和湿地 :最少工程量的场地设计途径 利用场地的地势高差 ,自然形成梯级草坡。 利用得天独厚 的果林优势 ,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 利用场地现有已 开挖的泄洪口改造扩大成为湿地 ,使湿地借助重力过水净化。3.4 可持续发展的绿化系统(1) 尽量保持场地现有的现状绿化 ,尽量保留原有植被群 落,维护场地的本土生境。利用场地内的香蕉、荔枝、龙眼树 林 ,作为场地的生态基底 ,并进一步运用地方亚热带气候特色 适生植物 ,对场地内的植物环境进行保护和补充。 通过保留场 地中原生长良好

9、的植被 ,使其在整体上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 , 景观上避免大面积的改造植被的分布 ,同时尽可能的减少硬 质空间的面积 ,从而降低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2) 运用场地内的乔、 灌、草进行生态复制 ,改善丰满的原 生境植物的环境景观。保护好原始地形、滩涂湿地和水岸边 的水生植物 ,如狐尾藻、桃花蓼等 ,并通过补充种植和管理 ,形 成具有场地适生性的水岸水生植物景观。水生、陆生植物形 成丰满的多层次的景观生态效应 ,并形成引鸟、 诱蝶、 聚鱼的 场地生物多样性的综合型生态效应 ,营造鸟鸣鱼戏的魅力江 岸。(3)原场地中大面积的果林除了具有观赏价值外,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达到维持低成本养护的目的。

10、 对于场地中 存在的民俗设施 ,如当地村民建设的土地庙予以完全保留并 加以改造 ,景观设计上做到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并通过绿化等手段加以利用与发挥 ,服务周边居民的同时也强化了当 地特色 ,突出地域特征 ,从而进一步保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3.5 植被用“斑块 (藤上的彩叶 )、道路 (主藤 )、基质 (场地原生植 物 )”的景观生态格局总体来布局植物群落,形成林在“藤”上、“叶”在林中 ,藤、叶相映的多种景观。保留场地原有成 熟林地 ,修复改造并建立多样性的生态环境。3.6 轴线 :欢悦藤 ,彩叶舞“藤” 作为场地的连接轴线 ,从改善自然生态走向修复自 然生态 ,在强调生态和不破坏具有保留价

11、值的原生植被的同 时,设计一系列不规则和自然的“彩叶”空间,创造其作为文化和休闲廊道的功能 ,并延续荔园山庄的景观风格 ,塑造和展 示南国民族风情的特色 ,全面提升南宁市的整体形象和价值。4 滨水公园总体主题结构4.1 场地借景(1) 荔园山庄的苍翠 ,南宁大桥的雄伟 ,青秀山塔的秀丽 ,规 划中江对岸的江滨公园、观景塔皆可借景入园。场地内不应 大兴土木 ,影响航道 ,更忌毁坏现有植被 ,否则就失去借景的意 义。(2) 排水口。在不影响其排污排洪的功能前提下,改造现有的排洪口和排污口 ,对其洪闸构筑物进行建筑风貌改造 ; 对现有的一处已开挖的排洪口改造成为湿地,提高亲水性。(3) 联系滨江林带

12、 ,通过林地、通道与城市绿带相联系。(4) 呼应城市功能和肌理 ,呼应城市的交通出入口和视觉 联系。4.2 场地设计(1) 最少工程量的场地设计途径。 因坡就势 ,延续现有地形 利用场地设计成梯级草坡 ;利用场地乡土植物覆盖修复裸露 坡岸 ,提高植物成活率 ,达到最大限度护土固坡的目的。(2) 尽可能保留场地植被。场地中有较大面积、生长良好 的树林 ,通过合理优化场地植被 ,适度设计路网穿行 ,予以尽可 能保留。1 座 ,皆为藤屋村村民所建。对(3) 优化改造场地内的庙宇。 场地内自西向东分布 3 座庙 宇,其中土地庙 2 座 ,蟒将军庙于场地中存在的民俗设施 ,予以完全保留并加以改造 ,以充

13、分 尊重当地文化习俗。 并通过绿化等手段加以利用 ,在服务周边 居民的同时也强化场地景观特色 ,突出地域特征。(4) 恢复场地内生物多样性。 在充分保留原有植被群落的 基础上 ,通过引入乡土树种、 观赏性植物以及水生植物等来丰 富场地景观 ,达到植物多样性的目的。 在营造丰富的植被群落 的同时 ,保护好原始地形、滩涂湿地以及自然岛屿,保证动物的活动规律不受破坏 ,并通过减少人工痕迹和种植结果类树 种吸引更多动物的驻足与嬉戏 ,从而在宏观上确保整个场地 的生物多样性。5 森林和植物配置景观生态学为滨水景观提供了“基质斑块廊道”三 元素构成的设计模式 ,它们是使整体景观具有健全功能的结 构基础。方

14、案中林地、草地、水面 3 种自然地物类型交替作 为基质、 斑块和廊道出现。 总体上讲 ,场地两端为须恢复的景 观区 ,中部为原生林景观区。5.1“藤”上有林场地中间部分以原生林作为基质 ,其上分布林地斑块、 林 带和步道走廊 ,可称之为藤上有林 ,它们将创造独特的林廊景 观,将周边的借景导入公园 ,并使穿行其间的游客有独特的景观体验5.2“叶”在林中场地两端植被较少 ,东南端地形为修建南宁大桥已进行 平整 ,场地以地形为基质 ,其上分布的斑块 (平台、广场 ),期间有 栈桥沟通联系 ,可称之为叶在林中。 这也是修复生态的手法之 一。5.3“藤”、“叶”相映水、林、草这 3 种地被类型在空间上的

15、配置 ,形成多样性 的生物栖息地 ,通过 3 种元素之间的空间对比和联系 ,创造出 丰富多样的景观体验空间。6 小结目前 ,多数城市的滨江地区改造中 ,不同部门间的侧重各 有不同 ,如水利部门仅强调水系的防洪、水运、灌溉等功能,将水系作为工程实体而非城市公共空间来看待,较少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在工程措施上对城市水系多采用裁弯取 直、石砌护坡、 高筑岸堤等 ,此举确实能满足使用功能上的需 要,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如河流、湖泊等,却忽略了许多缓慢或不易察觉的负面影响,将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一系列无法弥补的损失。该景观规划设计 ,力求让水系承载起城市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 ,营造出碧水映城、自然闲暇的城市活动空间,让南宁形成城水相依、防洪安全与生态环保为一体的滨水生态城。7 参考文献1 刘保琴 .浅谈寿县八公山度假村景观设计 J. 知识经 济,2009(8):92.2 徐卫创 .浅析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以中汾泾滨 水绿地景观设计为例 J. 中外建筑 ,2009(7):123-125.3 陈婧 .记忆川流广州石井河综合整治绿地景观设 计综述 J. 建筑与环境 ,2009,3(4):142-145.4 张果 ,曹宁 ,冯静 ,等.经济适用房居住区景观设计初 探以杨凌永丰嘉苑小区景观设计为例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2):73-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