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同步苏教版选修1课时作业: 3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4390514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新同步苏教版选修1课时作业: 3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新同步苏教版选修1课时作业: 3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新同步苏教版选修1课时作业: 3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新同步苏教版选修1课时作业: 3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新同步苏教版选修1课时作业: 3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新同步苏教版选修1课时作业: 3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新同步苏教版选修1课时作业: 3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 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三)(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平板分离法能将单个微生物经过培养形成便于移植的菌落B只有细菌才可以形成菌落,所以只有分离细菌时才可能获得菌落C平板分离法有涂布平板法和混合平板法等D涂布平板法得到的菌落仅在平板的表面生长B大多数细菌、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均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菌落。2产生标准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C菌落是指单个微生物的子细胞群体,在固体培养基上肉眼可见,是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若是多个细菌形成的菌落则不是标准菌落。3

2、有关涂布平板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C适宜条件下培养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D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的过程。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4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与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所利用的培养基中最明显的特点是()A前者尿素是唯一的氮源,后者纤维素是唯一的碳源B二者都具有琼脂成分C二者的pH相同D以上均不正确A由于分离微生物所利用

3、的是选择培养基,所以培养基中有与其他培养基不同的某种成分,该种成分是由培养的目的微生物而定的。分离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所利用的培养基中尿素是唯一的氮源,凡是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就能生存,否则就不能生存, 由相同的原理可知,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纤维素是唯一的碳源。5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通过不含有机物的培养基、缺氮培养基、含尿素(不含其他氮源)的培养基,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微生物依次是()A硝化细菌、放线菌、根瘤菌B根瘤菌、青霉菌、固氮菌C异养型细菌、放线菌、硝化细菌D自养型细菌、固氮菌、分解尿素的细菌D选择培养基是根据不同微生物的代谢特点,通过改变培养基的成

4、分,以达到选择某种微生物的目的。不含有机物的培养基可以选择自养型微生物,缺少氮元素的培养基可以培养固氮微生物,含尿素(不含其他氮源)的培养基可以选择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6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不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A大肠杆菌 B霉菌C放线菌 D圆褐固氮菌A固氮细菌的生长不需要从培养基中获得氮源,可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因此可分离出圆褐固氮菌;在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细菌和放线菌,可分离出

5、霉菌;在加入10%的酚的培养基中,因该培养基能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所以可分离出放线菌。利用上述三种培养基无法分离出大肠杆菌。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科学家从7080 热泉中分离得到耐高温的Taq DNA聚合酶B统计某一稀释度的5个平板的菌落数依次为M1、M2、M3、M4、M5,以M3作为该样品菌落数的估计值C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D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BTaq DNA聚合酶是从一种水生耐热菌中分离提取的,这种耐热菌能在7080 的高温条件下生长。统计平板的菌落数时,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

6、,每个稀释度至少取3个平板,为了提高准确度,应求其平均值。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土壤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之称,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8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少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A经选择培养后,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选择培养可省略;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设置对照能证明经选择培养的确

7、得到了欲分离的微生物。9用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A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B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C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D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6,取平均值235D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涂布至少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才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所以A、B两项不正确。C项虽涂布了3个平板,但是其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两个相差太远,说明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错误,因此,不能简单地用3

8、个平板的计数值来求平均值。10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利用计数板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为0.1 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 mL酵母菌样品加99 mL无菌水稀释,盖上盖玻片,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进行观察计数。(1)在实验中,某同学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计数板进行计数,并记录数据;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

9、:_;_;_;(2)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_处理。(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的措施是_。(4)如果观察到如图所示a、b、c、d、e 5个大格共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酵母菌_个;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_。解析(1)在从试管中吸取酵母菌之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均匀分布。酵母菌的培养液应置于适宜条件下,并且每隔24小时就要统计一次菌落数目。(2)为了避免杂菌污染,实验中所用吸管、计数板等器具需进行灭菌处理。(3)(4)解答时要注意以下两点:统一单位;注意体积的变化。400

10、个小室共容纳液体总体积为0.1 mm3,则80个小室容纳体积为2102mm3,含酵母菌48个,又因酵母菌培养液总体积为100 mL,统一单位后即可求出酵母菌个数。答案(1)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再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应连续七天观察、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2)灭菌(3)适当稀释(4)2.4108多次计数,求平均值能力提升练11下列关于分离与培养土壤微生物的操作,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土壤悬液时,应依此配制成浓度分别为102、103、104、105、106、107、108g/mL的土壤悬液B制平板时,应将熔化的培养基冷却到4550 后再倒入培养皿中,并迅速盖好培

11、养皿盖C接种时应从最低的土壤悬液开始,并且每个浓度设置3个重复组D计数菌落时,应选取菌落数为100300的一组代表进行统计D分离与培养土壤微生物的操作过程中,对土壤悬液应进行10倍浓度梯度差的稀释,并稀释至108g/mL。制平板时应防止杂菌的污染,接种时应从最低的土壤悬液开始,并且每个浓度设置3个重复组。计数时应选取菌落数为30300的一组为代表进行统计。12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和含量如下表,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成分KH2PO4MgSO47H2ONaClCaSO42H2OCaCO3葡萄糖纯淀粉甲培养基0.02%0.02%0.0

12、2%0.01%0.5%0.5%2%乙培养基0.02%0.02%0.02%0.01%0.5%A.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B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C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D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共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B固氮菌中能独立生存的是自生固氮菌,甲培养基中含有的葡萄糖和淀粉是有机物,由此推出该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中不含有机碳源,所以可用来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13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温度下振荡培

13、养。若用虚线表示大肠杆菌的生长趋势,实线表示硝化细菌的生长趋势,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是()C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可以利用培养液中的无机盐、水及大气中的CO2,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以维持生命活动,由于空间、营养等条件是有限的,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大肠杆菌属于异养生物,必须消耗现成的有机物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故在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不能生存,其数量是逐渐减少的,C表示大肠杆菌和硝化细菌的生长曲线正确。14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繁多,某生物小组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

14、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1.4 g2.1 g0.2 g10 g1 g15 g(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_,这种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和_,实验中需要振荡培养,目的是_。(3)转到固体培养基上时,常采用_法接种,获得单个菌落后继续筛选。(4)下列材料或用具中,需要灭菌的是_;需要消毒的是_(填序号)。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玻璃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实验操作者的双手解析(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为唯一氮源能够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此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