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伦理学复习资料打印DOC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8.50KB
约7页
文档ID:464381671
伦理学复习资料打印DOC_第1页
1/7

伦理学复习资料】1什么是公共伦理?一、公共伦理概念之辨析公共伦理既不是公共管理伦理,也不等同于政治伦理,它是服务型公共管理模式下的一种新型伦理形态,是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基本伦理维度与社会公共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 ,是在个性发展和道德约束间保持合理张力、 规范公共领域中所有公共行为的价值准则 它包括以下四层内涵:第一,公共伦理的主体是所有参与公共生活的组织与人员 ,既包括公共部门及人员,也包括参与公共事务的非政府组织 ,还包括其他所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公民与公共管理伦理对公共行政伦理的进步一样,公共伦理扩大了公共管理伦理的空间与时间范畴 ,把所有参与公共生活的组织与人员都纳入了其中第二 ,公共伦理规范的是公共生活中的所有公共行为,既包括公共组织与人员的公共行为 ,也包括私人组织、非政府组织的公共行为;既包括公共领域中的公共行为,也包括私人领中的公共行为第三,公共伦理的核心要义在于对公共 利益的维护,它直接决定着公共领域的道德走向与精神建构 ,因此,公益至上的公平正义、公共责任与合作是公共伦理的基本价值准则第四 ,公共伦理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平等性、服务性等特征公共性是公共伦理的本质特性 ,意指公共伦理是参与公共生活的所有成员 ,而不仅仅是公共管理部门与人员所共同参与、 共同享有的空间与准则。

平等性是公共伦理的关键特性,指在公共伦理规范下人们的交往方式不再考虑社会地位与等级 ,每个人都单纯作为人享有平等权利开放性是指公共伦理有可进入性和可分享性的特征 服务性则根植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精神,意指公共伦理是为公共领域以及参与公共生活的所有成员提供精神服务的价 值体系道德】伦理学中的“道”基本上是关照“天道”但又以“人道”为核心展开的,指示的是 做人的根本原则、道理与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指示做人根本原则、道理与途径的“人 道”有两个层面:一是作为集合体的类的人的做人原则、道理与途径,这是社会伦理关系与 伦理秩序方面;一是作为单个人的做人根本原则、道理与途径,这是个人做人美德方面道” 的这两个层面是伦理学的规范论与个体美德论两个基本方面得以存在的基本依据在中国文化中道德即“得道”,得宇宙之道、得人伦之道所以,中国文化中的道德也主要 指个体在心性上对宇宙人生奥秘的领悟和把握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德行、德性等等 道、德两者合而使用为“道德”,此在根本上指人的行为合于理、做个人① 伦理二字合在一起使用,是指人们在处理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故,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伦理与道德意义大致相同。

② 而这种认识与西方对道德、伦理的基本相同③ 英语中的道德 moral —词源于拉丁文 mores(风俗、习惯、作用、品格 ),而mores 则是拉丁文mores(习俗、性格、品性)的复数④ 英文伦理ethics 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义为品性、气禀与习惯、风俗,与 moral意义相通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德性是由风俗习惯熏陶出来的”⑤ 在伦理学中,通常也一直将伦理与道德等同伦理和道德的细微差别】 1、在黑格尔那里,对二者作了较为严格的区分, moral指个体道德、品性,它是主观修养与操守,是主观法,而 ethics指客观伦理关系,是客观法, ethics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变为内在操守,即 moral以ethics为内容2、 伦理主要指客观的道德法则,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3、 而道德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法,主要指称个人的道德修养及其结果4、 以伦理和道德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既要研究客观的道德法则, 又要关注个体的道德修养, 但后者当是以前者为基础的几个问题注意】 Moral, Immoral, Amoral道德是人的应然存在方式例:道德与人; To be and Ought to be道德是利益的实现方式而非不讲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利他不是道德的本质君子国的故事道德具有层次性公私兼顾、先公后私或先人后己、无私奉献或一心为公道德建设需要解决好德福一致的问题【伦理学】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 不仅包括道德意识现象, 而且包括道德活动现象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与经济利益、 物质生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伦理学派别公共性的含义】“公共”一词一般来说有两种渊源 :一是起源于古希腊词汇“ pubes or maturity ",强调个人能够超出自身的利益去理解并考虑 他人的利益,同时意味着具备公共精神和意识是一个人成熟并可以参加公共事务的标志; 二是起源于古希腊词汇“ koinon ”,英语词汇“ commom”就起源于这个词,意为人与人之 间在工作交往中相互照顾和关心的一种状态无论“公共”一词来源于哪一个词源,都可以看出其中的共同点 社会层面的非个体,或者说个体存在所体现出的相互依存性 社会公共性与公共相关而容易混淆的主要概念:首先,公共不能等同于群体,群体的一致性或同质化特点,要比公共这一概念来得明显 集体的概念具有强烈的排斥个体的含义 群众是指人口数量众多、但在社会结构、政治和经济形态上相当松散和不定性的聚集人群; 公共指涉的个人与组织都必须具有政治理性, 他们乐意诉诸政治正义原则在相互之间展开政治对话,并致力寻求彼此之间的政治共识,以维护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状态。

公共乃是良序社会需要的政治状态,而良序社会乃是公共据以显现的结果情形整体是建立在埋没了个人基础上的整齐划一的团体概念 因此,整体是无法显现出博弈着的、整合着的个人或组织利益之“公共”的公共性特征】1、公共性产生于人的需要的非自足性与非满足性 2、公共性是人的类本质的体现3、公共性是人的社会性的一部分 4、公共性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关系属性,是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 因而其内涵及表现形式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呈现出历史阶段性定义】公共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属性, 是在人的利己性与利他性的整合中所形成的人类生存的共在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依性公共伦理】 梁启超在一个世纪之前写下 《新民说》,其中说到人“无私德则不能立”,“无 公德则不能团”编撰了中国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伦理学教科书》的刘师培也写道, “公德者,又由公共观念而生者也公共的伦理】 是一种公共领域里, 处理公共事务的伦理, 而尤其是一种社会政治领域里的 伦理;从它涉及所有人来说,它也是一种公众的伦理和应具有公开性的伦理;从内容来说,它主要是一种有关规范的伦理, 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括每个人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然义务、作为一个公民的一般义务和作为特殊的社会角色的特 定义务,这里最重要的自然是一般的公民义务和政府官员的特定职责; 另一方面则是指制度本身的道德原则规范,我们经常用“正义”或“公平”来指称这些原则规范。

公共伦理还是一种诉诸公共观念和公共理性、努力在多元的价值要求中寻求核心共识的伦理,因其涉及到公众的根本利益, 它不能不是一种普遍主义的规范伦理, 而要普遍约束所有人和达致最大范围的可能共识,它不能不是一种立足于最基本和最起码的要求的底线伦理必要澄清一种可能的误解: 即似乎“公共伦理”只是政府的事;或者把它看作“众人的事”,而“众人的事”却常常成为无人管的事或自己可以“免费搭车”的“别人的事”实际上,再没有什么比公共伦理更需要负责任的个人来落实的了当然,制度建设的方面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公共管理和政策是必然要面临许多价值取舍和规则制定的道德问题的公共伦理学】是一门关于公共管理体系伦理化的学问,它研究公共管理的制度如何奠定 在伦理关系的基础上,公共管理的主体如何实践道德规范,公共管理的过程中为什么需要 道德规范,公共管理主体的管理行为应当合乎什么样的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是怎样生 成的和怎样发挥作用,公共管理主体怎样才能把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内在于他的力量等等2、 代表性的伦理原理、核心理念两大论的道德学说是伦理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自我主义或利己主义(egoism)】主要观点:每个人都应该永远为他自己的最大的自身利 益而行动,不关心其他人的利益,除非其他人的利益符合他的自身利益。

例子:我们不能借着向肉贩、啤酒商、或面包师傅诉诸兄弟之情而获得免费的晚餐,相反的 我们必须诉诸于他们自身的利益 我们填饱肚子的方式,并非诉诸于他们的慈善之心,而是诉诸于他们的自私我们不会向他们诉诸我们的处境为何, 相反的我们会诉诸于他们的获利3、 功利主义的优缺点功利主义伦理学的理论价值:――功利标准的历史合理性 一一“最大幸福”的政治目的 一一公共利益的行政导向――代议民主的政治制度 一一自由至上的公民权利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实践误区――功利标准的不完备性 一一唯结果论”的评价机制 一一“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概念的抽象性 一一社会公正的缺失 一一“计算式理性”的非人性化 (南航论文)首先,从功利主义合理的一面出发我们都知道:一个社会,乃至一个集体要发展,都是需要全民参与的, 调动积极性至关重要励去开辟新的领域,挖掘更多的资源,掌握更多的能源基地和避风港湾,对作出贡 献的人加以厚禄,甚至封官进爵, 鼓励人们之间自由竞争,激发各自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 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承认 贫富差距;搞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虽然对某些人来说是极不情愿的,但是,为了这些人的未来,我们必须这样做,应为我们找不到一个万全的办法,那只好牺牲一些人的一些利益了。

其次,从义务论的实用之处出发不管人们间的冲突有多剧烈,只有 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人门间的矛盾就能被包容、甚至消融所以就要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教育,让他们都有向善之心,最起码做到 :不杀人、不盗窃、不陷害别人,从而使这个社会有一个基本的良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做到:扶贫济困、见义 勇为最终使人们精诚合作,共历风雨另外,人们可以集中智力、财力、物力、人力去探索新的领域, 开发新的资源,从而增加社会上的资源,并尽可能地找到可持续利用的资源 而且,可以尽力寻找其他的外资,与其他外资的人实现合作,进行贸易往来,交流科技技术,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素质人才,进口稀奇 资源,出口劳动力或在另一艘船允许的情况下实行移民,当然,实行联姻也是好办法要实现权利和资源 分配的正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内部的和谐统一而且,人人都应把限制自身欲望当成应尽的义务,决不能 让欲望之流泛滥最后,我们从其他一些道德原则出发我们可以采用完善论的一些观点,利用它可以引 导一些人追求高尚的精神、忽视物质利益,这样就可以缓解社会的压力采用结果论的一些观点,我们就 可以做诸如说 善意的谎言 这类事情,从而使社会的问题真正得到解决总之,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使社 会达到和谐统一,优化内部资源占有结构,并且用科学人道的方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功利主义和义务论都有其合理性和自身的缺陷,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辩证地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应博彩 众长附论文几篇)总结:总之,对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是一种改进,它试图考虑所有有关人员的道德行为然而 ,与此同时,它遇到的困难决定什么是好对另一些人来说,困难没有参与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对伦理利己主义另一个优点是,它是 更适合的人帮助职业”它关心的是最好的后果对每个人都好 (困难)One difficulty inherent in all of theconsequentialist theories is the necessity of trying to disco。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