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论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4372580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论文随着新一轮教学课改的开展,新课改的理念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但如何抓好历史课堂教学, 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一方面教师授课时以自我为中心,偏重于知识的多少,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缺少师生间的多向交流,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倦的心理严重。因此,为改变这一状况, 把课堂还给学生, 我们探索运用了开放型活动性教学模式。如讨论课教学、辩论式教学等,实现历史课教学模式多样化,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参与意识。同时,在“学生是历史课堂的主人”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努力做到,给学生

2、充足的时间、空间,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质疑、讨论的时间和机会,启发、鼓励他们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而教师则甘当教学活动的 “配角”,发挥“导演”的作用,对教学进行引导、控制,并随时进行调整,形成师生合作、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保证学生在这种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取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如学习完日本的明治维新后,我们组织了一节讨论课:为什么日本成功了?课前先让学生阅读日本明治维新前后和中国戊戌变法前后的一些史料, 教师则深入钻研教材, 根据学生的认识和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出两个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19 世纪的中国历史与 19 世纪中期的日本历史有何相似之处?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

3、败了?上课时,教师把问题引入课堂,作为组织本节课教学的主线,然后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教师随时鼓励引导。课堂上学生们跃跃欲试,争相发布自己的见解,并针对问题从多方面、多视觉、多层次地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实践证明,这种开放型活动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多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就需要我们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堂资源,让历史课活起来。 如通过学习阅读一些人文学科方面的通俗读物,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让学生观看一些历史影视作品的录音,加深对_ 理解和体会;通过让学生看自己的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 图片和实物等,

4、进一步感受具体生动的历史。历史课的学业成绩考核除了书面考试还要有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等。自古文史相通,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 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能够依靠文学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把一些语文课上的内容和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历史课在大多学生眼中都认为是板上钉钉的事,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存在一些学科的争论问题。其实不然,好多历史背景、历史事实、 历史结论都还有着不同的意见。虽然我们用的课本是编写好了的, 但不是说课本把一部历史完全展示在了我们面前, 有些东

5、西必须是进行思考、辩论才能让真相更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所以可以在历史教学中引入讨论法进行教学, 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为了驳倒对方,他们会查阅好多资料,场面热烈,趣味盎然,真正体现了历史“留与后人说”。要让历史课真正地生动起来, 则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 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 发展能力的机会。要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基础和智力的不同, 使他们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去。讲述、自学、提问等环节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全体同学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

6、不同的成功, 而成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中。 要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会学习、会动脑,并充分享受到学习 _ 乐趣。同时要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学习历史, 培养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动脑、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开放式的课题教学形式对老师的课堂组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新课堂的这种特征, 老师如何带领和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的和任务来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 让课堂既高效又有趣、 既严肃又生动活泼?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研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的知识不可能完全涵盖学生的思路, 也不可能覆盖他们的知识面。要调动学生的

7、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让他们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享受乐趣。教师什么讲、什么时候不该讲、从什么角度作为突破口来讲,这些都应该作为一门艺术来加以深入探讨研究和总结。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 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的认识活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会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只有线索明确了,知识才不会散,前因后果才更加一目了然。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要有条不紊,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感, 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领悟_意义。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