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小常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4368868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夫茶小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功夫茶小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功夫茶小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功夫茶小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功夫茶小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夫茶小常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饮茶离不开茶具,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壶,碗,杯,盘,托等,古人讲究 饮茶之道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非常注重茶具的本身的艺术,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 香,味三绝的名茶,可谓相得益彰。随着饮茶之风的兴盛以及各个时代饮茶风俗的演变 茶具的品种越来越多,质地越来越精美。潮汕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这就 是:第一:茶壶潮人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的宜兴,是宜兴紫砂壶 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齐,老。茶壶有二人罐, 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 造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

2、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 形,梅花形等等。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壶的色泽也有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第二:茶杯茶杯的选择也有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 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 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杯为珍贵,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 杯,也是很好的,俗称为白果杯。第三:茶洗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 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

3、的茶叶。第四:茶盘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等。但不管什么式样,最重要也是四字诀:宽,平,浅,白。就是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 放多几个杯;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 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第五:茶垫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冬深是 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里还要垫上一层垫毡,茶垫是用丝瓜 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少煎成的,所以要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毡者,为了不会生异味,垫毡的 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工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 也会使茶味变苦,原因是

4、单宁酸溶解了。第六:水瓶与水钵作用一样,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 好。也有一种束颈有嘴,饰以螭龙,名叫螭龙樽的也不错。水钵,也是用来贮水以备烹 茶的,大小均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红金彩,用五金釉,描金 鱼二尾在钵底,舀水时水动,好像金鱼也动,这是很少见的珍品。第七:龙缸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密盖,下托以 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龙缸也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难见到。第八:红泥小火炉红泥小火炉,潮安,潮阳,揭阳都有制作,式样好看极了。同样有各种形式,特点 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

5、小,这样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盖和门,不 用语时把它一盖一关,既节约,又方便。小炉门边往往还有一副很文雅的对联,益发增 添茶兴。第九:砂铫砂铫,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俗称茶锅,是用砂泥做成的,很轻巧,水一开, 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这时的水冲茶刚刚合适。至于用钢锅,铝锅来 煮水冲共茶的,虽然也无不可,可是金属的东西,用以煮水冲茶毕竟要差一些,不算工 夫了。第十:羽扇与钢筷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火 候,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所以,特制的羽扇不但有利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洁 白鹅翎编制成的扇,大汪过掌,竹柄丝穗的精雅,衬托着红,绿,白各

6、种颜色的茶 具,加上金紫色的浓茶,自然别有风趣。钢筷则不但为了钳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 双手保持清洁。品种丰富的功夫茶叶功夫茶所用的茶叶,只限于半发醇的福建岩茶,溪茶和潮汕的凤凰水仙一类(均属青茶 类)。中国的其它茶类如红茶,绿茶,砖茶,或花茶,白茶等则不适合。因为若用功夫茶 的冲法,往往苦涩不堪入口,只有这种半发醇的青茶类为上。习惯上功夫茶最好是用福 建的乌龙茶,即闽北武夷山的岩茶和闽南的溪茶。乌龙茶是个总名,其中的暑茶是闽北 所产。铁观音则主要产于闽南安溪,故又称溪茶。岩茶和溪茶名目繁多,其中奇种,单 丛,名丛大红袍,水仙,一枝春等都是名茶。潮汕的凤凰山也生产茶叶,也属半发醇的青茶,也是

7、功夫茶的用茶。其名目有水仙(俗 称鸟嘴茶),单丛,浪菜等;上引丘逢甲诗的鹪嘴便是鸟嘴茶。凤凰茶也是我国的名茶 之一。茶粒较大,茶色黄褐,香气清馥,滋味浓醇而工夫茶起源传说据说早在北宋时,潮州人就发明了工夫茶。当时,位于闵粤交界处的饶平,茶叶交易十 分活跃,因福建所产乌龙茶为潮人所喜,茶商买茶时,就用小盅来品茶,以鉴别茶叶好 坏,使工夫茶初具雏形。到了南宋末年,为抗击元蒙,文天祥率部从江西转战至广东潮阳、海丰,其间,六个女 儿和老母均劳瘁而死,文天祥悲愤交加,遂以茶代酒,祭奠英灵。尔后,工夫茶逐渐演 变为一个大茶壶和六个小茶盅,以纪念抗元英雄文天祥的亲人。近千年来,工夫茶在潮汕地区代代相传,盛行

8、不衰,作为潮汕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还 飘“香”过海,在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圈中广为流传!工夫茶的八个过程茶叶、茶具、水、火之后就是冲工了。如果烹茶没有工夫,那也不能叫做工夫茶。所 以功夫茶之收功全在烹茶、冲茶之法。大约有八个过程: 第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等六个动作。好比打太极拳中的太极 起势,是一个预备阶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说,这候水、淋杯都是初试工夫。大约 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铫中就有声飕飕作响,当它的声音突然将小时,那就是鱼眼水将成 了,应立即将砂铫提起,淋罐淋杯,再将砂铫置炉上。这时就是第二件事开始了。第二、纳茶 打开茶叶,把它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

9、,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 末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纳茶的工夫就完成了。所以要这样做,因为细末是 最浓的,多了茶味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别粗细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匀, 茶味逐渐发挥。纳茶,每一泡茶,大约以茶壶为准,放有七成茶叶在里面就很够了。如果太多,不但泡 出的茶太浓,味带苦涩,而且好茶叶多是嫩芽紧卷,一泡以开水之后,舒展开来,变得 很大,纳茶太多,连水也冲不进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没有味道。纳茶是冲功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变幻,由此起矣。 第三、候汤 苏东坡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这就是指用这样沸度的水冲茶最好了。茶说 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

10、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 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 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观茶论也说: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 为度。第四,冲茶 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冲茶了。火炉与茶壶的放置处大约刚好走七步。提铫后走了七步, 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如用盖瓯,只冲一角,然后 再冲各角,可同样忌直冲壶心)。提铫宜高,所谓高冲低酒是也。高冲使开水有力地 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快挥发,由于茶精迅速挥发,单宁则来不及溶解,所以茶叶才 不会有涩滞。至于走七步再冲,目的在于使滚水稍凉一点,以免破坏维他命 C 也。第五、刮沫

11、 冲水一定要满,茶壶是否三山齐,水平面如何,这时要见功效了,好茶壶水满后茶沫 浮起,决不溢出(冲水过猛过多,溢出壶面是另一回事),提壶盖,从壶口轻轻刮去茶 沫,然后盖定。第六、淋罐盖好壶盖,再以滚水淋于壶上。谓之淋罐。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使 茶香精迅速挥发,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 茶沫。第七、烫杯潮州土话说是烧盅热罐,乃是冲工夫茶中的工夫要点。有一位吃茶专家,此老走遍东 西南北,到处总结喝茶的经验,在他喝了工夫茶后说,工夫茶的特点就是一个热字。 从煮汤到冲茶,饮茶都离不开这一个字,这可谓得其三味矣。烫杯,在淋罐之后,用开水淋杯,淋杯时要注意

12、,开水要直冲杯心。烫杯完了,添冷水 于砂铫形态的动作,老手者可以同时两手洗两个杯,动作迅速,声调铿锵,姿态美妙。 有一位外国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闻工夫茶之名,不远万里,千方百计,到了中国一 定要喝一次工夫茶。在他看到洗茶杯的动作时,不禁赞叹再三,说是比杂技团的工夫还 要高明呢。确实,不会洗杯的人,一碰到杯便会给烫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 不必说到姿态美妙了。杯洗完了,把杯中、盘中之水倾倒到茶洗里去,这时,茶壶外面的水份也刚刚好被蒸发 完了,正是茶熟之时。老手于此,丝毫不差,便可洒茶敬客了。第八、洒茶几经数度工夫,最后一手就是洒茶。洒茶也有四字诀:低、快、匀、尽。低就是前面说过的,高冲低

13、斟的低。洒茶切不可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 对客人极不尊敬。快也是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热度。 匀 是洒茶时必须像车轮转动一样,杯杯轮流洒匀,不可洒了一杯才洒一杯,因为茶初 出,色淡,后出,色浓。匀字是很重要的。尽就是不要让余水留在壶中。第一冲还可以留一点,二、三冲切切不可。洒完以后, 还要把茶壶倒过来,覆放在茶垫上,使壶里之水份完全滴出,这是因为只要没有水在, 单宁就不能溶解,茶就不会苦涩。洒茶既毕,乘热而饮,杯缘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齐到,一啜而尽,三味杯底。据说是 味云腴,餐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神明变幻,功 夫茶之三昧于此尽得矣。1. 白鹤沐浴(洗杯)用开水洗净茶具并提高茶具温度2. 乌龙入宫(落茶)放茶量大约按茶/水 1:20 的比例3. 悬壶高冲(冲茶)当开水初沸(100 度)提起开水壶冲入茶具使茶叶业转动、露香4. 春风拂面(刮沫) 用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泡沫,使茶具清新洁净5. 关公巡城(倒茶)泡一二分钟后把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各茶杯6. 韩信点兵(点茶)茶水倒到瓯底最浓部分,要一点一点滴到各杯里,达到浓淡一致7. 赏色嗅香(嗅香)拿起瓯盖嗅一嗅天然的茶香8. 品啜甘霖(品茶)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浅杯细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