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4349813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尾市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尾市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尾市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汕尾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广东省汕尾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B.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 产生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2. 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A. 12.38cmB. 12.365cmC. 12.36cmD. 12.37cm3. 小明钓鱼时,见鱼快上钩了,欢快的叫了一声,结果把鱼吓跑了。这个

2、事例说明()A. 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B.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C. 水不能传播声音D. 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4. 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海水、铁管、空气B. 铁管、海水、空气C. 空气、铁管、海水D. 铁管、空气、海水。5. 我们能同时辨别出几个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A. 每个人说话的音调不同B. 每个人说话的响度不同C. 每个人说话的音色不同D. 以上都不对6. 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 声源处B. 传播过程中C. 人耳处D. 声源和人耳处7. 下列事例

3、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B. 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C.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疾病D.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8. 下列关于光的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 “立竿见影”是说明光的直线传播B. 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C. 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物体发生了镜面反射D.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9. 如图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A. 9:30B. 2:30C. 6:15D. 12:1510. 湖水深度为4m,在湖面上空5m处飞着一只小鸟,则小鸟在湖中的像和它相距()A. 5mB. 9mC. 10mD. 18m二、填空题

4、(本大题共10小题,共28.0分)1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符号是_,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符号是_。12.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_m/s;声音在_中传播速度最快,在_中传播速度最慢。13. 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_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14. 人类耳朵的听觉范围是频率为_,但_波与_波是听不到的。15.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同。光在_中的传播速度最快,速度大约为_m/s。16. 声音要靠_传播,登月的人只能靠无线电交流,因为声音不能在_中传播。17. 影子是由于_形成的,“池水映明月”说明的是光的_现象。18.

5、 光的反射可分为_反射和_反射,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_的缘故。19. 身高1.6m的小红站在高1m的镜子前3m处,她与她的像之间相距_m,她与她的像大小_(填“相等”或“不相等”)她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此时她的像将_。(填“变大”、“变小”、“不变”)20. 阅读下面的短文。潜艇的“耳目” -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

6、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kHz到_kHz。(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

7、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7.0分)21. (1)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2)该物体应取_cm,(3)下表的示数为_s。22. 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23. 月光到达

8、地球需要1min,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24. 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ABC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ABC25. 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26. 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_的关系(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的关系(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9、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7. 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小丽把小红、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细线、秒表、小球,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按图进行实验

10、,得到下表中数据。实验序号小球质量m/g从O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L/m小球摆动距中心线最大距离S/m小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时间t/s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时间t0/s1200.80.1018.01.802201.00.1420.02.003201.20.1022.02.204301.00.1420.02.005301.00.1020.02.00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与_有关,与_无关。答案和

11、解析1.【答案】D【解析】解:A、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B、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C、不遵守操作规程产生的是错误,不是误差;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选D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

12、,但不能消灭误差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误差的了解,误差是我们测量时不可避免产生的,是正常的,我们要正视误差2.【答案】D【解析】解:将数据12.38cm,12.36cm,12.38cm,12.34相加后求平均值得12.365cm,因测量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最接近真实的测量记录应为12.37cm(四舍五入法)由此可见选项A、B、C都不正确。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最小分度值的意义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理解与运用。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为了减小误差

13、通常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数据处理时通常是先将错误数据删除,然后求平均值并保留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求平均值后要四舍五入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答案】D【解析】解:由于水可以传播声音,当小林大声叫喊时,小林发出的声音经空气与水传到鱼所在的位置,鱼听到叫喊声意识到有危险而跑掉了。故选: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4.【答案】B【解析】解: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在固体(钢铁)中最快,其次是在液体(海水)中,在气体(空气)中最

14、慢。故选:B。(1)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2)声音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5.【答案】C【解析】解:能同时辨别出几个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6.【答案】A【解析】解: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别针对声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