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家长要重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434718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肠套叠家长要重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儿肠套叠家长要重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儿肠套叠家长要重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儿肠套叠家长要重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肠套叠家长要重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肠套叠家长要重视小儿肠套叠家长要重视 一、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临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简而言之,就是一段肠管跑到邻近肠管里面去了。 二、发生肠套叠的原因? 肠套叠发病病因至今尚不清楚。小儿有器质性病变者不足8%,无器质性病变的特发性肠套叠的病因尚无统一学说,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饮食改变。 婴儿生后410个月,正是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的时期,容易引起肠道功能紊乱。月龄410个月是发病高峰,2岁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5岁后发病极罕见。 2. 回盲部解剖因素。 婴儿肠套叠中回盲型约占95%。婴儿盲肠相对宽,容易形成肠套叠。 3

2、.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淋巴增生,肠壁限局性增厚,引起肠蠕动功能紊乱形成肠套叠。 4. 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因素。 5. 遗传因素。 Tips: 器质性病变:器质性疾病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某一器官或某一组织系统发生的疾病,而造成该器官或组织系统永久性损害。 三、肠套叠的病理? 肠套叠发生后,套入部随着肠蠕动不断继续前进,该段肠管及其肠系膜也一并套入鞘内,颈部束紧不能自动退出。套入部发生循环障碍,组织充血水肿,分泌大量粘液,进入肠腔,与血液,粪便混合,呈果冻样排出。肠壁动脉受压,供血不足,导致肠壁坏死,穿孔,急性腹膜炎等严重急腹症。 四、肠套叠的症状? 一句话概述:剧烈阵发性哭

3、闹,呕吐,排果酱样大便,就要到医院就诊。 婴儿肠套叠起病急骤,多见健康婴儿突然出现哭闹不安。并且是阵发性的,有规律性的哭闹不安。一般安静5-10分钟或更长时间后又出现哭闹不安,持续10-20分钟,如此反复发作。哭闹时伴有手足乱动,面色苍白,拒食,异常痛苦。这种阵发哭闹是由于肠蠕动将套入肠段向前推进,肠系膜被牵拉,肠套鞘部产生强烈收缩而引起剧烈腹痛,当蠕动波过后,病儿即转为安静。其次,呕吐也是婴儿肠套叠的早期症状之一,在阵发性哭闹开始不久,即出现呕吐,呕吐物为奶汁及乳块或其他食物,以后转为胆汁样物,1-2天后转为带臭味的肠内容物。 千万不要等到吐带臭味的肠内容物再就诊! 此外,便血也是肠套叠常见

4、症状,一般多在发病后6-12小时排血便,早的可以在3-4小时出现。常见肛门排出稀薄粘液胶冻样果酱色血便,几小时后可重复排出几次。 五、肠套叠的诊断治疗? 早期就诊的肠套叠患儿,除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外,营养状况良好。 晚期可有脱水,离子紊乱,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反应迟钝,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症状。 当病儿已经具备阵发性有规律性哭闹,呕吐,血便及腹部触及腊肠形肿块时,即可确定诊断。这种情况,医生会给宝宝做钡剂灌肠,空气灌肠或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等。这些检查方法也是非手术疗法,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套叠的部位就被打开了。但是,如果耽误时间太长了,就会出现腹胀,肠坏死,穿孔,就危险了,就需要手术治疗了。所以,大家要提高警惕,发现有肠套叠可能性时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防止发生肠穿孔,造成严重后果。 六、如何预防肠套叠? 1. 应避免腹泻,尤其是秋季腹泻,家长应高度警惕此病的发生。 2. 平时要注意科学喂养,不要过饥过饱、随意更换食品,添加辅助食品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 3. 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的不良因素。 4. 如果一个健康的婴幼儿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大便带血,精神不振时,应想到是否有可能会得肠套叠。 5. 最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和果酱般血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