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做好农民工管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433009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做好农民工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小企业做好农民工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小企业做好农民工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小企业做好农民工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小企业做好农民工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做好农民工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做好农民工管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企业做好农民工管理中小企业做好农民工管理在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 农民工是最主要的一线生 产力,但目前许多企业面临着民工流动性大,民工生产积极 性低以及民工敬业意识较差等问题,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成本压力盒相关损失。鉴于此种现状,我们来做一次试探性的探 讨。要想管理好农民工这样的群体,首先需要对其心理特点和本身的特殊性有足够的理解,所谓“攻心为上”,了解民工心 中所想,对于其管理方能做到对症下药。对农民工的分析需 要从整体和部分的思路来探讨。整体,就是所有民工都具有 的特性,适合于总体来研究目前的农民工群体;部分就相对 复杂,需要考虑到农民工结构,农民工来源地以及不同文化 水平层次的农民工。

2、首先我们从总体来分析。由于我国城乡差距加大,农民与城 市居民之间的差距也日渐拉大,城市居民不仅在经济收入水平还是社会地位上都高于农民,加之我国素来就将农民看着社会底层居民,所以,农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在社会上具有十 分严重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不是现在人们造成的,而是由 历来中国的历史传统造成的。怀着这样的自卑心理的农民走进城市,自然就具有十分敏感的自尊心。任何对其有损害性 的语言或行动都会伤及到他们的自尊心,从而对城市产生某种抗拒。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社会机制不够完善,没有真正形第#页成人人平等的社会意识,农民在城市中的尊严往往得不到有 力的维护,因此他们只能将对社会的不满掩藏在心里,同时 也会找机会

3、发泄在某些事件上,一些所谓的“仇富心理”似 乎就可以这么理解,并不是农民天生讨厌有钱的人,而是因 为受到了他们看来“有钱人”的伤害最终的一种发泄。这是 一种恶性的循环。好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逐渐获得了一 定的成功,农民工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自己也有了成为“城里人”的可能,这样仇富的现象逐渐减少,但是那种天 生就无法去除的自卑心态依然故我,加之当前社会政策特别 是城市中的种种限制让农民工的心态更加的敏感。因此,他 们始终无法在城市当中找到真正的归宿感。在这样的情形 下,由于自卑心儿引发与城市人或车间管理者之间的冲突是 很容易的。或许很多的工厂并不在城市,而是在乡村,但是对于农民工 而言这里毕竟

4、是个富裕的地方,比起自己的老家这里依然如 同城市,这里依旧是“有钱人”主宰,连同自己背井离乡的 艰难,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卑心仍然产生着十分巨大的影响。 因此在日常管理中,首先就要顾及到农民工的自尊心。其次我们从部分来分析。第一从结构来看,据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调查,当下我国的民 工从打工经历和年龄来看已经分为两代,第一代为35岁以 上,他们是我国最早的农民工,他们经历了最艰苦的务工时第#页代,第二代则是34岁至18岁,甚至更年轻的群体,他们赶 上了务工最活跃的年代。 第一代农民工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 工,因为他们从事过很长时间的农业生产,相对于第二代农 民工,他们的农民特色更为浓厚。他们外出务工多为

5、家庭经 济负担较重而被迫外出,且由于文化水品较低,大部分人只 能从事体力活,因此诸如建筑和生产性行业是他们的主要劳 动行业。鉴于经济的压力、文化水平以及技术缺乏的限制, 工资和稳定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持续供应家中的经济需求,他们希望获得一份具有较高工资的工作,但是认识到自 己能力不足,他们更多的是关心工作的稳定性和工资发放的 准时性。这一代农民工经历过农村集体公社的熏陶,又受到 现代个人私欲的冲击,因此他们在工作上往往不会有太高的 热情,不会特别关注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只在乎自己有事做,有钱拿。一般情况下,他们不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但是他 们从事务工时间较长,对于现代生产技术的运用也比较熟 悉

6、,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是我们技术改革的咨询主体。第二代民工已经逐渐成为企业一线生产的主力员工,这代民工具有十分复杂的特点。 他们的平均文化水平较第一代民工 而言已经有很大提高,大多都上过小学和中学,部分还上过 高中或相关的职业类技校,他们基本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 生活压力也不大,他们外出务工的直接原因是为实现心中的 梦想。而他们本身在家期间或得到家庭的溺爱,或缺乏良好 的家庭教育,致使他们的性格任性,更多的人由于年龄小缺 乏社会经历,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在工作岗位上可能表现出 不敬业现象,选择职业的随意性较大,更换工作频率较高, 整体的流动性较大,对企业生产的影响也较大。但是他们也 具有肯于动脑

7、,喜欢创新的特点,特别是有着强烈的自我实 现的欲望,急于表现自我,证明自我的心理,富有个性。这 对于企业来讲往往又是一股活力,有效的利用和引导,将给 公司创造意想不到的财富。第三,关于民工的来源地,这是个非常棘手的话题,但是往 往他又确实具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这个命题的分析需要把握 尺寸,不能落进地域歧视的陷进,前段时间在江苏出现了企 业明确打出招牌“不招山东人和河南人”,这就容易引起民工的反感和仇视,也违背了相关的国家法律精神。同时也说 明我们部分企业也确实感觉到来自不同地域的民工带有了 一些特殊的因素,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 失。所以我们应该细心关注和了解来自各地区的人们的生

8、活 习惯和思维方式,有效利用其共性,形成有效的工作队伍。 第四,文化水平层次同样也影响了农民工在企业中的角色, 也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方式的调整。上文说到,第二代农民工 的平均文化水平相对于第一代民工而言已经有了较高的提 升,但是总体来讲仍然较低。结合两代代民工,我们大致可 以分为小学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和少数高中文化程度。 不同文化层次,对于企业制度的理解,未来的人生最求也不 尽相同。同样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对于企业的贡献也应当有所 不同,作为公司应当创设相关的机制有效利用这一优势创造 财富。综上所诉,农民工既有普遍的自卑心态,又具有不同层次和 环境的特殊性,针对这些特殊的人群,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当

9、 充分考虑到自身企业的特点,找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来建立雇佣关系。同时我们还要尽可能地激励员工的工作意识和 敬业精神,为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贡献力量。下面我们来探讨如何让民工更愿意服务于我们的企业。第一、如何顾及民工的自尊心?怎样将用自信来代替自卑? 我们提到民工的自卑心理源于城乡差异,而个根本是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差异,表现形式多为他们的意愿没有得到重视和 尊重,个人的损失没有得到比价合理的赔偿,被社会冠以“弱势群体”的称号。 所以我们的突破点就应当在这些方面 着手。首先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第一要务就是在思想上和传 统观念做一次斗争,真正树立人人平等的社会意识,至少在 自己的企业必须形成一股这样的风气。作为企业老总,首先 应当意识到,这些民工是自己的奉献者,他们不仅仅是一台 生产的机器,二是和顾客一样是自己企业的创造者,他们才 是企业的主人,应当正视他们的贡献。所以,必须消除某种自然状态下的歧视意识第#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