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432961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线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管线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管线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管线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管线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线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线施工组织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工程概况1.1 工程说明受*公司的委托,由*公司承担广汇白石湖露天煤矿外部输水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白石湖露天煤矿位于*县北偏西约30方向,直线距离90km, 公路距离120km;距*县*湖镇40km;行政区划隶属伊吾县*湖镇管辖;通往*镇、*县均有沥青路相连,交通条件便利。拟建供水管线的走向是在*研究院*公司水暖设计专业和测量技术人员根据建设单位的意见结合现场地形地貌特征,经选择、对比予以确定的,此次勘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水暖设计专业提供的资料可知:拟建的供水工程由主线和一条支线组成,主线起点为*基地源水房,终点至广汇白石湖露天煤矿东工业场地,主线全长为39742.2米,途中设

2、有7个转角;支线起点为主线K34+ 34461.4处,终点至广汇白石湖露天煤矿西工业场地,支线全长为2595.2米,途中设有3个转角。该供水工程管材采用内外涂塑钢管,管径20cm, 采用地埋式方法施工,预计埋深约1.61.8m。1.2 地质条件 区域地质与沿线地貌概况区内属强烈的风蚀、剥蚀残丘地貌,海拔高程290-560m,相对高差70m,地势总体呈南高北低之状。由于该区特殊的气候条件(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使得拟建区地表普遍存在有一薄层状、盐碱含量较高的膨胀松软土体。拟建管线沿途在主线K0+000K30+000段经过高差相对不大的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主线K30+000ZD及支线K0+000Z

3、D经过中低山丘陵区。全线地表均覆盖有厚度不大的浮土层,除局部地段经过高差达50米左右的山体外,无其它冲刷形成的较宽阔纵深沟谷,也无高差相对较大的梁峁、山体与洼地。 构造矿区地表为第四系广泛覆盖,主线K26+100KZD及支线常见基岩出露于地表。北部含煤地层与石炭纪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关系。勘探区总体为一南倾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7 30,沿走向和倾向有次级褶曲发育,但无第四系以来的活动断裂。属地层稳定,构造简单类型。 气候特征区内属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稀少,风沙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温差较大,最高气温43.5,最低气温 - 40,年平均气温7.59.8。最大冻土深度1.40米,年降水量11.5

4、200毫米,年蒸发量20004378毫米,年无霜期最长175天,最短6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003326小时。每年的49月为风季,多西北风,一般45级,最大可达12级。 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区位于东准噶尔界山山间断陷三塘湖淖毛湖含煤盆地淖毛湖煤田的西段。区内属强烈的风蚀剥蚀残丘地貌,因区内年降水量仅有200毫米左右,而年蒸发量高达20004378毫米,致使区内无法形成常年水流,勘察区内也未见有明显的冲沟迹象。本次勘察沿线大部分地段皆无地下水的存在,仅在主线K0+932K0+958段有两条垂直于线路走向、呈南北向分布的衬砌水渠经过,该水渠宽2.0m,深1.5m,水流较为湍急,为季节性流水。 沿线岩

5、土特征拟建输水管线地层由中生界的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组成,地层沉积简单、稳定、变化不大,现将地层沉积情况按主支线的区分和地貌单元的不同分别叙述如下:1、 主线K0+000K18+600 该段沉积的地层主要为冲洪积相的圆砾层,个别地段沉积有厚度不大的粉土层,具体叙述如下:粉土灰色、土黄色,可见有块状的白色盐碱物;干燥,硬塑,中密,干强度高,无光泽,韧性低,手搓具砂感,一般混有块状盐碱结晶体和砂砾;肉眼可见大孔构造,土质因盐碱胶结较为坚硬,手掰难破碎。含少量植物根系和根孔。该层只在K2+850K3+350的砂石料采掘坑附近分布,埋深1.0m,厚度3.0m左右。圆砾灰色,干燥,稍密中密状态,一般粒

6、径0.52cm,可见最大粒径20cm。骨架颗粒大部分接触,机械可挖掘,井壁无坍塌、掉块现象。砂土质充填,颗粒岩性多为火成岩和变质岩类,多呈亚圆次圆状,略有胶结,具微层理。局部地段夹有胶结的细砂透镜体,厚度不大,约10cm。该层盐碱含量较高,井壁上可见零散的镶嵌有明显的白色盐碱结晶物, N63.5重型触探击数值1.0米以上一般在510击,1.0m以下一般在1020击。将挖出的胶结圆砾(呈块状)浸水,块体有逐渐崩解的特性。此层在该段均有分布,沉积厚度较大,本次勘察深度内未予揭穿。2、 主线K18+600 K26+100该段沉积的地层由上而下主要为砾砂层、粉土层和圆砾层及个别冲沟地段少量中砂层,具体

7、叙述如下:砾砂此层呈杂色出现,稍密中密状态,岩性主要为沉积岩类的风化破碎物质,层理不明显,极干燥。地表多见有黑灰色未经磨圆的砾石。土质中结晶状和层状灰白色的盐碱成分含量极高,机械挖掘时常见盐碱胶结而成的直径1.01.5m的胶结体,结晶的石膏晶体析出现象也非常明显、普遍。该层在沿线均有分布,此段沉积较厚,勘探深度内未予揭穿。粉土灰色、土黄色,可见有块状的白色盐碱物;干燥,硬塑,中密,干强度高,无光泽,韧性低,手搓具砂感,一般混有块状盐碱结晶体和砂砾;肉眼可见大孔构造,土质因盐碱胶结较为坚硬,手掰难破碎。含少量植物根系和根孔。此层在该段均有分布,埋深0.51.0m,厚度2.0m左右。圆砾灰色,干燥

8、,密实,一般粒径0.54cm,可见最大粒径20cm。骨架颗粒大部分连续接触,机械难于挖掘,井壁直立,无坍塌、掉块现象。砂土质充填,颗粒岩性多为火成岩和变质岩类,多呈亚圆次圆状,胶结严重,无明显层理,局部地段夹有胶结的细砂透镜体。该层盐碱含量较高,井壁上可见明显的白色盐碱结晶物, N63.5重型触探击数值大于20击。将挖出的胶结圆砾(呈块状)浸水,块体有逐渐崩解的特性。埋深02.0m左右,本次勘察未予揭穿。中砂灰色、青灰色,稍湿湿,稍密,颗粒磨圆度较好,多呈亚圆圆状,层内可见有35cm厚薄层粉土相间沉积。该层分布在K25+844K26+100冲沟一带,沉积厚度大于4.0m,本次勘察深度内未予揭穿

9、。3、 主线K26+100 K39+742.2该段沉积的地层主要由圆砾、泥岩及中细砂岩构成。具体叙述如下:圆砾灰色,干燥,密实,可见最大粒径30cm,一般粒径0.54cm。骨架颗粒大部分连续接触,机械难于挖掘,井壁直立,无坍塌、掉块现象。砂土质充填,颗粒岩性多为火成岩和变质岩类,多呈亚圆次圆状,胶结严重,无明显层理,局部地段夹有胶结的细砂透镜体。该层盐碱含量较高,井壁上可见明显的白色盐碱结晶物, N63.5重型触探击数值大于20击。将挖出的胶结圆砾(呈块状)浸水,块体有逐渐崩解的特性。局部地段沉积较厚,勘察时未予揭穿。泥岩青灰色,灰色,稍湿,泥质结构,块状构造,机械可挖掘,呈强风化状态。该层泥

10、岩主要分布在K31+750K31+900、K39+350K39+600两段。中细砂岩红褐色,灰褐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1.0m以上机械可挖掘,呈全风化状态;1.0米以下机械难以挖掘,呈强风化状态。该细砂岩层除在K32+984K33+948、K37+300K39+100段因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大而未见出露外,大部分地段直接裸露于地表。4、 支线K0+000K2+595.2该段沉积的地层主要由圆砾、中细砂岩和局部地段的素填土构成。素填土灰黑色、杂色;干燥;主要由近期东工业场地煤矸石人工堆积所致,密实性极差,多呈松散状态,堆积厚度在8.0m左右,分布在支线K0+734K0+890段。圆砾灰色,干燥稍

11、湿,密实,可见最大粒径30cm,一般粒径0.54cm。骨架颗粒大部分连续接触,除K2+150K2+406段经过冲沟属稍湿、稍密状态机械容易挖掘,其他地段机械难以挖掘,井壁直立,无坍塌、掉块现象。砂土质充填,颗粒岩性多为火成岩和变质岩类,多呈亚圆次圆状,胶结严重,无明显层理,局部地段夹有胶结的细砂透镜体。该层盐碱含量较高,井壁上可见明显的白色盐碱结晶物, N63.5重型触探击数值大于20击。将挖出的胶结圆砾(呈块状)浸水,块体有迅速崩解的特性。该层分布在K0+600K2+595.2地段,出露于地表,除K2+150K2+406段经过冲沟,埋深厚度较大未予揭穿,其余地段厚度均在1.52.5m。中细砂

12、岩灰褐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1.0m以上机械可挖掘,呈全风化状态;1.0米以下机械难以挖掘,呈强风化状态。该细砂岩层埋深较浅,沉积较为连续完整,本次勘察未予揭穿。1.3 水、电、交通、材料施工用水可采用河水或地下水,检验合格后使用。沿线电网发达,可根据需要接入。对于不方便地段,另备4台发电机组。工程沿线部分路段沿环江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对于拟建江堤部分,计划在红线*围内修筑一条施工便道,以便人员、材料、设备进场。沿线附近材料充足,砂、石可从沿线购进,管材、水泥、钢材可从附近城市购进。2 施工部署2.1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本工程工作量大,战线长,穿越障碍物多;部分管线经过原有公路,对施工有一定影

13、响,*地区年有效施工期短,且施工期正缝冬季,对管沟土方施工影响较大。我公司将本工程的施工列入近期工程施工的重点,并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对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进行全面的协调和组织,并配备技术、施工、安全、质量、材料、预算、测量试验等专业负责人对工程的施工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确保工程如期实现合同对业主的承诺。项目人员配置情况见下面组织机构框图和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表(如图1)。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生产调度部质量安全部物资供应部部工程技术部劳资财务部经营预算部检测试验部开挖回填作业队管材运输作业队顶管施工作业队作业队砌筑作业队管材安装作业队 2.2施工管理根据本

14、工程管理的需要,加强本工程项目人员配备,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岗位责任制。项目部管理人员按职定岗,由上到下协同作业,整个工程管理以质量为核心,在保证工期的基础上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做到工期、质量、安全三统一。加强对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确保管理机构的高效运转,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作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加强同业主及本工程监理人员的配合与联系,及时向业主及监理公司提供施工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进行协调解决。2.3劳动力、机械设备计划安排依据本工程施工作业面大、战线长、工期短等特点,我们将对该工程的施工分四个施工段,并按开挖土方、清理管沟、管沟排水、管道基础施工、管道安装、检查井施

15、工、管沟回填等若干分项工程组织平行流水施工。投入技术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若干施工人员和充足精良设备进行该工程的施工,人员配置情况见施工人员配置见下表,机械设备、仪器见机械设备、仪器投入表。序号职务人数备注1项目经理2项目副经理3项目总工4土建工程师5材料工程师6安全工程师7质量工程师8预算工程师9试验工程师10 测量工程师11机械工程师合计项目管理人员一览表3.4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本工程计划于2011年*月*日开工,2011年*月*日全部施工完毕,日历工期*天。本施工计划是在所有征地、拆迁等工作完成,现场具备施工条件情况下考虑的。为保证工程施工总进度,拟将整个工程分成四段,并且确保控制点工期。具体分段及控制点如下:*时间完成*段2.5 施工工艺定位放线管沟土方开挖或工作坑和接受坑施工管道基础施工管道安装检查井施工管道试水管沟回填竣工清理。3. 施工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