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凌河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4328450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锦州市凌河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锦州市凌河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锦州市凌河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锦州市凌河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锦州市凌河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锦州市凌河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锦州市凌河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锦州市凌河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5题;共22分)1. (12分) (2017杭州模拟) 古诗文名句填空。_ , _。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蒹葭采采,_;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_ , _。(文天祥过零丁洋)要毕业了,惊觉时光飞逝, 虽还少不更事的我们,也要做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的少年,要有岳阳楼记中范仲淹那样“_ , _”的胸襟与抱负。杜甫曾写过“孤城早闭门”的佳句,但气势的雄浑不及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 , _。”暑假去大西北旅游,火车路过大戈壁,傍晚时分,看到太阳圆圆的,像个大红灯笼

2、在天边漫漫往下沉,远处的炊烟袅袅上升,一条黄河缓缓流淌,不禁让人想起:_ , _。(请用王维的使至塞上诗句填空)2. (4分) (2016九上桐乡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产生的一种骄傲,更不是(sh)_侈品加身的包装;它是内化于生命的一种(hn)_养:是大庇天下寒士的悲(mn)_情怀,是心灵悦纳万物的纯(cu)_状态。3. (2分) (2017八上云南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B . 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

3、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C . 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尽早做好重建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D . 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4. (2分) (2014鄂州)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B . 博物馆里,有些参观者衣衫不整、高声喧哗、在展厅里吃东西、乱丢垃圾和不文明行为,对博物馆里的其他参观者和展品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C . 我市领导仔细浏览市政府门户网页面,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听取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工作。

4、D . 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不管是临还是摹,也要以与范字“相像”为目标,从“形似”逐渐过渡到“神似”。5. (2分) (2016贵港模拟)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说出承诺并不难,有时只是轻轻的一句话,_ , 有时只是默默的一次握手,但作出承诺的决定却是不易,因为轻轻一句话是用信誉凝写成的铮铮誓言;_;默默一次握手,是用人格定下的切切保证。负起承诺,就负起了不变的真情,就负起了不悔的初衷。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82分)6. (14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言志颜渊、季路侍。子日:“盍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日:“愿

5、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注】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治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起。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侍:古代后辈陪从在尊长者之旁叫作侍。盍:何不。裘:轻暖的皮袄。憾:懊恼。伐:夸耀。施:表白。(1)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盍各言尔志(助词,无义)B . 衣轻裘(名词活用为动词,穿)C . 敝之而无憾(弄坏,使破旧)D . 无施劳(功劳)(2)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 . 愿闻子之志C . 择其善者而从之D . 曲肱而枕之(3) 请

6、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言为心声”,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请结合文中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7. (23分) (2017九上徐州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

7、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出师表)【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诸军军郿,遣张邻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一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

8、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三国志魏书)【注】真: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军:驻扎。迁:升迁,升官。(1)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B .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C .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D . 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躬耕于南阳_先帝不以臣卑鄙_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_司马宣王溯汉水_(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

9、一项是( ) A . 真每征行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 . 帝从其计 从子午道南入C . 当会南郑 会大霖雨三十余日D . 宜遂伐之 宜枉驾顾之(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5) 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动?请依据乙文作答。 (6) 依据选文,分别概括诸葛亮和曹真的特点。 8. (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游司马祠郭军平行走在韩城,庙宇楼阁,行宫故居,历史古迹迹众多,苍松古柏也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耐人寻味,而我总以为它的厚重,源于司马迁。但凡来韩城的人,是绝不会错过游司马祠的

10、。从韩城芝川镇向东,沿着一条宽阔明亮的柏油大道向前走,越过两边民居,眼界豁然一亮,放眼南望,一座高山巍峨耸立,上面翠柏茂松、郁郁葱葱,若隐若伏的祠宇躺在翠柏的环抱之中。走过芝秀古桥,一座高大的砖木牌坊映现眼前,遒劲有力的“汉太史司马祠”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踩着青石铺砌的进山之路,踏上十几个台阶,便是正门,门匾一行隶书“汉太史司马迁祠墓”,字体格调清雅,气息高华。进入大门,青石铺砌的小径,迤逦蛇行,直通山顶。道旁青松挺拔,耸入苍穹,松间的山雀清脆的鸣叫给山上带来一片静谧。登上小坡,眼前顿然开阔,一座宏大的祠堂横亘眼前,走近细瞧,上有“汉草书司马迁格言警句展室”的门匾,房檐周围红漆驳落,参差不齐,显

11、示出风雨沧桑,进入宽敞的展厅内,一座座散发着笔墨清香的石碑赫然入目。环视碑石,兀然林立,但见书体或雄浑奔放,气吞万里,或风行雨散,润色生花,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或悬崖坠石,惊电遗光 , 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行迹,留下了那一份对史圣的留恋和敬仰。回想细构“网罗天下放佚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哪里会想到身后的荣耀和高贵。苍苍莽莽的梁山啊!滔滔不息的黄河啊!孕育了这样一位惊世奇才!走过“高山仰止”的砖木牌坊,极目仰望,巍峨庄严的司马祠卓然屹立于韩奕坡上,松柏环抱,一片苍翠,踩上凹凸不平的石道,沿着千百年来仰慕者攀登

12、的足迹,经“朝神道”踏上攀登祠墓的石级,石级共九十九级,犹如一条长龙,蜿蜒伸入山顶。拾级而上;但觉山势峭拔,眼界开阔,回望身后,但见黄河远去,川源如画。这超越了人世万物,独居一山的巍峨祠堂啊!伫立在时间的年轮里,默默地向人们倾诉着什么?饱经风雨剥蚀的“河山之阳”巍然耸立,过此,再上九个台阶,便是被韩城人民誉为“太史高坟”的司马祠。走进祠堂,但见“祠宇堂堂,坊榜将将”,院中古柏参天,花木竞秀,松间鸟鸣啾啾,一片幽静。“史圣千秋”四个大字赫然入目,两旁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殿中司马迁坐像,长须飘拂,双目炯炯,刚毅凛然,显示出不凡的抱负和胸怀,殿中

13、碑石林立,多是后人对他的缅怀和评价,其中尤以郭沫若的诗评最最佳。诗云:“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铖,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首诗高度评价了司马迁一生的功绩,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墓由青砖镶砌,上嵌有八卦砖雕,据传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墓顶有一株千年古柏,苍劲盘桓。如巨掌撑天,柏上鸣雀跳跃,叫声凄凉,似在叹惋那一段凄美的历史,墓旁也是古柏环绕,浓荫蔽空,在千年古柏的近旁,卓然玉立着、一株青翠的柏树,与这株千年古柏相映成趣。随后,我有幸看到了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撰写的梦碑一文。其文如下:永徽二年九月

14、,余刺同州,夜静坐于西厅。若有若无,犹梦犹醒,见一女子高髫盛妆,泣渭余曰:“妾汉太史司马迁之侍妾也,赵之平原人,姓随名清娱。年十七事迁,因 迁周游名山,携妾至此。会迁有事去京,妾缟居于同,后迁故,妾亦忧伤寻故,葬于长乐亭之西。天帝悯妾未尽天年,遂司此土。代异时移,谁为我知?血食何所?君亦将主其地不揣人神之隔,乞一言铭墓,以垂不朽。余感悟铭之。铭曰:“嗟尔淑女,不世之姿。事彼君子,弗终厥志。百千亿年,血食于斯。”可惜,如此珍贵的碑拓却没有流传,这段凄美的梦碑故事却把人们的神思带到了那悠远的时空,让人们为那位矢志不渝的女子洒一掬同情之泪,更为史公那牺牲许多的悲剧人生而叹惋怜惜。我不由得把那株奇异的柏树与梦碑故事联系起来,莫非是随清娱精诚所至,感而有灵吧?鉴于此,故随行赋诗一首以示纪念:苍苍梁山,郁郁翠柏。史公之祠,高兮传兮。悠悠居水,凄凄嘤鸣。清娱之志,感而有灵。我们一行下山,已是夕阳西下,眺望身后,已是一片苍翠和辉煌。(1) 根据作者的游踪,请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主要景点的名称。正门_“高山仰止“河山之阳” _(2) 文中描写墓顶的千年古柏有什么作用?(3)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