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数学说课稿小学集合七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432843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数学说课稿小学集合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2数学说课稿小学集合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22数学说课稿小学集合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22数学说课稿小学集合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22数学说课稿小学集合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数学说课稿小学集合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数学说课稿小学集合七篇(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数学说课稿小学集合七篇 数学说课稿小学 篇1一、说教材1、说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P13的例1、例2以及相关的课后练习题。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个级的所有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高一级数(万级)的读法,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级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从而理解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二、说教法1、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发现法,老师要适当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数的读法原则,之所以采用这两种教法,是针对学生以前在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懂得了个级数读法而设置的,用原有的经验和方法来解决本课

2、的问题,应该是可行的。2、本课在提问方式上,应多用启发式提问,首先让学生质疑,然后让学生经过自身的经验寻找解决的方法。三、说学法根据我的学生情况,我认为本课的学法,应该是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学生通过观察以及总结来解决问题,在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做太多的讲解,只适时作适当的引导。为什么采用此种方法,主要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个级数读法的经验,移植到本课,用来解决本课问题是很自然的,大多数的学生是可以独立完成的。四、说教学设计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以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步步逼进的特点,我认为本课教学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一)设置问题,巧妙导入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先列举一

3、些比较的大的数,如:北京市的人口一千一百零八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较大的数,然后让学生用口头来描述,学生觉得用原来学的计数单位(个级)很难正确描述这些数据,从而引出新的课题,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导入新课内容。并板书:亿以内数的读法。(三)通过观察,找出规律教师可以这样设计,用计数器演示,个级的各个数位,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学生很快从中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知道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这时为了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可以通学习例1和例2的内容。学习例1,教师出示例题内容:470000、3080000、40500000.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看出以上数所占的数位,可以用计数来帮助,

4、把相应数位相互对齐。学生经过观察可能发现其中的道理,以470000为例,4对应十万位、7对应万位、后面全部是0,学生很快读出这个数,读作47万。用相似的方法来学习其它内容,学生会总结出这些数的读法。(四)加深理解,巧设习题适量完课后的习题,以加深理解,巩固新知。五、说板书例1470000读作:四二七万3080000读作:三百零八万40500000读作:四千零五十万例224600读作:二万四千六百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10030040读作:一千零三万零四十板书简洁,突出重点,列举了亿以内数的各种情况下的读法,对学生对亿以内数的读法有很大的帮助。数学说课稿小学 篇2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

5、数学第八册第P64-66页。(人教版)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想:本课试图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感知建模;类比归纳,验证模型;质疑联想,拓展认识;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归纳概括,完善认识”的探索过程来逐步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

6、参与、合作探究、勇于质疑、大胆表现、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数学”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2.初次感知规律:算一算(3+2)434+242(11+9)112+92205+45(20+4)5【1.计算、两组算式各等于多少?2.比较两组算式相同点和不同点;3.可用什么符号连接?】3.观察、激趣、导入。第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联系实际,探究规律。影幕演

7、示:1.学校购买校服。每件上衣35元,每条裤子25元。买这样3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学生读题,弄清题意。上台演示,合作讨论,研究策略。展示思维过程,探究解题规律。】2.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3.结论: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探究概括规律:1.再一步观察、分析、比较去发现规律。多媒体操作引导a.观察这些等式,等号左边算式有什么特点?多媒体演示b.继续观察,等号右边的算式又是怎样计算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c.这两个积又是怎么得到的?结论: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概括起来,说一说?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

8、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2.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3.逆用乘法分配律、我们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用。那么,乘法分配律有逆运算吗?你会运用吗?敢接受我的考验吗?三.质疑联想,拓展认识。四巩固运用规律。(一)数学医院:判断正误。2(6+5)=26+5-(25+7)4=25474-359+35=35(9+1)=350-(二)连一连:317+517(22+44)30(18+4)6186+462230+44306020+603060(20+30)(3+5)17(三)填一填:(12+40)3=3+

9、315(40+8)=15+157820+2220=(+)206628+6632+6640=(+)(四)做一做:103329932(五)巩固与发展(六)课外发展五.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咱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试试。【多媒体演示】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购置足球和排球各20个,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数学哪些问题?22元25元六.归纳概括,完善认识。请同学们回忆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想想,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数学说课稿小学 篇3一、说教材圆锥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含有曲面围成的最基本的立体图形。由研究长方体、

10、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扩展到研究圆锥的体积的。内容包括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具体运用。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全面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之间的本质联系、提高几何知识掌握水平,为学习初中几何打下基础,同时提高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理解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2、通过动手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是: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二、说教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

11、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操作验证,从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三、说学法本节课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操作、比较、交流、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体验创造获取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迸发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四、说教学流程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

12、点,我以动手操作、观察猜想、实验求证、讨论归纳法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充分利用几何的直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近似圆锥形的沙堆,接着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他们想知道的知识,很多学生都想知道沙堆的体积有多大,从而导出课题“圆锥的体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2、探索实验,得出结论A、动手操作把一个圆柱形木料的上底削成一点,让学生观察削成的圆锥体与原来的圆柱体有什么关系.要求先标出上底的圆心点,不改娈下底面,注意安全。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观察猜想观察、比较圆柱体与圆锥体。突破知识点

13、(1)“等底等高”;让学生猜测圆柱体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关系。突破知识点(2)圆锥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小、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2、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设想求圆锥体积的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讨论,给学生提供了联想和交流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C、实验求证学生动手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1)用天平称圆锥体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木料的质量;(2)把圆锥体浸装有水的圆柱形水槽里量、算出体积;(3)用装沙或装水的方法进行实验。这样的设计,由教师操作演示变学生动手实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演示、交流、讨论,得出圆锥

14、体积的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圆锥体积=底面积高1/3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设想、探索、实验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3、应用结论,解决问题(1)以练习的形式出示例1。例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通过这道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2)基础练习:求下面各圆锥的体积。底面面积是7.8平方米,高是1.8米。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21厘米。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6分米。这道题是培养学生联系旧知灵活计算的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3)出示例2。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6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通过这道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4)操作练习。让学生把实验用的沙子堆成圆锥形沙堆,合作测量计算出它的体积,这道题就地取材,给了学生一个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