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能的性质习题Word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432739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场能的性质习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场能的性质习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场能的性质习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场能的性质习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场能的性质习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场能的性质习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场能的性质习题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1、(2015浙江)如图所示,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把一个质量为0.1kg的小球A悬挂到水平板的MN两点,A上带有Q=3.010-6C的正电荷。两线夹角为120,两线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和。A的正下方0.3m处放有一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B,B与绝缘支架的总质量为0.2kg(重力加速度取g=10m/s2;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AB球可视为点电荷)则( )A支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NB两线上的拉力大小F1= F2=1.9NC将B水平右移,使M、A、B在同一直线上,此时两线上的拉力大小为F1=1.225N, F2=1.0ND

2、将B移到无穷远处,两线上的拉力大小F1= F2=0.866N2、(多选)如图所示,竖直墙面与水平地面均光滑绝缘,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B分别处于竖直墙面和水平地面,且共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若用如图所示方向的水平推力F作用于小球B,则两球静止于如图所示位置,如果将小球B稍向左推过一些,两球重新平衡时的受力情况与原来相比()A推力F将增大B墙面对小球A的弹力减小C地面对小球B的弹力减小D两小球之间的距离增大3、(多选)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绝缘圆筒内有两个带正电小球A、B,A位于筒底靠在左侧壁处,B在右侧筒壁上受到A的斥力作用处于静止,如图所示若A的电荷量保持不变,B由于漏电而下降少许重新平衡,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对筒底的压力不变BB对筒壁的压力变大CA、B间的库仑力变小DA、B间的电势能减小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A,细线与斜面平行。小球A的质量为m、电量为q。小球A的右侧固定放置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B,两球心的高度相同、间距为d。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两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小球A静止在斜面上,则( )A小球A与B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B当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C当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 D当时,斜面对小球A的支持力为05、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

4、a运动到c,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 )11116、如图所示,M、N为两个固定的等量同种正电荷,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的P点放一个静止的负电荷(重力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P到O,可能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B从P到O,可能加速度先变大,再变小,速度越来越大C越过O点后,电势能越来越大,直到速度为零D越过O点后,动能越来越大,直到电势能为零7、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Q两点,MN为PQ连线的中垂线,交PQ于O点,A为MN上的一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由静止释放,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

5、Aq由A向O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q由A向O运动的过程电势能逐渐减小Cq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最大Dq运动到O点时电势能为零8、如图甲所示,Q1、Q2是两个固定的点电荷,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a沿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从a点向上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点电荷一定都带负电,但电量不一定相等B两点电荷一定都带负电,且电量一定相等C试探电荷一直向上运动,直至运动到无穷远处Dt2时刻试探电荷的电势能最大,但加速度不为零9、如图所示,大小可以忽略不计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和B相互排斥,静止时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是和,且,两小球在同一水平线上,由此可知

6、( )AB球受到的库仑力较大,电荷量较大BB球的质量较大CB球受到的拉力较大D两球接触后,再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时,悬线的偏角、仍满足10、如图所示,实线是电场线,一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虚线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其速率-时间图象是选项中的()ABCD11、如图所示,电荷量为Q1、Q2的两个正点电荷分别位于A点和B点,两点相距L在以L为直径的光滑绝缘半圆环上,穿着一个带电小球+q(视为点电荷),在P点平衡若不计小球重力,那么,PA与AB的夹角与Q1、Q2的关系应满足()Atan2= Btan2= Ctan3= Dtan3=12、如图所示,一金属小球,原来不带电,现沿球的直径的延长线放置一均

7、匀带电的细杆MN,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b、c三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a、Eb、Ec,三者相比,则( )A.Ea最大 BEb最大 CEc最大 DEa=Eb=Ec13、.水平面上A、B、C三点固定着三个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放置在O点,OABC恰构成一棱长为L的正四面体,如图所示己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为使小球能静止在O点,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为A. B. C. D.14、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粒子以某速度进入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图中所示的运动轨迹M和N是轨迹上的两点,其中M点在轨迹的最右点不计重力,下列表述正

8、确的是 ( )A粒子在M点的速率最大 B粒子所受电场力沿电场方向C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不变D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势能始终在增加15、如图所示,Q1和Q2是两个电荷量大小相等的点电荷,MN是两电荷的连线,HG是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是垂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两电荷是异种电荷,则OM的中点与ON的中点电势一定相等B若两电荷是异种电荷,则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MN上各点相比是最小的,而与HG上各点相比是最大的C若两电荷是同种电荷,则OM中点与ON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D若两电荷是同种电荷,则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MN上各点相比是最小的,与HG上各点相比是最大的16、虚线a、b、c、d表示匀强电

9、场中的4个等势面。两个带电粒子M、N(重力忽略不计,也不考虑两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平行于等势面的初速度射入电场,运动轨迹分别如图中MPN和NQM所示。已知M是带正电的粒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一定也带正电Ba处的电势高于b处的电势,a处的电场强度大于b处的电场强度C带电粒子N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D带电粒子N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17、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进入一固定的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沿图中实线轨迹从运动到,两点到点电荷Q的距离分别为ra、rb(rarb),不计粒子的重力,则可知( ) A运动粒子带负电 B点的场强大于点的场强 C到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粒子不做功 D到的过程中,粒子动

10、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18、如图所示,A、B是点电荷电场中某条电场线上的两点,EA、EB分别表示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A一定大于EB BEA一定小于EBCEA一定等于EB DEA不一定等于EB19、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个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c的电势最高B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点向Q点运动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小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小20、如图所示,虚线a、b、c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

11、势 面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 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由 此可知()A该电场可能是某个孤立点电荷产生的电场B三个等势面中a等势面的电势最髙C无论质点从P点运动到Q点,还是从Q点运动到P点,质点在Q点时的电势能较小D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是通过电场力做功来实现动能和电势能之间的转化21、电场线如图,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可以判定A. 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B. 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C. 粒子带正电 D. 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22、一个电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

12、点,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图中的一组等距平行实线表示的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差等势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图中的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场强都比b点的场强小B无论图中的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电势都比b点的电势高C无论图中的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小D如果图中的实线是等势面,电子在a点的速率一定大于在b点的速率23、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带电粒予运动的轨迹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运动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增大,它运动到b处时的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可能是()24、如图,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图中AB曲线穿过一匀强电场,a、b、c、d均为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竖直向上 Ba点电势比d点高 C粒子在b等势面处所具有的电势能比d等势面处大D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电场力的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