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制度探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4316768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民自治制度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村民自治制度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村民自治制度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村民自治制度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村民自治制度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民自治制度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民自治制度探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民自治制度探析摘 要:村民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基层农村民主制度, 它已在我国广大农村得到广泛普及。本文从村民自治的概念 出发,谈到村民自治权在中国农村民主化的实现进程中受到 多种因素的阻碍和制约,进而提出了保障村民自治权实现的 对策。村民自治权的实现对于中国民主宪政建设具有重大的 价值。关键词:村民自治 存在问题 制度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制度。中国有 13 亿人口,其中有 8 亿多在农村, 扩大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使村民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当家作主,村民自治作为民 主在农村的实践形式,对中国的民主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 作用。一、村民自治的含义 目前学界关于村民自治的定义

2、,观点不尽相同。何泽中 认为村民自治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方 面的多层次、 多维度的综合性概念, 是一种自治理念性概念、 一种基层制度概念、 一种治理模式概念、 一种活动方式概念 徐勇认为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人民群众自治,即村民通过自 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 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王振耀认为村民自治是一个 或几个自然村的村民,自己组织起来,在基层人民政府的指 导下,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 自我服务,即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而我国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 2 条规定: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 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

3、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 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可见村民自治是 通过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方式达到自我管理、教 育和服务的目的。二、村民自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阶段村民自治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较好较快的 发展,但是其在现实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民主选举方面存在的问题 村民自治中的民主选举主要指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它是 村民自治的基础。村民自治的实现程度的标尺就在于村委会 是否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村委会选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 一,贿选现象普遍。贿选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直接 出钱买,或者是请客吃饭,或者是送东西,我国村民委员 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

4、禁止贿选行为,但是没有对什么事贿 选,出现贿选后怎么处置以及由谁来处置做出明文规定。第 二,人口流动使得选民资格难以确定。村民选举是以农村户 口作为依据的,选民必须是本村村民,但是目前本地人口向 外流动,外地人口向本村流动,农村出现了人口和户口相分 离的现象。流动人口的选举权无法保障(二)民主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村民自治要求村民对本村的公共事务享有直接的决策 权利。这对于充分发扬民主,真正实现村民自治具有极为重 要的意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 召开村民会议,应 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三分 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 数通过。 一方面, 如今

5、的农村社会已经高度分散, 这么高的 人数要求几乎不可能达到。另一方面,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 性不高,只要自己吃饱穿暖,有路可走,就事不关己了。这 种政治冷漠感也是民主决策的一大障碍。(三)民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管理,就是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制度 来规范和约束村民的权利和义务行为,管理村内事务,维持 村内正常秩序。在当下的乡村治理实践中,乡镇政府干预村 务管理,介入村民自治工作的事件时有发生,比如左右村级 选举,直接内定村委会成员等。制度规定的乡镇与农村的指 导-协助关系已近被扭曲为命令 -服从关系。 而且, 村党支部 与村委会关系不和谐,两个村级组织之间呈现党政不分或者 以党代政

6、的局面。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冲突也影响了村民自 治中管理制度的实现。(四)民主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民主监督是村民通过公开和评议等方式监督村委会及 其成员行为的制度。主要呈现为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 等形式。村委会成员对村里的大小事务了解的比较全面透 彻,信息披露的权力也掌握在他们手中,但是有些村干部害 怕削弱权力或暴露问题,不愿公开或者不敢公开,这样就造 成了村干部和村民的信息不对称。不仅如此,村委会成员还 是民主监督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而民主监督的主要渠道就是 对村委会成员进行批评或者建议。如果他们相互包庇,阻塞 言路,村民监督便无从谈起。三、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完善民主选举村民的选举权是村民

7、自治中最基础的权利,如果选举权 得不到有效的实现,那么村民自治则名存实亡。要严厉打击 选举中间不规范的现象,应该将刑法中的破坏选举罪的 范围扩大到村级选举,使村民自治权中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在刑法上得到救济。此外,随着户籍管理制度的宽松,应该 采取就地选举的原则,无需强制户口在本村才可以参与选 举。因为无论是人员流进还是流出,只要是有能力的人当选,可以把本村发展的更好,领导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对当地 的影响最终应该是积极的。(二)完善民主决策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多处提到了村民会议,可见, 村民会议是村民自治系统的议事决策机构。但是该法对村民 会议的召集和主持还有议事程序等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村

8、民委员会组织法应该设立村民会议的机构,明确规定 其权限和职责。如果人数召集不齐,可以采用村民代表会议 的形式。但是对于重大村务事项还是必须召开村民大会,这 样,民主才不会流于形式。此外,村民是村民自治的主体, 广大的村民需要加强文化法制素养,积极参与到农村民主建 设中去,村民自治才会健康发展。(三)完善民主管理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乡镇与农村之间的 关系应该是指导、支持和帮助的关系,而且对村民依法自治 应当不干预,对农村工作进行协。乡镇基层政权应当减少对 村民自治的过多干涉。不仅如此,还要规范村委会和村党支 部的关系,明确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职责。使得村民自治有 法可依,有章可循。或者设置

9、两套班子一套人马,这样可以 解决一山不容二虎的尴尬局面。(四)完善民主监督让村务公开成为信息透明的平台,村民关注的热点、难 点问题,都应该及时公开。而且要加大村务财务公开力度, 因为这些都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应当将相关信息的事前、 事中、事后全过程向村民公开。 而且要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 比如让村委会成员定期接受村民的测评,这样才能保障民主监督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把工作情况向村民代表通报,把各项决议深入到群众中去,加大村民委员会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可以增加村民对村民委 员会的信任度。参考文献:1 何泽中:当代中国村民自治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2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3 王振耀,白益华:乡镇政权与村委会建设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6 年版。作者简介:刘冰净,女,湖北荆门人,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