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压强教学反思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4316500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体的压强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液体的压强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液体的压强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液体的压强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液体的压强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液体的压强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的压强教学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液体的压强教学反思液体的压强教学反思 武汉市第三十二中学 张燕 这是一堂集新课讲解和实验探究教学的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从“教学目标”出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多点开花,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本人认为,这是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一节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科学猜想必须有理论依据 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事实基础上,对未知的事物及规律作出的一种大胆的假设和看法。猜想要以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 在让学生猜想“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猜想可能与“深度”、“高度”、“液体密度”、“液体重力”、“容器形状”、

2、“方向”等因素有关后,应该让学生说明猜想的理由或依据,防止学生进行胡猜瞎说。使他们掌握物理学中“科学猜想”这一常用的科学方法,也培养学生科学猜想的能力。 二、学生探究实验要有效 猜想是一种超前思维,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它的结果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的验证才能确定。 在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猜想之后,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这时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来排除那些可有可无或无关紧要的“猜想”,如:“高度” 、“液体重力”、“容器形状”等,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用主要的精力来探究主要的因素,也就是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尤其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实验中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

3、究的过程,不但可以学到科学知识,练习操作技能,而且能够进一步唤起学生 “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探究实验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老师要加以适当的引导,才能使探究实验更为有效。 三、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可以使课堂教学搞得生动活泼,更为丰富多彩。本节课题引入采用“深水炸弹引爆”的录像片段,可以立即让学生的兴奋点集中起来,为新课引入铺垫了良好的开端。在结束的时候请学生熟悉的蓝猫介绍深水炸弹的工作原理,为本节课的学习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课堂刚开始时,情景设置的导入激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而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明确课

4、堂研究的内容,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其后的课堂教学无论是问题的提出、器材的选择、方案的设计、结论的得出都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重视学生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突出了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实验学科,很多物理现象都要通过实验去呈现、去验证。本节课,物理实验贯穿教学全过程,从液体中是否存在压强到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及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都给每位学生提供探讨用的实验。 六、突出了研究方法的培养 教学中教师利用每次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步骤分明,并结合实验,让学生对转化直观法、转化放大法、控制变量法有

5、所体会。坚持下去,必能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动手操作能力、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能力。 虽然觉得本节课是符合新课程标准,但仍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1、由于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忽视了电脑的电源和音响问题,导致课件中的三个视频声音过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电脑的中途断电,从某种程度上打乱了课堂节奏,耽误了一定的时间。 2、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应给学生再多一点时间,充分让学生进行展示。 3、讲述过程中语速过快,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造成了他们跟不上节奏而放弃听讲的念头。 4、在有些环节中我的语言不够简练,浪费了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时间超过规定要求。 5、课前学情估计不足,导致课堂上对于部分学

6、生的不配合流露出不满的情绪,没有积极调动所有学生,这也是我教学经验不成熟的表现。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更贴近的感知水平出发,设计更合理的教学环节,在教授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自主高效,多维互动”的开放式创新性课堂教学体系;删去无效课堂环节,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因材施教;使师生的合作学习活动更默契。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创设更感兴趣的情景,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例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再利用所学知识从物理走向社会。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思维的发散,使之学习、掌握、应用多种科学探究方法,做到“授之一渔胜过授之一鱼”

7、;在学生的探究实验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指导,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轻松气氛中学习;注意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课堂效益。 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而且没有上过这个这部分的我来说,此次比赛最大的收获是在准备过程中的学习和提高。此次比赛开始报名到最后比赛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和同仁及兄弟学校老师的大力支持。由于没有完整的上过初中物理的全部教学体系,我并没有打算参加此次的比赛,觉得自己不够能力也没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为此蔡校长多次找我谈心,帮我放下了为了名次而参赛的包袱,把这次的比赛当成是一次锻炼和学习,能够在过程中提高自己就是最大的收获。课题确定后,更是得到同学科老师的大力支持,为了能够确

8、保我有试讲时间,张校长和汪启胜在帮徐玲代课课时繁重的情况下,调整教学安排,为我的试讲提供知识铺垫。徐玲老师更是在自己本身要参加全国比赛的百忙之中抽时间帮我理清知识体系,在天津比赛时也多次发回短信询问准备情况,从天津回武汉一下火车就打电话询问我试讲的安排,试讲后更是帮我打磨细节,雕琢语言。初三年级的吴爱华老师和陈瑶老师在易国新老师和罗耿华陪徐玲参加全国比赛期间帮我集体备课,确定基本课堂流程。每次试讲我们全组的老师都是集体参与,帮我评课改课。物理实验员王才华帮我准备实验器材也是尽心尽力,连准备过程中把手弄伤都没有察觉,为我课堂教学的实验环节提供了坚强的支持,学校后勤也是全力配合,在器材不够的情况下

9、紧急请购,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就想办法用其他材料替换,课前也帮我把所以相关器材运送的制定场地。比赛当天,学校领导也相当重视,蔡校长在学校本身就是英语赛场事情较多,自身下午又有两个课的间隙,到比赛场地为我打气,帮我放松心态,张校长、刘超主任、樊静主任也是自己下午有课的情况下挤时间将我送到比赛场地,帮我摆放器材。除了我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以外,还得到了钟家村中学高崚老师的许多帮助,作为物理学科的老大哥,他没有学校竞争的芥蒂,跟我说课,帮我弄清楚了整个内容的重点,难点及相应的实施策略,还将他多年的教学过程的一些有用经验毫无保留的悉心传授。正是有这样一大帮热心支持和关心我的领导们和学科前辈们的帮助,才使得我有信心走上赛场,完成这么一节自认为优点与不足共存的一节课。这一次的经历也让我对以后的教学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无论是比赛课还是常规课,课堂上真正的主角都是学生,教学生之所需,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我们需要随时思考的并改进的。借用伟大诗人屈原的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