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球化战略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4316290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全球化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企业全球化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企业全球化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企业全球化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企业全球化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全球化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全球化战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化和全球化是当今的热点话题,看一看广告的主题、连环画杂志,还有商业印刷品,无不充满了国际化成功案例的报道。在最近的一次麦肯锡调查中,4/5的被调查者认为全球化是当前一个紧迫的问题。在17701992年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从3300亿美元增长到约38万亿美元,同时不同民族间的需求和文化正日趋同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世界各地以相同的方式销售相同的产品。比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崛起的日本企业以及吉列公司就是这种策略的典型代表。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尽管管理界把目光从国际化更多地转向了企业重构,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化又卷土重来。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这一浪潮的到来。那些没

2、有利用这一新机会的公司,被认为是犯了一个战略上的错误。尽管如此,一些研究报告也开始发出警报,对国际化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质疑,反对千篇一律的国际化。的确,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从国际化中取得了成功,一些公司已经因为国际化而陷入了困境。比如巴林银行因扩张亚洲市场而引发了巨大的亏损,并最终导致其破产,他们的大范围扩张被证明是失去了控制;当柯达进入日本试图反击富士时,由于日本的商品分销配送习惯很难改变而困难重重;盛世( )公司则没有设法从国际化中获得足够的协作。事实同时证明,20世纪80年代的媒介服务业比他们原先所预想的要更加本地化。企业实行国际化的原因一些成功的企业用一些口号来证明其实施国际化的正确性,

3、比如“我的消费者正走向全球”、“我们的竞争者已经在做了”、“在我们的全球商业体系中,只有几个大公司才能生存”或者“我们已经渗透了国内市场,除了进军国际市场别无选择”。但是,通过研究发现,那些最初用这些动机来证明它们的国际化行为但却最终失败的公司名单,可以和成功的公司名单一样长。实际上企业进行国际化的理由是十分充分的,并且不止一个,关键问题是在走向国际化后,企业是否能最大化地增加自身的商业价值。对于一些企业国际化也许具有一定的商业意义,但对其他企业则完全不是这样。为了把合理的原因和不合理的分开,我们设计了一个框架,标出了三种国际化的好处,即成本优势、网络利益和学习机会,如图1所示。图1 企业国际

4、化的动机框架(锥形学习框架)成本优势1规模经济( )成本优势的一个典型表现是规模经济。企业在扩大经营规模后,其单位产品的成本就会降低。在国内市场,如果企业做不到以最低单位成本进行规模生产,并且没有诸如产品口味差异或管制等障碍的话,它们就可以考虑进行国际化运作。以欧洲的轿车生产为例,当今的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一个厂商只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生产经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规模经济并不是无限制的,只有适度的规模才是经济的!2生产能力的利用( )优化生产力利用系数表面看起来与规模经济相似,但是二者的概念是不同的。生产力利用意味着所有已发生的固定成本都得到使用。如果一个生产单元一天可以生产5000只瓶子

5、,而它只生产了3000只,则它的生产能力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但是企业对于没有生产的那2000只瓶子的固定成本还是要进行支付。所以通过国际化,企业可以为余下的2000只瓶子找到一个市场,从而提高其成本优势。3接近生产要素( )早年的企业经常通过进行国际化来获得更好或更便宜的生产要素。在今天的石油和天然气部门,这一点仍然很重要。只要我们看看那些西方石油公司就会知道,他们之所以蜂拥到前苏联各共和国地区,就是为了获得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合同。廉价的劳动力是另一个生产要素,廉价的劳动力因为不能流动,由此成为国际化的另外一个原因。西方的公司把它们的鱼和虾运到亚洲进行清洗,再运回西方销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6、4学习曲线( )微观经济学家也强调了学习曲线现象。从学习曲线(如下图2)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企业产量增加,并在技术上和系统运作中变得更富有经验时,企业就可以更有成效地降低成本。由于企业进行国际化的目的就是要增加企业的产量,因此,它将使企业在学习曲线上更快地向下方移动。图2 学习曲线( )5推行专有技能( )通过国际化,一个企业还可能轻易地推广它的技能和各种资源。如果一个公司成功地在国外复制一个现成的体系,那就意味着它投入到该体系的资本可以通过设立多个点而抵消。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麦当劳和美体小铺( ),他们都成功地推广了他们的商业体系。此外,与其他的成本优势不同,企业专有技能的推广在服务业会更为典

7、型,而不是在制造业。网络利益网络利益必须在有顾客的地方才能起作用。与成本优势不同,网络利益主要影响企业的收益。在一些行业中,国际化的确是企业实现价值的关键。以美国的快递公司为例,其关键的成功因素之一就在于它的国际化网络。对于一个旅行者来说,拥有一张可以在世界各地通用的美国运通信用卡,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个例子是国际酒店连锁,商业人士喜欢在不同的目的地找同一家知名的酒店,因为他们知道知名酒店代表了什么。通过国际化,酒店的客户搜寻成本降低了。同样的理由也适用于美国新闻网络()国际台,他们需要在全世界建立收视网络,因为他们的目标受众是国际的旅行商人。学习机会学习机会的好处也许是在国际化带来的利益中最

8、难以量化的。国际化迫使企业在各个不同的国家和商业环境中参与更多的企业竞争,从中企业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全部商业活动中,他们可能因此变得更加强大。此外他们还学会了在不同的环境下勇于与其他企业竞争,而不是躲避他们。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顾客的反馈迫使他们迅速反应,并与之相协调。他们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和竞争者呆在一起。上述框架可以帮助人们用一种系统的方法来评估国际化的优势。这个框架并不特别严密,但却可以作为一种工具。在某些情况下,全球化带来的所有好处你很难把它全部都追求到,你应当相应地调整你的组织去适应,优先考虑应该先追求哪些好处,可能有助于你避免错过所有的好处,获取

9、最有效的机会利益。锥形学习框架中的比利时动力集团比利时动力集团是一个大公司,它是一个在国际商业出版物中被引用最多的一家比利时公用产业类公司。在现任总裁博得森先生于1989年接管它之前,比利时动力集团是比利时控股集团公司中除了天然气和电力之外最大的公司,其商业活动十分广泛。该集团在当时已经有95年的历史,年营业额将近9亿美元,但基本上是一个完全的国内集团公司,发展十分缓慢。正是发展的缓慢促使公司管理层下决心进行国际化的根本原因,因为除此以外公司似乎别无出路。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该公司已发展成世界上第三大独立电力生产商。为了把比利时动力集团的例子放到我们的分析框架中,我们首先要了解电力行业的基本

10、知识。电力行业的传统运行模式包括三个方面:发电、传输和配送。传输是指把生产出的电能从电厂传到各个变压器或变电所;配送是指通过当地变压器把电流传送到终端消费者。1成本优势从生产角度而言,比利时动力集团属于垄断性的电力生产商,所以在制定计划、安排生产能力并实现规模经济等方面并不难。电力需求的波动主要是由于整体经济周期的波动和天气的变化引起的。虽然电力是无法储存起来以后再使用的,但是在需求可以预测的情况下,电力生产商就有机会卖出多余的产品。在传输和配送中,公司是可以获得成本优势的通过网络多配送一千瓦电的成本相当低但电网必须架在适当的地方。所以,成本优势在技术和理论上是可以获得的,但首先似乎应是在国内

11、或通过国际化在邻近国家做到这一点,而比利时动力集团并不是这样做的,他们选择在一些像阿曼、智利和哈萨克斯坦的地区迈出国际化的步伐却依然遵循了成本优势的原则。2网络利益及学习机会目前我们还难以衡量比利时动力集团的网络利益,主要原因在于虽然少数大企业有许多不同的供电点横跨整个欧洲,理论上消费者可以在这些大公司购买电和天然气,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国家都用他们固有的方法来组织电力和天然气部门,也就是说每个国家在电力供应上还处于政府的垄断!所以,综上所述,尽管成本优势和网络利益在理论上都存在,但因为管制的存在,获得成本优势和网络利益是很困难的。那么,那比利时动力集团的国际化进程是如何成为今天为人

12、所称道的成功故事呢?博得森采用了机会主义的国际化方式,比利时动力集团并没有为它的国际化制定一个精明的计划,相反,它在各种机会间跳来跳去,从而使自己暴露在开放的市场中,暴露给那些已经在自由化的国家,如智利和阿根廷电力市场中的竞争者。在这个过程中,比利时动力集团自身从一个传统的垄断厂商发展成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电力企业之一,这使他们得以在锥形学习框架中的学习轴上移动得更高。回到1989年,人们可能会纳闷,比利时动力集团通过国际化可以赢得什么呢?最初,他们并没有为他们的国际化项目预先设立评估标准,而且不得不加大投入生产出比在国内经营时更多的电力来提高获利能力,但是他们却在管理多样化的市场结构方面获得了

13、专业知识,因此,学习就成了他们在国际化中所获得的主要利益。这最终使他们变成一个更强大、更富竞争力的集团。以上就是比利时动力集团在锥形学习框架中的情形。不同层次上的锥形学习框架分析1行业层次如果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国际化是有利的话,那么这些利益可能迟早迫使该行业的所有公司进行国际化经营,因为那时国际化已变成某种“标准化惯例”。在这里,飞机制造业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行业层次的分析将揭示行业所创造的价值总额,它是成本、网络和学习效益的结果。所以当你注意到在你所在的行业中出现国际化的尝试时,你至少应该感到担心,它也许表明你的企业已经错过了或正在错过这艘船。2公司层次在公司层次的分析中,我们经常要关注国内

14、同行业竞争对手和国外的竞争对手。在分析中我们常会遇到下面一些误区,并以此来作为走向国际化的理由,这是一定要避免的!我们的竞争者已经在做了问题的实质是为什么“竞争者正在做”呢?如果你的竞争者是由于行业的原因进行国际化,那么可能在事实上表明,你的企业行动过于迟缓,没有看到行业的国际化利益。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是由于一些公司的特别利益而进行国际化的,那你就没有理由立即跟进,可能在国内发展会更好。国外的竞争对手正在进入国内市场这可能是你向竞争对手的国内市场发动进攻的一个正确的理由,只是你的企业必须明白,这样做能够带来什么好处,而不要本着“以牙还牙”的冲动去进行不必要的冒险。虽然你的竞争对手可以抢走你的市场

15、份额,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同样去抢他的市场份额。也许这只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表明你的国内市场出现了问题,而不表明你手握着一张到国外去的邀请函。企业应该了解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国内市场变小,是因为他们没有设法扩大国内的市场份额吗?是市场不够成熟吗?还是根本就是没有竞争力的一种托词?如果你无法在一个已经熟悉的地方提高地位,那么你凭什么认为你可以在一个陌生的新的国际市场中做到这一点呢?一厢情愿地谋求发展和进行国际化是很危险的,它需要具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拥有一个强大的竞争优势。3价值链层次价值链是表示企业一系列不同增值活动的一个著名的分析工具,企业价值链包括从研发开始,经过采购、生产和市场营销,一直到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如图3所示。图3 企业的价值链分析通过分析企业的价值链,我们可以明确在这些活动中每一个活动潜在的国际化利益。例如,可能有一些成本优势的好处存在于上游的活动中,如研发和生产;而学习和网络利益则可能存在于下游的活动中,如分销和售后服务。此外,我们还要强调用一种动态的眼光来看这个框架。所以问题不仅在于今天哪些环节具有成本优势?而且还要考虑5年后又将是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