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作业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4315865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药物化学作业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天然药物化学作业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天然药物化学作业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天然药物化学作业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天然药物化学作业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药物化学作业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药物化学作业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有效成分是指:A需要提纯的成分 B含量高的成分C具有某种生物活性成分 D无副作用的成分下列溶剂中溶解化学成分范围最广的溶剂是:A水 B乙醇 C乙醚 D苯 下列溶剂亲脂性最强的是: A、Et2O B、CHCl3 C、C6H6 D、EtOAc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A、 Et2O B、 EtOAc C、 CHCl3 D、MeOH煎煮法不宜使用的器皿是:A不锈钢 B铁器 C搪瓷 D陶器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水提取液中多糖蛋白质等杂质时,应使乙醇浓度达到:A50%以上 B60%以上 C70%以上 D80%以上最难以水解的甙类是:AO-甙 BS-甙 CN-甙 DC-甙香豆素的基本母核:A、苯骈-吡喃

2、酮 B、色原酮 C、苯骈-吡喃酮D、苯骈-呋喃酮 总游离蒽醌的醚溶液,用冷5%Na2CO3水溶液萃取可得到:A带1个-OH蒽醌 B有1个-羟基蒽醌 C有2个-OH蒽醌D1,8-二羟基蒽醌组成黄酮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A3C6C3CB6C6C6CC6C3CD6C3C6C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A结构中有酚羟基 B结构中有邻二酚羟基C分子中存在交叉共轭体系 D结构中有色原酮 下列黄酮类化合物水溶性最大的是:D 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B 四氢硼钠试剂反应是用于鉴别;A二氢黄酮(醇) B查耳酮 C黄酮醇 D花色素某总黄酮含有下列化合物,若将总黄酮溶于有机溶剂后,依次用 5%、1%

3、NaOH水溶液萃取,先后萃取出化合物的顺序为:A、 B、 C、D、 含皂甙为主要成分的中草药材,一般不宜制成注射剂,其原因:A刺激性 B有泡沫 C难溶解 D溶血性甾体皂甙的水溶液分装入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盐酸使pH=1,另一支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其pH=13,振摇产生泡沫,可能的结果为:A两管泡沫高度相同 B碱管泡沫高于酸管C酸管泡沫高于碱管 D碱管产生泡沫,酸管无泡沫三萜皂甙的水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盐酸,使pH=1,另一支试管加入氢氧化钠,使pH=13,振摇产生泡沫,可能结果是:A两管泡沫高度相同 B碱管泡沫高于酸管C酸管泡沫高于碱管 D碱管产生泡沫,酸管无泡沫下列成

4、分的水溶液,经振摇后能产生肥皂样的泡沫的是:A生物碱 B黄酮类 C皂甙类 D强心甙某生物碱pKa为10.5属于:A强碱性 B中等碱性 C弱碱性 D极弱碱性具有何种结构生物碱碱性最强:A季铵类 B芳氮杂环 C芳氨类 D酰胺类 此化合物是:A莨菪碱 B东莨菪碱 C樟柳碱 D山莨菪碱 此化合物结构是: A莨菪碱 B小檗碱 C苦参碱 D粉防已碱判断正误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时,提取时间越长,提取出有效成分越多香豆素的基本母核是苯骈-吡喃酮。蒽醌类化合物既有酸性,又具碱性。利用pH梯度萃取法从含总游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分离不同酸性的蒽醌,应采用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区别黄酮与黄酮醇可用四氢硼钠试剂黄酮醇反应呈红

5、紫色。凡具有酚羟基的黄酮化合物,都可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而呈色。皂甙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作用,多数皂甙水溶液振摇后产生持久性泡沫。大多数皂甙具有溶血作用,所以皂甙一般不能制备注射剂。小檗碱为季铵类生物碱,易溶于水。问答题溶剂选择应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根据溶剂的极性与被提取成分的性质及共存的其它成分的性质来考虑。同时要注意到溶剂易回收、安全、低毒、价廉等因素。简述铅盐沉淀法的工艺流程。 将沉淀、(分别悬于水或稀醇中)和溶液三部分,分别进行脱铅处理,再进一步分离。某药材含有下列蒽醌及葡萄糖甙,若用下述工艺路线提取,请回答:1.工艺流程中、步骤的目的:2.、括号内可能出现哪些成分:至无醇味的目的

6、是使乙醚萃取分离效果较佳。用乙醚萃取是分离出游离蒽醌,而甙留在水中。用5% NaHCO3,目的是分离含COOH的蒽醌。5% Na2CO3目的是分离出含-OH蒽醌。5%NaOH目的是分离出-羟基蒽醌。为蒽醌甙;是A;是C;是BD。虎杖中含有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请用95乙醇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再用pH梯度萃取法进行分离。写出其工艺流程用简便方法分离下述化合物某挥发油中含有以下五种成分,试设计其分离流程。 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甲型强心甙(A)乙型强心甙(B)加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A:紫红色B:(-)反应如何利用化学方法区别甾体皂甙和三萜皂甙氯仿-浓硫反应:甾体皂甙在颜色变

7、化中最后出现绿色,三萜皂甙不出现绿色反应。与三氯醋酸反应:甾体皂甙加热至60即发生颜色变化,三萜皂甙加热至100,才能显色。如何分离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加入草酸溶液使其生成草酸盐,适当浓缩结晶(草酸麻黄素),母液(草酸伪麻黄素,然后分别加氯化钙置换成盐(盐酸麻黄素,盐酸伪麻黄素)。离子交换树脂法:麻黄素先洗脱,伪麻黄素后洗脱。利用四谱数据来确定化合物结构。UV谱、IR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各提供了什么信息名词解释Molish试剂反应即-萘酚试剂反应,指糖或甙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形成糠醛衍生物与-萘酚缩合而生成紫色缩合物。Emerson反应4-氨基安替匹林在铁氰化钾溶液中,可与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生成红色缩

8、合物,此反应常鉴定香豆素C6位上有无取代基。Gibbs试剂反应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可与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缩合,生成蓝色化合物,用于鉴定香豆素C6位上有无取代基。茜草素型蒽醌指羟基取代基分布在一侧苯环上的蒽醌。大黄素型蒽醌指羟基取代基分布在两侧苯环上的蒽醌。Borntragers反应即碱液显色反应,指羟基蒽醌及其甙遇碱液显红或紫红色。盐酸-镁粉反应多数黄酮类化合物的醇溶液中加入少许镁粉振摇,再滴加浓盐酸即出现红色,是检验黄酮类化合物的一个特征反应。萜类是概括所有异戊二烯的聚合物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的总称。环烯醚萜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分子中带有环烯醚键,属单萜衍生物。强心甙是存在于植物中

9、的一类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甙类物质。Legal反应以亚硝酰铁氰化钠为试剂,作用于C17侧链不饱和五元不饱和内酯等具有活性亚甲基结构的显色反应。生物碱指一类含氮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多具有复杂的环状结构,且氮原子结合在环内,呈碱性,能与酸成盐。一般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基峰在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一个峰称基峰。填空甙类又称配糖体,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的端基碳原子与非糖类物质连接而成的化合物。非糖部分称为(甙元)或(配糖基),其连接的键称为(甙键)。香豆素具有(苯骈-吡喃酮)的基本母核。结构上可看成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化合物。醌类化合物主要有(苯醌),(萘醌),(菲醌),(蒽醌)四种类

10、型。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是(2苯基色原酮)。现则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联结,具有(6C-3C-6C)基本骨架的一系列化合物盐酸镁粉反应是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黄酮还原后呈(橙黄微红)色;黄酮醇、二氢黄酮(醇)还原后呈(红紫红)色;(异黄酮)和(查耳酮)不呈色。(四氢硼钠(钾)试剂反应是二氢黄酮(醇)类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试剂,反应后呈(红紫红)色,可用于与其它黄酮类区别萜类的主要分类法是根据分子中包含(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进行分类。单萜由(10)个碳组成,即含(两个异戊二烯)单位;倍半萜由(15)个碳组成;二萜由(20)个碳组成,依此类推。同时根据萜分子中碳环的有无

11、和数目多少,进一步将各类萜分为(开链萜)、(单环萜)、(双环萜)、(叁环萜)等。 挥发油又称(精油),是植物体内一类具有(芳香气味),在常温下能(挥散的)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天然存在的甾体成分都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的母核,母核结构中含有(四)个环,在(C3)、(C10)、(C13)(C17)位各有一个侧链。三萜皂甙的甙元由(26)个碳原子组成,根据其结构,可分为:(五环三萜)和(四环三萜)两大类。; 按化学结构分类,通常生物碱分为(有机胺类)、(杂环衍生物类)、(萜类生物碱)、(甾体生物碱)等四大类。强心甙元可分为两类。一类C17位上连接(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另一类C17位上连接(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前者称为(甲)型强心甙元;后者称为(乙)型强心甙元。目前常用的波谱分析法有(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四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