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院信息化建设建议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4314616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3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医院信息化建设建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数字化医院信息化建设建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数字化医院信息化建设建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数字化医院信息化建设建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数字化医院信息化建设建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化医院信息化建设建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医院信息化建设建议方案(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1 工程背景1.1 数字化医院建设分析人类进人21世纪后,传统的医疗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飞速开展。数字化医院作为一种全新的医院管理模式与理念,通过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和效率,促使医疗服务从形式到内容上发生构造性变化,进而到达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数字化医院是由医院建筑智能化、数字化医疗设备、医院信息系统有机结合而成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医院运营体系。在新一轮的医院变革历程中,数字化已被明确定位为变革的重要环节。而信息化技术与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开展,也为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根基。越来越多的医院正致力于楼宇智能化与业务数字

2、化的建设,以期改进就医环境、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整合资源,提升患者满意度,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化服务型“医疗中心转变。数字化医院建设正越来越成为增强医院竞争力与创新力的关键行为,医院信息化应用与建筑智能化的逐步融合必将成为医院,尤其是大中型医院业务开展前进的有效驱动力。数字化医院的规划与建设包括了智能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影像、设备集成、电子医疗、临床应用、生物信息化、远程医学、辅助医疗等多个学科体系,其建设根基是适应信息化开展要求的数字化医院整体规划下的楼宇建筑智能化,在智能化的根基上建设医院信息系统,支撑医院的正常运作,以期不断创新优化医疗流程和模式,提升医院服务品牌。数字化医院

3、的技术核心是智能化与信息化的集成融合,它将改变目前医院智能化楼宇与信息化独立建设、各自为政的局面,信息系统在兼顾医院业务的同时,也将充分整合楼控、安保、电力、暖通、消防等系统,集成优化系统资源,提高医院各系统的协同能力。其特点是“四化 :建筑智能化、流程数字化、管理标准化、信息集成化。确立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着力构建数字化医院的跨越式开展战略目标,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能医院整体效能的最大化。信息化建设也为医院跨越式开展提供了根基,为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平台,为改革创新提供了手段,为医院腾飞插上了翅膀。所以,我们也把数字化医院建设称作为信息化医院建设。1.2 新医改政策对医院信息化的要求1医改中

4、关于卫生信息化的总体要求新医改对卫生信息化的目标是建设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提出要统一、高效、互联互通的目标。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设居民安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2新医改下,医院信息化新需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变革带来区域化和集团化的趋势。医院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个医院,将成为一个医疗服务体呈现出区域化、集团化的开展趋势。35年内,这个趋势将成为现实。既然是区域化和集团化,这里面就有

5、区域医疗资源的整合,就会有城市医院和社区的合作,城市支援农村。要求医院既要考虑自身的信息化,而又不能单独考虑本院,要考虑一个集团,考虑一个区域,眼光要扩大。医院面临很多管理部门,管理部门的变革也会带来外部需求的复杂化和多元化。以医疗保险为例,医保部门提出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的口号,带来的审核就日益严格。同时药品管理部门,包括 基本药品目录的实施里面有非常重要的一条,要加强药品使用的监测,将对医院药品的使用情况进展更加严格的监管。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成立以后,非常强调要通过信息系统来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要开展绩效考核,开展管理评价,势必对医院信息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医院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带来管

6、理的精细化、标准化。更加注重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系统与物资采购系统成为热点;更加注重提高效率,优化流程,客户服务系统,和临床路径应用。3医院信息化顺应策略架构方面,原来医院内部的模块是紧耦合的,从数据库到数据库有很多的接口。现在面临外部这么多复杂的变化,而且同时面临着区域化的前提,基于外部信息,区域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基于管理要求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要求我们的架构必须松耦合,并建设一个整合平台。标准方面更加注重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原来可能是一家医院埋头做自己的系统,可能对标准不是非常重要。现在要考虑区域,要考虑很多外部的管理要求,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更加注重标准化,不能只考虑自己医院的建设。应用方面,从

7、医院来说要加强成本核算系统和物资采购系统,这是经济的命脉。再就是以临床路径为导向的电子病历,这是必然的趋势。1.3 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痛在医院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受经历缺乏、技术更新、医疗政策调整、经营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暴露出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l 由于医院信息化建设初期的不成熟和历史的原因,许多医院信息化建设缺少总体规划和统一标准,导致医院的诸多系统由不同厂商的产品和服务构成,进而出现了“信息孤岛的现象。l 医院的决策者、业务科室和患者对医院的管理、业务和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需求,对在用系统的扩展能力和适应性提出新的挑战,针对系统的更新和改造,带来了原系统的资源保

8、护和再利用等问题。l 外部环境的改变,使医院与分院、门诊部、卫生主管部门、医疗保险保管理部门、社区卫生之间的协同及信息交换需求越来越频繁,而原系统却无法适应变革需要。1.4 国内医院信息化未来开展趋势在新医改和市场化的影响下,医院开场专注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业务运营效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以提高医院竞争力。坚持社会效益为第一位;通过提高社会效益来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提高经济效益,增进经济实力,扩大再生产和开展医学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这已成为医院生存与开展的战略问题。医院在信息化开展中要关注以下内容:1. 临床信息化建设仍是重要任务,以病人为中心、临床为核心,更多专注于改善

9、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护质量、提高医学治疗的效率和水平,方便病人就诊。另外,医院信息化的深入将带动医疗管理模式的转变:l 静态管理动态管理;l 终末管理环节管理;l 手工管理自动管理。2. 为了更好的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应加大医院信息化在医疗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管理层面的深度和广度,为医院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的、有效的技术支撑,同时在医院内部加强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提高医院竞争力。3. 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能够更好适应未来医院信息化开展需要,信息技术最好选择当前主流技术,同时系统设计应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安全性、易用性等特性,使其符合医院的业务需求改变、流程

10、优化等需要。4. 医院信息化向着集成化方向开展,在医院内部实现临床、检查、检验等信息集成,同时与疫情上报系统、银行、医保等外部系统间的集成,实现病人信息的快速传输和高度共享。5. 医院信息化开场关注安全问题,医院信息系统的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是头等大事。6. 医院信息化开展需要统一的标准标准的支持,国家卫生部2002年4月最新版?医院信息系统 基本功能标准? ,还应考虑HL7、DICOM3、SNOMED、XML、ICD-10、医院 基本数据集等相关标准。7. 与实力强的供应商寻求全面的合作,为医院信息化可持续开展打下坚实的根基。2 数字化医院工程理解2.1 建设目标、原那么及内容2.1

11、.1 全力打造服务型“医疗中心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建设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用最新的最先进的IT技术对全院的信息资源(人、财、物、医疗信息)进展全面的数字化,优化和整合医院内外相关资源为临床及管理服务,提供先进的,便捷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建设区域的安康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本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院的整体经营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医院的同质化管理,打造现代化的数字医院。将医院打造成南疆乃至全疆的典型化数字医院和“医疗中心,具体实现以下目标:1. 人性化:医院信息化建设应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那么,在系统的每个细节设置都应表达人文关心,考虑如何设置才能更加的方便患者,方便业务人员,更加

12、人性化。2. 集成化:医院信息化建设是由众多不同的系统组建而成,但这些系统必须进展统一的集成,不能出现信息孤岛现象。3. 智能化: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应突出智能的特点,减少人工环节,增强自动化的程度,增加辅助支持的功能。4. 无纸化: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通过电子处方、电子病历、电子申请单、电子报告、电子办公、综合统计分析等应用建设使医院各级业务操作逐步走向无纸化。5. 无胶片化: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通过实施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建设医院放射科数字阅片中心和诊断工作站,临床中心数字阅片室,医生影像浏览工作站等实现全院无胶片化临床模式和管理模式。6. 无线网络化: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通过建设无线网络,使用笔记

13、本、平板电脑、PDA、无线病情跟踪器等无线设备实现医生护士查房,库房管理,病人病情跟踪等等,不受空间限制。2.1.2 通过信息化建设“同质化管理医院1、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医院信息化后,可大幅度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轻各类事务性工作靠手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同时简化了患者的诊疗过程,优化就诊环境,改变通常“排队长、等候久、秩序乱的局面,减少病人就医时冗长的无效等待时间。目前多数医院就诊必须经过挂号、等病历、划价、收费、取药或治疗等一系列过程。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另外资料准确度的提高使医院在财务、划价、下医嘱等环节人为造成的错误率

14、降为零,使医务工作人员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服务于病人,保证病人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医院创造了经济效益。2、深入挖掘数据,消除信息孤岛。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能对数据进展有效整合与挖掘,通过建设统一的标准,减少数据的冗余采集与存储,通过标准化与标准化建设,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交换与共享,彻底消除信息孤岛的存在。3、有效地缓解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无纸化、看病和病历资料的网络传输探索,减少了医院的成本和病人的看病费用,特别是医学图像的网络传输,取消了实物的胶片,可减少约60%的成本,给病人带来较大的优惠和无需携带大型病历资料的方便,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有效利用信息,增加管理手段。

15、医疗卫生管理事业的改革与开展,离不开管理手段的改变与提高。信息技术的高速开展,正在逐步改变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模式,使管理工作由传统的经历型、粗放式管理,向现代化的知识型、集约式方向转变。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的现代化,正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大量获取医疗卫生日常业务工作中的重要数据,同时通过对这些海量数据进展有效整合,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挖掘其中新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展综合分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各级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5、优化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减少或优化一些业务流程,到达减少工作环节、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办事效率的

16、目的。如数字化医院可以减少人工划价的收费环节,病人支付医疗费用可以通过直接刷卡或者网上支付,既方便了病人的就医,又可以减少医院的收费人员,到达减员增效的目的。又如对药品等消耗材料的管理,如果通过手工的方法,就难以做到日清月结式的及时管理。采用计算机管理,并与医生工作站与收费处等连接起来,就能对每天的药品进销存情况进展动态管理,既可以减少药品的流失,又可以减低药品根基库存量,还可以防止因药品的失效而造成的损失。6、扩展应用,加强信息服务。通过对医疗信息应用系统的整合与扩展,可以为医务工作者、为市民、为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医疗卫生技术是一门应用学科,需要医务人员的不断经历积累。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