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一王昌龄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4314318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军行一王昌龄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军行一王昌龄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军行一王昌龄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军行一王昌龄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军行一王昌龄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军行一王昌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军行一王昌龄(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王昌龄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从军行一王昌龄本文是关于 王昌龄的文学文章 ,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从军行一 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小编整理的古诗内容,供参考!从军行七首【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注释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独上:一作“独坐”。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翻译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 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

2、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赏析组诗第一首,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文学分享有关王昌龄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 ! ” (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3、 )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 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像亲人在呼唤,又像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 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 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

4、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十分巧妙、自然。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 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 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 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 怀恋乡文学分享有关王昌龄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 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作者轶事典故一片冰心王昌龄经过坚持不懈的追求, 广泛精心的研读, 终于在开元十五年,应进士试

5、时一举登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王昌龄终究心有不甘,他于开元二十二年再应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并再次登第。然而,二次登第后官职仍旧未见升迁,仅被授予汜水尉。科场颇为得意,仕途却明显失意,王昌龄受到打击。在做了汜水尉五年后,即开元二十八年,他被远贬荒僻的岭南,任江宁丞。失意之后就是疏狂,就是放浪形骸。从长安赴江宁任所,他故意迟迟不去报到,在洛阳一住就是半年,每天借酒销愁。到江宁后,又曾去太湖、浙江一带游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这种明显以消极怠工作为反抗的手段,过于意气用事也实在容易授人以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作于王昌龄赴任江宁丞之日,这时他正遭谤议,送别至友远行,当时凄切心情可想而知。临别所嘱,惟以

6、玉壶冰心自明心迹。“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里的南国烟雨和兀然傲立的孤峰,既是景语也是情语。王昌龄以忠节贞信作为人生困境中的一种道德自信和超越力量,同时也表明,他对时代的公正并未失去信心。文学分享有关王昌龄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旗亭画壁有一天,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位诗人一起到酒楼去,赊酒小饮。忽然有梨园掌管乐曲的官员率十余子弟登楼宴饮。三位诗人回避,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围着小火炉,且看她们表演节目。一会儿又有四位漂亮而妖媚的梨园女子,珠裹玉饰,摇曳生姿,登上楼来。随即乐曲奏起,演奏的都是当时有名的曲子。王昌龄等私下相约定:“我们三个在诗坛上都算是有名

7、的人物了,可是一直未能分个高低。 今天算是有个机会儿,可以悄悄地听这些歌女们唱歌,谁的诗入歌词多,谁就最优秀。”一位歌女首先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就用手指在墙壁上画一道:“我的一首绝句。”随后一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伸手画壁:“我的一首绝句。”又一歌女出场:“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又伸手画壁,说道:“两首绝句。”王之涣自以为出名很久, 可是歌女们竟然没有唱他的诗作,面子上似乎有点下不来。就对王、高二位说:“这几个唱曲的,都是不出名的丫头片子,

8、所唱不过是巴人下里之类不入流的歌曲,那阳春白雪之类的高雅之曲, 哪是她们唱得了的呢! ”于是用手指着几位歌女中最漂亮、最出色的一个说:“到这个小妮子唱的时候,如果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就不和你们争高下了;果然是唱我的诗的话,甭客气,二位就拜倒于座前,尊我为师好了。”三位诗人说笑着等待文学分享有关王昌龄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着。一会儿,轮到那个梳着双髻的最漂亮的姑娘唱了,她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得意至极,揶揄王昌龄和高适说:“怎么样,土包子,我说的没错吧!”三位诗人开怀大笑。失孟交李王昌龄在襄阳与孟浩然一见, 孟浩然因旧疾复发而死。 王

9、昌龄因此在离开的路上很悲伤, 没有想到在巴陵意外的遇见李白, 当时李白正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他们俩一见如故,在江边的小船上,边泛舟边吟酒,畅谈文坛圈里的交往故事。临别,王昌龄写了一首诗巴陵送李十二送李白:“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李白对王昌龄的友情也念念不忘。后来听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特地写诗寄送,予以安慰。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5 冤死途中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 756 年,59 岁的王昌龄辗转回老家途中,经亳州,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闾丘晓为什么要杀害王

10、昌龄?史书记载甚少,留下千古之谜。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王昌龄”名下,有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公元 757 年,张镐奉命平定“安史之乱”。这年秋天,为解宋州(今河南商丘一带)之围,令亳州刺史闾丘晓率兵救援。为文学分享有关王昌龄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人傲慢、刚愎自用的闾丘晓,看不起布衣出身的张镐,更怕仗打败了“祸及于己”,于是故意拖延时间,按兵不动,致使贻误战机,宋州陷落。张镐以贻误军机罪,处死闾丘晓。在行刑时,闾丘晓露出一幅可怜相,乞求张镐放他一条生路:“有亲,乞贷余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赡养。张镐不愧是宰相之材,一句话就把闾丘晓挡了回去:“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文学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