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评传四阮籍与嵇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4314296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阮籍评传四阮籍与嵇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阮籍评传四阮籍与嵇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阮籍评传四阮籍与嵇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阮籍评传四阮籍与嵇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阮籍评传四阮籍与嵇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阮籍评传四阮籍与嵇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阮籍评传四阮籍与嵇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阮籍评传四、阮籍与嵇康篇一:阮籍与嵇康思想性格的异同1 阮籍与嵇康思想性格的异同:反对司马氏的篡权是其共同的立场,但在态度上,阮籍能做到敷衍世事,应变顺和; 嵇康却峻切激烈,往而不返。同样 是非毁礼法,放浪形骸,阮籍含蓄而近于圆滑;嵇康则轻肆直言,遇事便发。这是二人 性格与处世的不同,也造成了不同的后果。2文风的异同: 师心遣论” 使气命才”是其同;嵇志清峻” 阮旨遥深” 是其异。3 .阮籍与嵇康之文:阮籍散文的代表作是大人先生传,此外还有通易论、达庄论等。阮籍的 散文富于文采,但总的说来,在指斥现实、介入政治斗争方面隐而不显”嵇康的散文的代表作是太师箴、管蔡论、与山居源绝交书,此外还有养 生

2、论、南张辽自然好学论、声无哀乐论等,嵇康的散文观点鲜明,词锋犀利,长于 辩难,风格清峻豪壮,有很强的思辨性、哲理性及批判性。4 .阮籍与嵇康之诗:阮籍诗歌的代表作咏怀八十二首,是其一生思想情感的总汇。咏怀八十二首 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嵇康的诗歌形式多样,尤以四言成就最高。其代表作品有幽愤诗、送秀才从军。 嵇康的诗歌风格清峻、言简义丰、意象鲜明、意境高远。5. 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表现了诗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苦闷孤寂的情怀和忧生惧祸的心理,批评了社会的黑暗和时政的腐败,同时也体现出一些饮酒、求仙、隐逸等消极出世的情绪。阮籍的诗歌继承了风、骚和古

3、诗十九首的传统,在艺术上大量地运用比兴、象征、用典的手法来抒情言志,因而形成了隐晦曲折、旨意遥深的艺术风格。阮籍的咏怀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左思的咏史、陶渊明饮酒、庾信拟咏怀,以及陈子昂的感遇和李白古风等,都明显得到其艺术 的滋养。6. 嵇康的悲愤诗与赠秀才入军:嵇康的诗,现存五十余首。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而以四言成就最高。嵇康的诗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 内容。其中幽愤诗自述平生的遭遇和理想抱负,对自己无辜受冤表示极大愤慨。阮籍诗歌的艺术成就:便显出意蕴含蓄,深沉之美。阮籍是个大量表现忧生之嗟,感叹政治险恶,人生苦短。 多用典故,比兴,象征手法。 清逸玄

4、远,熔 情感、哲理、意象于一炉。篇二:阮籍嵇康简介及作文材料【稽康简介】嵇康( 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稽康早年丧父,家境 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曾官拜中散 大夫,世又称嵇中散。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1、博才嵇康 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 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 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稽康的书法也很有名。造诣很高, “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 又若众鸟翱翔,

5、群乌乍散。 ”他的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2、嵇康打铁 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 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 “萧萧肃肃,爽朗清 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3、竹林七贤 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当时,他和阮籍、 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 “竹林七贤”。4、嵇康饮酒 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缠绕。嵇康 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

6、有诗,诗中有酒。嵇康饮酒非常 有节制,从不过量。他说: “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另一方面,嵇康 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5、嵇康服药 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 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的药。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 弱为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精 神的安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服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来越厉害。在诸多矛盾面前, 他陷人了深深的痛苦之中。6、广陵散绝 嵇康被司马氏集

7、团所杀,临刑这天,嵇康要来一架古琴,调好后,开始弹广陵散, 霎时间,刑场上一片安静,琴曲昂扬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悠长,萦回低啭。弹毕, 嵇康长叹一声: “过去袁孝尼要跟我学广陵散,我总是不肯教他,广陵散今绝矣! ”7、嵇康与孙登 嵇康常常到山中采药,以至留连忘返,陶醉其中,在苏门山中遇见孙登。孙登是大隐士, 他对嵇康的提间不做任何回答。最后,稽康要离开了,他再一次间孙登: “先生竟无言乎? ”孙 登这次开口了,他说: “子识火乎?难乎免于今世。子无求乎! ”孙登承认嵇康有才,但是又认 为他识寡。所谓识寡,就是保身之道不足。孙登是当时的一位很有见识的隐者,其隐逸之举, 也是为了避免政治

8、上的猜疑与迫害。嵇康说 “今愧孙登”,就是因为没有采纳孙登的意见,未能 及早隐居以致自蹈大祸的缘故。【素材运用】话题 1:自我认识和别人的期待“哐当、哐当 ?”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 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 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 和其他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人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山巨源)绝 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己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 “竹林七 贤”永远过着 “邺下放歌 ”、“竹林饮酒 ”、“曲水流觞”、“南山采菊 ”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 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9、。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 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 认识迈进。( 2004 年高考重庆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节选)话题 2:心灵的选择 历来最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们似乎生来就进行着心灵上的选择,在进与退之间,在生 与死之间。魏晋出英雄 历史学家如是说。我不知道在别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雌,但从他的每一次选择中我断定:他是个英雄。 嵇康也许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不慕于官,过着白己田园隐士的生活。一代名将钟 会,慕名往谒,结果被拒之门外。 钟会在临走时,没忘记恨恨地瞪两眼。 于是嵇康便上

10、了刑台, 理由是谋乱。行刑前,执刑官问他还有何话说,他抬起头,看着台下三千太学生稽首向着一个 高高在上的人,司马昭也看着嵇康。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马昭说一句恳求的话, 往后则皆大欢喜。他的心在动,心在痛,屈服吗?不,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错。于是他说了句: “把琴拿来。 ”?他?勇于赴死的从容给了历史一个隽永的背景,那已成绝响的广陵散余音绕 耳,嵇康是在尊严与生命之间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择。若干年后,我们会说:这是最令人回肠荡气的选择!( 2002 年高考山东优秀作文心在 刃上选择节选) 话题 3: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沙漠上的狂风刮过古堡的废墟,书本中妄自描述着空中花园的美丽,人们希冀希冀着听

11、到消逝已久古乐的音律, 时光带走了古文字的意义。历史的车轮缓缓轧了过去,轧碎了多少文 明古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相信古老的文明也能在今天重现。昔代“竹林七贤 ”之一的嵇康,临刑之前叹息: “广陵散从此绝矣。 ”一部名曲就这样 失传了。当真是 “后不见来者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现代人就将再次听到这千古绝唱,嵇先生 之记忆即是现代音乐家的曲谱。( 1999 北京市满分作文重现文明再创辉煌节选)话题 4:包容嵇康的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于人, 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 山涛让他当官,是善意的,他却气得要死,认为对方侮辱了自已,可就是这个山涛使他的儿子 没成为孤儿:钟会非常崇

12、拜他,想和他交朋友,他连正眼都不看一眼,这其实就是嵇康心胸狭 隘的表现,不能像大山一样包罗万象,不能像大海一样海纳百川。有人说,这是嵇康天性自然的执着。天性是什么?天性就是包容。而那个时代,那个时 代的统治者也没能容得下这样一一个知识分子, 把他作为一个异己给消灭了,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话题 5:家庭教育 凡人们的言论、思想、行为,倘若自己以为不错的,就愿意自己的朋友都这样做。但嵇 康不这样,不愿意别人来模仿他。嵇康,一看他的绝交书就知道他的态度很骄傲的:但我 们看他做给儿子看的家诫 当嵇康被杀时,其子方十岁,算来当他做这篇文章的时候, 他的儿子是未满十岁的就觉得宛然是两个人。他在家诫中教他

13、的儿子做人要小心,还 有一条一条的教训:一告后辈要立志,志之必坚。 二告后辈要“见义而作”,赈灾济贫。三告后辈要慎言。 四告后辈要少欲,要宽容谦恭,要有涵养。五告后辈不要打探他人隐私。他说: “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强知人私。 ” 六告后辈不要受人之馈。他说: “匹帛之馈,车服之赠,肖深绝之 ”,因为“常人皆薄义而 重利”,别人主动向你破财献礼,则必有所求,必图回报,这是 “君子之所大恶也”。我们就此看来,实在觉得很稀奇:嵇康是那样高傲的人,而他教子就要他庸碌。因此我 们知道,稚康自己对于他自己的举动也是不满意的。只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 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所以,后来被山涛推荐

14、而做官的嵇绍,成了一个为皇帝忠诚保驾 的驯臣。有一次晋惠帝兵败被困,文武百官纷纷逃散,惟有嵇绍衣冠端正地以自己的身躯保护了 皇帝,死得忠心耿耿。(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节选)话题 6:自虐 自虐,实际上是精神的流亡,是精神苦闷的象征。魏晋士大夫的一个倾向是服药、喝酒、 身上多虱,这与其说是隐逸、潇洒,倒不如说是这些部含有自虐的成分。他们追求精神自由, 追求高古的人格,不愿与当时的社会达成妥协: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生命的能量只能向内 转,通过自虐式的感官刺激来获得暂时的宣泄和解脱。嵇康作为一位与时代相悖的人,他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压迫与打击, 他别无他 法,只有把常常饮酒、服药、装疯等自虐形

15、式作为自我拯救的方式。在精神苦闷之际,用药酒 等刺激感官,借酒杯来浇心中块垒。这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方式。话题 7:坚持自我 其实嵇康是很有才气的一个人,所以山涛就推荐他出来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 不愿意接受的,于是嵇康就要和山涛绝交。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 因为 嵇康当初说 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 ?:自己认为最好的朋友,就因为这样就结束了来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的本性看 得极其重要的,不容他人干涉。嵇康的行为不是因为按照什么现成的规矩去行事的,所有的一 切都是按照他的本性,所有这些都是嵇康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体现。话题 8:路嵇康啊嵇康,愤世嫉俗,绝望了这社会的一切而毁坏礼教者是你, “非汤武而薄周孔”者 也是你,你呀你,你可如何让司马氏安于枕席?你的一腔忠愤却无人知,只好寄托于手中的铁 锤第一锤,砸平世间不平事;又一锤,大泄胸中之悲郁;再一锤,以警醒生前身后千年万 年所有的炎黄子孙: 看一看,我生活在怎样一个世纪? “砰砰”锤声中,钟会来了,你并不理睬, 只抛一句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会一句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于是你抛锤仰天大 笑: “哈哈?吾非汤武而薄周孔,看你何名篡权柄! ”这一笑,惊掉了司马昭手中的玉杯,杀机 顿生。人说你毁坏礼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