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微入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扬中市八桥中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4314218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细微入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扬中市八桥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细微入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扬中市八桥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细微入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扬中市八桥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细微入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扬中市八桥中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细微入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扬中市八桥中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细微入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扬中市八桥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细微入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扬中市八桥中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细微入手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扬中市八桥中学 何宇钱“自主性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铸成的,必须从小培养, 才能事半功倍。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品质的培养呢?本人 长期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下面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 的自主性学习品质谈谈自己的体会。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心理学表明,学习兴趣是学 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一 个因素,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大动力。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刚刚开始学习化学,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良好的印象,从 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关键是第一节课的导 入,良好的开端是成

2、功的一半。第一节课 导入好,可以让学生的思 维在碰 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 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对该 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迅速带到学 习化学的环境中去。 因此,我在第一节课中用几个有趣的实验导入。 如 :烧不坏的手帕 ,水变成牛奶等。 通过这一过程, 绝大多数学生对化 学产生了浓厚的的有趣。为了巩固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在每节新课时,我都精心创设一 种良好的导入方法,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 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不断加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促使 其主动参与学习。例如在讲 “二氧化碳性质

3、”时,我先讲述下边的故 事:在意大利那布勒斯深山峡谷中,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洞里有 一屠狗妖,当人牵着狗进入山洞时,人安然无恙,狗却昏倒,甚至 死亡。科学家波曼尔决定探索此洞的秘密。他一手牵着狗,和手拿 着火把走进洞里。没走多远,狗昏倒在地,他马上蹲下查看究竟, 这时他感到呼吸困难,并看到手中火把的火焰飘浮不定。波曼尔抱 着狗跑出山洞,放声大笑: “原来这屠狗妖就是 ”这样可以令学生心生疑窦,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若渴的心理要求,从而学习兴趣 空前高涨。二、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学生思维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 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

4、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疑是思维之源,是探究的起点,著名教 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们只有发现和 提出疑问,才会努力思考寻求解决疑问的途径和方法。思维总是在 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思维,通过问题 来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课堂教学,就成为调 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设计如下过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 思考,最后的出结论:(1)设问:化学反应物质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那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比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 这时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的思维会非常活跃,调动原

5、有的知识储备 提出各种假想,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探 究规律,总结得到质量守恒定律。 (2)再设问 :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 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 ?首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与探究 ,观察天平 是否平衡 ?学生发现问题天平都不平衡。 这些表面与理论相矛盾 的现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为什么会产生 这样的现象?接着教师的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通过分析找到产生 这些现象的原因。这样就加深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3)再设 问:为什么物质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学生再次产 生强烈的好奇心及解决问题的欲望,多媒体演示:电解水的微观模 拟过程。学生观察比较在反应

6、前后有哪些不变?最后小结得出:原 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个数、质量不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 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 的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心理,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三、组织讨论和交流,加强小组合作从心理学理论看,讨论是听、说、思的综合训练,是实施素质 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教学手段。 通过讨论可充分发挥学 生的群体作用,能使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产生互补作用,加深认知 程度,可以把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转化为小集体共同的认识成果。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可以纠正教师教学中无法对学生一一纠正 错误的弊端。通过小集体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7、参与意识和表达 能力。这样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地 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探索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和人际间的协作交流 的能力。如在讲解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时, 我投影几种原子的构成的表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交 流,学生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四、通过化学实验,获得知识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只是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 会观察实验,不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在教学 中,我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如:在 教氧气的性质一节时,我一边演示,一边教会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 程及现象,从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到化学性质

8、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此时,着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如何从现象 到结论;在进行最轻的气体一节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 知识,如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等,然后每做一个实验就帮助学生 得出一个结论;在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时,便与学生一起做实验, 做完后,再要求学生由现象得出结论。经这样的引导,学生可基本 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五、通过对比、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记忆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 教学中,我常常教学生采用对比、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 的记忆能力。比较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揭示 事物的本质特点,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有

9、利于知识的记忆 和灵活运用。在比较中,要特别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异以及相异物 的共性。例如:学生学完原子、分子的知识后,我与学生一起对原 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分别列表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归纳能 力。学完溶液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自己列表比较过滤和结晶、固体 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通过比较,学生对 概念的深度、广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 记忆能力得到培养。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有系统性,我们在教学中 还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例如在一至三章的学习 中,我以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让他们学 会这种方法, 后面的每章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再由学生们讨论、 老师总结,指出优缺点。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不 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 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总之,自主性学习品质是学生终生受用的财富。知识经济时代 的快速更新和发展使我们进入一个终生学习的社会,自主性学习品 质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