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范文5篇2021年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431404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范文5篇2021年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范文5篇2021年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范文5篇2021年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范文5篇2021年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范文5篇2021年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范文5篇2021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范文5篇2021年(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范文5篇2021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 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 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 些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方便大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1在公司李总关心和组织下,我参加了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次培训我的感受非常 的大.陈老师讲得深入浅出,围绕着五伦.五常.四维和八德还有很多课程,真的是培 训内容丰富,让我一直停留在感恩和激动中.培训中首先讲到的是孝,所谓百善孝 为先,中华文明五千年孝子的故事比比皆是,但当今的社

2、会,人们在日益忙碌的生 活中,慢慢的将父母给遗忘了,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和照顾我们的孩子.整个培训 对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王希海大哥的感人事件,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心灵,王希海大 哥为了照顾他植物人的父亲,放弃了出国工作的机会,为了让自己家里的哥哥姐姐 安心工作,他一个人全心全意的照顾父亲20多年,每天帮他父亲搽身.换裤.床单等, 还每天帮他父亲吸痰,抠大便,这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他不愧为真正的男人,他的 事迹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也成为了我们的学习榜样,在参加培训前,我也一直 认为我是个比较孝顺的儿子,但经过这次培训,比起王希海的感人事迹,我觉得我 做的太不到位了,太不称职了,我相信通过以后的学习我

3、会做得更好.通过这次培训的课程中,我懂得了只有每个人都知福.惜福,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对待工作,把责任进到位,和谐的环境就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公司给予了我这次培训的机会,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家庭和亲人相 处也有了新的意识,作为伟宏的员工更是教会了我如何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如何去 对待我的每一位学员,认认真真去教好他们.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2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伦八德:夫义妇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 为首,我们就应该以身作则,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人生当中有很多挑战,改坏习惯的过程是不断上进的,但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总 会有

4、很多波折的曲线上升.在我们平常处事行事的过程中,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 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各自择,天心地宁;各相择,天翻地覆,所以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多说真诚的话;少 说命令的话,多说尊重的话;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家里的每个人,都做好了,那这个家自然兴盛,自然和谐.百善孝为先,什么是孝?如何行孝?有父母去奉养,又亲爹.亲娘可以叫,是一种 人生的幸福,不能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后悔事.我们中国人的孝并非愚孝,舜的故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能让父母难受,伤心, 大杖则走,小杖则受的心灵才是对父母真正的孝顺.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5、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今之孝者,立 身行道,而扬名于后世.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 孔孟时期,出现了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经.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 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 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这二者的合力在民间的影响就 是二十四孝的产生和流传.邯郸学院听了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邯郸的 讲座之孝道后,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孝是一棵从人的心灵深处生长出来的道德之树的根,根正才能大树茁壮,根 深才能枝叶繁茂,根蒂牢固才能花果飘香.没有这个根,学什么都不会对社会.对人 类有益,禽兽不如了,所学所做只能是欺世盗名而已人

6、之根本在孝,本就是本性, 也即是人性.这个根.这个本是情感最原始的生发地,一旦触动,便如闪电一般照亮 那个地方,最能摇其心.动其志.利其行.也就是说最能帮助人回归本性,回归人 性,恢复本善.孝是众德之根,诸善之源,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是民族认 同,民族团结.民族振兴的基础.提出的以德治国方针,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实则 都包涵了中华传统的孝道.孝关乎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它让人的内心充满温暖,并把人提升到一个庄严和 神圣的境界.百善孝为先的古训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准则.今天,孝敬父母不仅要养父母之身,重要的是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这是 行孝的三个含义.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

7、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现 在的所谓孝子认为能赡养父母,就算尽到了孝道,养狗.养马也同样是养,如果我们 仅仅是赡养,而不尊敬父母的话,怎么能够把养父母,和养狗.养马区别开来?在两千五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很多人对孝的认识仍然还停留在 能养这个在 孝行里面排在最后的层次上,认为只要满足了父母衣食住行的需要,便是孝顺父母 了.这是我们时代的不幸,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不幸.当然.能够满足父母这些需要, 尚有可取之处,也算是一种孝行.可悲的是,有些人在这个层面的孝也做不到.养父母之心,首先是不能让父母为你的健康担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 伤,孝之始也.这就是说,我们身上最小的器官毛发,最

8、表层的皮肤都来自父母,就 如同父母的身体,怎么敢毁伤呢?所以今天我们学习孝经也好,论语也好,弟子规也好,就是要把祖 先那里的孝 转化为现代 孝的智慧,与时俱进,融入到现代生活中,焕发出人性 的光辉,把孝化的习俗作为时尚,上升为信仰.孝心不能等,从现在开始;孝心不用 说,从做开始.以孝为本,以孝为荣,以孝为乐.跟风就跟行孝风,追星就追贤孝星, 成就我们的孝道人生.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4最近,我学习了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校长李成泉专家的传统文化进校园之 学校方略的讲座视频,我很受鼓舞,收获很大.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一. 目前学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当今学生中,有不少人在家受亲人宠

9、爱,俨然是家中的 小太阳.小公 主,因而他们身上毛病很多,缺少合作.奉献精神,缺少 谦让 .友善等品质, 为人很自私.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师应从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教育学生,促 其成长,使他们成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 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需要,也是广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二. 孔子教育思想理应走进现代学校,生根,开花,结果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就是文明礼仪之邦.中国现代的教育理应 具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风格和色彩.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局,是 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一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启发.指导意义.三. 孔子的教育思

10、想在现代学校中的运用孔子曾言有教无类,并将此言落在实处.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官府.贵族 垄断学校教育的特权,使普通大众有了学习的机会.今天,我国教育均衡发展还有 很多工作要做,因为目前教育上还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如城乡差异,东西差异,沿海 与内地的差异等.孔子说:仁者爱人.教师应用仁去热爱学生,感化学生,激励学生,让他 们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从而受到好的启示.关爱学生是师德的要求.孔子云: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今天的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社会 生活密切相关,要明白:只有弥漫着儒雅文化气息的校园才能造就温文尔雅的一代 君子.教师要从孔子思想等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我国现代的四有新

11、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孔子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言论,启示我们:教师要告诉学生学习方法,要把 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教师要在平 时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以取得好的效果.孔子提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们今天的师生仍然具有启发.教育意 义.教师要研究教法,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教师要在自己的努力 教学中体会到成就感.幸福感,从而更加热爱教育事业.总之,学校,教师要注重从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育学生,使他们成 长为国家未来的有用之才.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5我

12、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围绕着 和这个核心,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际和谐 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 仁.义.礼. 智.信的做人行为准则.另外就是对 孝的理解,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 亲,为人子(女)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 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说实话,到学习之前,虽然心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 但是自认为自身做得还不错,经过两次学习,才逐步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 们每个人的教育意义有多大,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的内容能够指导我们的 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中国人.国学博大精深

13、.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 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 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 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 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 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 兴旺发达.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 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 为人处世

14、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 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 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作为职场 中的我们.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 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 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 却有很多没有做到: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

15、家,面对父母的唠叨,觉得很 烦;有时对父母的牢骚,不能很好的给予劝慰,置之不理?想想自己平日对父母的 关心太少了.从校园已经走出来一段日子了,刚开始的时候,总是怀念象牙塔里的单纯的美 好,怀念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那种如沐春风的感受,怀念着以前的一切,总是 不想告诉自己要向前看,总是把自己蒙蔽在过去的生活中,不去想迎接新的生活; 总是抱怨周边的环境太过复杂,抱怨这个社会是多么的世俗,忘了继续追寻生活的 美好.生活在回忆里,痛苦在现实中.在不遇到问题的时候,充满自信的对待一切, 而在遇到真正挑战的时候,既没有小隐于野的气魄,更没有大隐于市的心境,也只 不过是俗人一个.所以非常感谢领导们在我彷徨的

16、时候给了我机会参加传统文化 的学习,提醒自己应该如何继续以后的人生.自从我自己学习传统文化以后,就越来越感觉到这条路越走越宽广,也希望有更多 人受益.并介绍自己周围的朋友和一些素不相识的有缘人来到国学班学习,学习的 道路还很漫长,希望大家都能够践行圣.中国传统文化给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光辉灿烂的思想,绵亘不绝的历史, 深邃玄奥的智慧.在这个被西方的风俗习惯及思潮日日侵扰的今天,在这个人人拜 金的物欲横流的今天,在这个良心大大地被撕咬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 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 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