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工作总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431322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工作总结(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工作总结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的详细.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 领导您好 (篇一) 按照省、市农委有关文件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卫生血防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局按时按量完成了今年动物血吸虫病监测查病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全年动物血防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县畜牧兽医局高度重视动物血防工作,成立了县动物血防领导组,以加强对动物血防工作的领导;明确县疫控中心负责承担血防实验室检测工作,血防区动检所承担监测采样任务,年初分别同责任

2、单位县疫控中心、安凌动物检疫所、历口动物检疫所等单位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考核制度,把动物血防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根据省、市农委与县地病办有关文件精神及会议部署,按照县人民政府与我局签订的地方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积极行动,迅速部署,及时下发了祁牧(*)20号关于开展*年动物血防工作的通知,结合新型农民培训进行了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专题宣传培训,培训人员5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县畜牧兽医局在业务经费拮据的情况下,仍优先安排了动物血防监测专项经费。动物血防工作得到了县地病办、血防站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三)落实措施,扎

3、实工作,圆满完成动物血防工作任务 我县动物血防工作人员,努力深化血防意识,强化自身责任,扎实地开展动物血吸虫病监测工作;血防区动检所人员不惧脏臭、不畏艰险、不辞辛苦,不折不扣地完成监测采样任务;疫控中心成立血防监测工作组,积极开展技术指导,认真做好实验室化验工作;经过全局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如期完成了今年市县下达的50头耕牛查病任务。 今年我县动物血防耕牛查病工作于5月中旬在血防区安凌镇9个血防村采集全部耕牛粪样26头份,同期在全县非血防区2个非血防村采集耕牛血样24头份;5月28日前完成了50份耕牛粪样检测,间接血凝试验结果全部阴性。十一月上旬,由县畜牧兽医局局长带队对县疫控中心、血防

4、区动检所耕牛血吸虫病监测、检疫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同时赴血防联系点开展了农业血防调研,解决农业血防工作实际困难。为支持血防联系村开展血防综合治理养鱼灭螺,本局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并给予了适当的资金补助和物化补贴扶持。十二月份顺利通过省地病办“祁门县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考核。 二、存在问题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一是农业机械化生产迅猛发展,普遍实行以机代牛耕作,以致血防区耕牛存栏量锐减,且耕牛放养点非常分散,导致粪样、血样采集极为困难;二是县疫控中心与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县疫控中心(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最全面的.参考写作网站更无专职动物血防工作

5、人员,业务工作极为繁重,人少事多矛盾突出,亟需增编扩招兽医技术人员。 三、来年打算 下一步我县动物血防工作的重点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血防条例的宣传,加强动物血防督查和执法检查工作;二是强化县疫控中心兽医实验室建设,提高技术支撑能力,保障动物血吸虫等疫病监测工作正常开展,巩固现有的动物血防成果,努力使防治水平再上新台阶。 (篇二) *年,我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血防“十二五”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及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实行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参与的工作机制,认真扎实的开展了查灭螺、查治病

6、、疫情报告、急感防护、晚血救治、健康教育、联防联控及农业、水利、交通等血防综合治理措施,建有3 个省级监测点,继续开展血吸虫病各项监测等工作,全面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血防工作任务,有效巩固了我市血吸虫病防治成果。现将*年度我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市血吸虫病流行基本情况 血吸虫病流行于全市9个镇(街办)89个行政村,涉及人口15.52万人。自1956年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以来,相继查出钉螺面积9027.19万m2(不重复计数),查出血吸虫病人40902人(不重复计数),同时查出血吸虫病牛42732头。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心得体会我市先后于1978年和2

7、021年分别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防治阶段性目标。从2021年至今进入监测巩固期。 二、*年血防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全年钉螺调查8个镇、37个村,查出有螺镇3个,有螺村5个,查出有螺面积7.88万m2;未发现阳性钉螺;完成钉螺调查2454.03万m2,占年度任务数2300万m2的106.7%;完成药物灭螺7.88万m2、药物复灭面积123.81万m2(对近3年钉螺复现环境春秋季各灭一次),占年度任务数120万m2的109.7%。 全年救治晚血病人13人(新发2人,复治11人),临床治愈2人,好转8人,救治后死亡3人。 全年开展人群查病9个镇、16个村、17407人次(其中血检16

8、087人、粪检1320人),占年度任务15512人次的112.2%;查出血检阳性101人,血检阳性率0.63%、粪检阳性率为0。扩大化疗7201人,占年度任务数6000人的120%。 全年开展羊查病10806只,普查耕牛8672头,扩大化疗8672头。 全年完成交通血防通村公路30公里,土地整理5.5万亩,养殖灭螺2021亩,农机购机补贴940万元。 全年编印下发资料40965份,刷新墙体标语15条,新建永久性警示牌2个,办流动宣传栏89个,举办电视公益宣传4台(次)。 三、主要工作情况 (一)落实目标责任制,科学制定监测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下达的血防工作任务,巩固我市血防达标成果,按

9、照原卫生部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传播阻断地区钉螺监测调查频次的要求及省、.TOP100.排行宜昌市血防办关于血防工作的相关精神,我市按照枝江市钉螺监测面积五年规划(*-*年),将全年查、灭螺工作任务、防护岗工作职责以及省级监测点流行因素监测、防治措施实施情况等指标进行了层层分解,督办落实,确保了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认真落实晚血病人救治工作 今年我市省确定纳入晚血救治的对象共13人(新增2人、复治11人),救治的13例晚血病人中,8例好转出院,2例经临床治愈,2例救治后因腹水、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救治后因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死亡。 11月上旬,根据省、市血防部门对晚期血吸虫病救治工作

10、的相关要求,市晚血病初筛专家组对我市今年晚血救治病人临床路径组织实施情况、晚血病人救治进展情况、住院管理、资料管理、经费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自查,并同时初筛申报*年晚血救治对象。 (三)扎实开展查、灭螺工作,认真进行灭效考核 自3月初血防专业队开展查、灭螺工作以来,市疾控中心血防科与两个血防专业队实行了全方位的对接,热门思想汇报按照原卫生部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要求,对可疑环境和易感环境按照查全、查实、查细,实行环境责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对于查出的有螺地段,设立警示牌和告示牌,在当地镇、村的配合下,禁止村民在有螺地带放牧,防止钉螺扩散,同时做好药物灭螺工作。药物灭螺期间,疾控中心血防科全程指导,

11、并适时进行了灭效考核。 (四)积极开展人畜同步查治,强化质量控制 为确保我市人群血吸虫病查病工作的顺利开展,市血防办制定并下发了枝江市*年人群血吸虫病查病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人群血吸虫病查病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全市人群血吸虫病查病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技术指导。9 月初,市、各镇(街办)卫生院组织了多个层次的技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明确了人群血吸虫查病工作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控制指标。 自9月中旬开展查治病工作以来,市血防办和市疾控中心组织专业人员组成专班,深入到疫区村、组巡回对全市查病工作实施全程质量监督和控制,.写作质控内容一是复核人群查病工作是否符合*年枝江市人群血吸虫病查病工作

12、的通知要求;二是对每个镇(街办)随机抽查1个流行村,每村调查30名村民;三是在各镇(街办)卫生院检验科现场复核全部血检阳性标本和抽查阴性标本30份,核查符合率,并对一定数量的粪检玻片予以复核。质控期间,全市共随机抽取9个疫区村,走访人数284人,查病原始记录符合率及询检受检率均达100%;复核血检标本358份,其中阳性标本88份,阴性标本270份,符合率分别达100%;复核粪检玻片65份,符合率达100%。 (五)加强疫情监测,确保不发生急感和突发疫情 从5月1日起,按照国家、省、宜昌市对血吸虫病疫情报告及信息管理的要求,市、镇、村三级实行了血吸虫病急感周报并严格执行了零报告制度,同时市疾控中

13、心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系统网络直报的血吸虫病病例、突发疫情及洪涝灾害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对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迅速开展疫情、螺情监测,掌握异动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自2021年以来,未发生本地感染的血吸虫病急感病例及突发疫情。 (六)加强健康教育,不断提高疫区群众防病意识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录像、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血防健康教育活动,使疫区群众普遍接受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教育,引导和帮助疫区群众建立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利用世界卫生日、全国科普宣传日、科技宣传周活动、工作总结行评义诊等活动,为疫区村

14、民宣讲血防条例、解答血防知识及血防政策,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并录制了枝江市中小学教师血防知识培训教材,在38所疫区中小学开设了血防健康教育课,开展“四个一”活动,形成了教师学生家长.相互宣传的教育机制。并以枝江市疾控中心网站为平台,强化了全市血防健康教育工作。 (七)做好沮漳河水系血防联防联控工作 沮漳河水系历史上曾是血吸虫病重疫区,历史有螺段在我市近30公里,血吸虫病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流行区水系相通、区域相邻,钉螺极易扩散,人员、牲畜流动频繁,极易造成血吸虫病蔓延、疫情反弹甚至出现新疫区。加强沮漳河流域联防联控工作一直是我市血防工作的重点。按照省、市血防办要求,我市先后制订了沮漳河

15、流域血防联防联控协议、沮漳河流域血防联防联控方案等,扎实开展“六个同步”,即:同步查灭螺、同步查治病和扩大化疗、同步开展疫情监测、同步开展家畜管理、同步开展改水改厕、同步开展健康教育,互通信息相互考核,共同推进该水系血防综合治理。经过20多年的跨流域综合治理及联防联控工作,目前我市沮漳河流域仅七星台镇东林外滩尚存部分钉螺,自2021年至今未发生本地感染的急性病人。 (八)全面落实血防综合治理各项措施 市血防办积极加强与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联系,认真开展了洲滩禁牧、以机代牛、.内容地图建沼气池、改水改厕、人畜同步查治、养殖灭螺、土地整理等实施血防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螺情存在反弹的因素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市实现传播阻断后,历史有螺环境由于水网交叉密布,沼泽众多,杂草丛生,残存钉螺灭而不绝甚至复现; 二是综合治理难度大。由于我市历史属血吸虫病重疫区,又紧邻重疫区荆州区、松滋市,疫情回升潜在的威胁不可低估,特别是我市董市镇泰洲村螺情复杂,灭而不绝,反复再现。而 “以机代牛”、“整体推进”等综合防治措施仅凭我市实力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亟待上级部门大力支持; 三是经费投入还有待加强。我市血防工作的重点沮漳河外滩钉螺孳生环境难以得到彻底根治。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