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研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4306453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语习得”研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语习得”研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语习得”研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语习得”研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语习得”研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语习得”研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语习得”研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语习得”研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摘 要:在二语习得的理论体系中,以克拉申的“五个假说”影响力最大。本文从她的二语习得理论,尤其是其中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出发,探讨了该理论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关键词:习得 学得 输入假说 情感过滤假说 小学英语教学引言依据国家教育部要求,中国小学已于2021年秋季开始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这一重大举措引发了外语教学界的关注和对很多问题的探讨,如纲领的制订、教材的编写、师资的培训、教学模式及测试体系的建立等。很多学者和教授已经意识到了中国英语教学本土化的问题,认为不能将西方的二语习得的研究结果照搬到中国的英语教学

2、中。但我认为学习语言的根本目标是利用语言,所以,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利用英语的能力。即使二语习得的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有差异,但对于中国的小学英语教学还是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的。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1957年,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论,它解释了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儿童有主动性和发明性的特点和儿童即使在恶劣的语言环境中也能最终习得母语的现象。80年代初,受“语言习得机制”论的影响,克拉申建立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该理论以五个假说为基础:1.习得、学得假说;2.自然次序假说:3.监视假说;4.输入假说;5.情感过滤假说。其中习得、学得假说为理论的基石,其关键思想是:人类学习第二

3、语言依靠习得和学得两个路径。习得是指经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学得指的人在习得母语后有意识地,通常是在教学环境里学习第二种语言知识的过程。Krashen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只有经过习得的语言才能在交际中自然、流利地表示思想。她认为:学生掌握语言必需经过“可了解输入”。假如输入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个人的现有水平,习得就自然而然地产生。Long提出,语言必需经过“对话性互动”才能习得。Long比Krashen更重视输入怎样被了解。她认为,语言习得不可缺乏的机制是“修正性互动”,学生所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形式,而是可

4、了解的输入和输出的机会。依据上述理论,外语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在“习得”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英语,然后逐步过渡到“学得”。尽管笔者对于这一理论持有怀疑,但认为它对于中国的小学英英语教学还是颇有指导意义。二、二语习得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关注可了解性语言的输入依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儿童在习得母语时,总是经历一个为期大约一年的“听”的过程,然后才开口说出第一个词。缄默期现象表明了语言输人和产出的关系:语言产出以语言输人为基础,语言输人先于语言产出。这一规律一样适合于第二语言习得。克拉申认为“缄默期”是使习得者建立语言能力的一个很必须的时期。在缄默期这段时间里,儿童经过“听”来提升语言能力,也就是说

5、,经过接收可了解的语言输人来发展语言能力。“听”是儿童语言习得的主要形式,有着主要的价值,经过“听”儿童能够积累记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能从这些材料中总结出该语言的基础规则。所以,中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在三、四年级应结合语言习得规律将教学关键放在听、说能力的培养上,建立起一个以听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有段缄默期,并能在这段时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了解的语言输人。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应注意以下多个方面: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语料。依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年纪特点,老师能够经过游戏、歌曲、儿歌、谜语、绕口令等活动来进行有效的了解性输入。比如,适合用于低年级的TPR教学方法:经过本身的身体语言将教学中的

6、单词、句型及儿歌、游戏等表示出来,使学生不经过母语翻译便能够了解老师的语言。应用这个教学方法,能够老师说英语学生做动作,或老师做动作学生说英语,检测学生输入语言内化的程度。尽可能使用英语,增加学生的英语实践的量和面。学生只有在大量的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养成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老师用英语组织教学,能够给学生大量听说英语的机会,训练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索的习惯,克服母语的干扰,培养英语语感。不过这一点对于非本族语者的英语老师提出了一个挑战,所以,老师必需加强本身的语言素养。因为,我认为对于语言的实践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而且应延伸到第二课堂。比如,在学校的公共场所用中英文的标识、办英文报

7、纸、板报、举行英文单词或歌曲比赛等等。这不但能够提升语言的重现率,也形成了一个语言实践的良好气氛。经过创设和营造真实和有意义的语言环境,充足利用教学资源来增强“输入”的强度,为学生提供实践语言的机会。活动是提升小学生英语利用能力的关键路径。从实践来看,把游戏、演出、竞赛等形式引进课堂是很受小学生们欢迎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倡任务型教学。它的实质就是让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感知、体验、实践和合作等活动方法,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提升英语语言利用能力。而任务的设计一定要依靠情景,这么活动就会生活化、趣味化、真实化。小学生在有情景的活动中学习英语,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条件的学校地域还能够利用

8、校园广播及多媒体和网络来延伸语言输入的空间,为小学英语开辟新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和形象效果能够设计出愈加生动逼真的情境,学生的各个感官受到刺激,有利于她们语言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情感过滤假说”是Dulay&Burt于1977年提出的,意在解释情感原因影响外语学习的过程。她们将情感过滤定义为:“一个内在的处理系统,它潜意识地经过情感原因来阻止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Krashen在总结过去第二语言教学经验时指出,情感过滤是外语学习中存在个人差异的关键原因,以下多个关键情感原因影响外语学习的速度和效果:动机,态度,焦虑,自信心。在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情感态度”目标

9、,实际上是要讨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充足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首先应该注意小学生对英语的爱好的培养和保持。依据爱好的效能,可分为主动爱好和消极爱好。只有主动爱好才可能转化为动力,才会产生效果。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经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产生主动爱好的状态。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爱好的方法很多,最根本的就是要改善课堂教学方法。小学英语教学一定要扣住“爱好情景活动”,让学生在说说、唱唱、玩玩等活动中学习英语。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这种课堂气氛有利于克服学生心理障碍、降低焦虑。激励

10、学生主动参加英语学习,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发觉,有一定百分比的小学生是害怕开口说英语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怕犯错。能够经过学生感爱好的活动在“玩”中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在课堂上,老师既要激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进行交际,也应许可学生缄默不语。勉强要求她们回复问题,表示看法,会使她们增加心理负担,焦虑上升。所以,课堂上外语老师的耐心尤为主要。而对于学生出现的语言错误,更要采取接收和宽容的态度。激励她们多开口,使她们的焦虑程度降到最低,这么才能促进信息的有效“输入”,从而习得语言能力。和很多语言学中的理论一样,Krasen的“监察模式”也并非完美无缺,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界和教育界关注和争论的中心,并不停受到挑战和批评。但其有关语言习得的两点关键的陈说,即可了解语言输入和低情感过滤器,足以对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产生很多有益的启示。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中国英语教学的本土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