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千斤顶施工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428990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千斤顶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液压千斤顶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液压千斤顶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液压千斤顶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液压千斤顶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压千斤顶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千斤顶施工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二期2X1000MW机组工程液压提升设备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石狮项目部2013年 05月08 日1. 工程概况12. 编制依据13. 液压提升施工概况14. 液压提升设备的组成15. 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26. 设备安装、拆除47. 使用注意事项68. 使用、维护及保养89. 安全保证措施1010. 附件 10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二期2X1000MW机组工程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同时 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设施。项目业主:神华福能鸿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监理:广东天安工程监理有限公司EPC总包方: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石狮鸿山热

2、电厂二期2X1000MW超超临界抽凝供热机组烟气脱硫EPC总承包工 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一炉一塔脱硫装置。脱硫率不小于95。本工程机组容量为 2X1000MW,每台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为3130t/h蒸汽。每套烟气脱硫装置的出力在锅炉 B-MCR工况的基础上设计,最小可调能力与单台炉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即30% B-MCR工 况,燃用设计煤种的烟气流量)相适应;烟气脱硫装置应能在锅炉B-MCR工况下进烟温度 加15C裕量条件下安全连续运行。2. 编制依据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TSGQ5001-2009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2006-2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

3、2002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第一部分DL5009.1-200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厂家提供的技术文件3. 液压提升施工概况吸收塔采用40台SQD-350-100S.F型松卡式液压千斤顶提升。这种千斤顶有双卡保 险,即使突然断电或油管断裂也能保证提升物不会下坠,安全系数极高,同步性好。提升 物顺轨道向上爬升,稳定性好。液压提升机数量,主要是依据千斤顶承载最大荷载能力来确定,提升机的提升高度根 据塔体板宽来选择。吸收塔最后提升的荷载=整体重量+底板及支撑梁重量+最后一层壁板 重量=900ta. 最大提升荷载:Pmax =K*PG=1.55*900=1395tG公

4、式中:K一安全系数一般选1.55、PG为塔体最后提升的荷载b. 液压提升机数量(n)的确定:n三Pmax/Q=1395/35=39.86。实际选用40台公式中:n为液压提升机数量(一般选择双数)、Pmax为最大提升荷载、Q为千斤顶为 额定承载力.c.液压控制柜和液压管路的确定:采用厂家配套产品。液压管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主油路胶管,环路胶管和分路胶管。主油路胶管和分油路胶管长度主要是根据塔体直径来 确定。控制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放在塔内。4. 液压提升设备的组成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液压泵站YB-90台22千斤顶SQD-350-100S.F台553提升架ST-350-2600台554提升杆42

5、个554针型阀M24个605胶管16套136板手付67备用密封件套15. 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5.1.SQD-350-100S.F型松卡式千斤顶为空心式千斤顶。中心有1根42长度为3.9米 的提升杆,提升杆下端与液压支架内的滑动拖架相连接。安装时先将千斤顶的上、下卡头 的松卡螺母逆时针向上调至顶点,这样上、下卡头处于松卡的工作状态。将液压缸及上卡 头装在液压支架上端的平台上,用螺丝固定,把下卡头安装在液压缸下面的平台上用螺丝 固定。再将提升杆从液压支架下端穿入,穿过支架滑动、下卡头、液压缸及上卡头。把上 下卡头的松卡螺母顺时针调至下顶点,这样上、下卡头中的卡块在弹簧的的推动下,向下 把提升杆锁住

6、。最后将上、下卡头、液压缸及滑动拖架,通过罗丝调整在同一直线上,这 样千斤顶和支架的安装完成。5.2. 液压缸工作时,上、下卡头都处于锁紧状态。上、下卡头通过弹簧向下压紧卡块, 抱紧提升杆。液压缸上升时,锥套上升,卡块因抱紧提升杆,提升杆下端提着提升物,这 样,锥套向上运动而带动卡块向上运动,而卡块因卡紧提升杆,提升杆因拖动吸收塔而产 生阻力,使卡块向下越拉越紧,从而带动提升杆跟着向上运动。 提升杆上升时,下卡头 的卡块开始也是抱紧提升杆的,卡块受到向上的力会随提升杆向上运动,锥套上口大,固 定在平台上静止不动,这样卡块向上脱离锥套而自动松开提升杆。提升杆带动提升架上的 滑动拖架,滑动拖架托动

7、胀圈(胀圈与吸收塔是涨紧在一起的),从而带动整个吸收塔向 上提升。(上、下卡头的工作原理是:卡头通过分5瓣的卡块,向下压入上口大下口小的 锥套内,向下越压越紧,向上则松开)5.3.SQD-350-100S.F型千斤顶液压行程是100mm。当液压缸行至100mm时,活塞受限 而停止运动,提升杆因没有向上的力而停止运动,这时下卡头的弹簧向下推动卡块,锁紧 了提升杆。液压缸回程向下运动,下卡头受提升杆向下的力和弹簧的向下的推力,将提升 杆锁住,提升杆则不能向下运动,液压缸继续下降,上卡头的卡块因锁紧了提升杆面不动, 上卡头的锥套则向下运动,从而使上卡头的卡块脱离锥套而松开提升杆,上卡头随液压缸 回到

8、行程的起点,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随即可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直到将吸收 塔提升到相应的高度。5.4. 胀圈的制作及作用(1)胀圈的作用:将滚压成与吸收塔内孤型一致的型钢分四段,通过螺旋千斤顶胀紧 在吸收塔内壁上(主要它是提升的支点),既能减少吸收塔的变形又能提高吸收塔的钢性 强度,便于下一带板的焊接与提升。(2)胀圈采用250毫米的槽钢滚压成型。开口朝内滚压,分为两截,在相邻的截面封 口,端口截下一段后封口,中间能放置一台30吨螺旋千斤顶,两截胀圈安放两台30吨螺 旋千斤顶。螺旋千斤顶顶胀在胀圈的两头端面,使胀圈胀紧在吸收塔的内壁上,来增加吸 收塔的圆度与钢度,便于提升安装。同时在槽钢的开

9、口处用钢板封住,呈口字形增加胀圈 的强度。5.5. 门形钢卡的制作与作用(1)门形钢卡是用来固定胀圈和增加胀圈强度的。它包着胀圈与吸收塔内壁焊接,用 于固定胀圈,与吸收塔内壁焊接后增加涨圈吊点的强度。同时能防止涨圈起重时翻滚变形。(2)门形钢卡的制作:门字形钢卡采用20mm钢板割制而成。门形钢卡的开口正好能 扣在胀圈上,门形钢卡的外框宽度为1 00mm 。开口尺寸根据胀圈的尺寸来制定。(3)门形钢卡的数量随吸收塔重量的增加面增加,同时增加胀圈与吸收塔的整体强度, 防止提升过程中因重量的增加而使吸收塔变形。5.6. 液压支架的结构(1)液压支架是用2根长3.0米长的220毫米的工字型槽钢拼装组成

10、,中间留有滑道, 滑道内装有滑块。支架上端焊有两层平台,上层装液压缸,下层装下卡头。液压支架底部 用钢板固定2根工字钢。提升架中有一根42长4.0米的提升杆,用于托动滑块,滑块托 动胀圈,从而带动吸收塔的提升。有效行程 2.6 米(2)提升过程:液压缸拉动提升杆,提升杆带动滑块,滑块托动胀圈,胀圈带动吸收 塔来完成吸收塔的提升。(3)液压支架安装在吸收塔底板上,液压支架上的滑动拖架离吸收塔壁的距离 1-2 厘 米, 滑动拖架探出液压支架 12 厘米,涨圈放在液压支架探出的滑动拖架的上面,如果涨圈 宽度超过 12 厘米,安装时保证涨圈不能紧贴在液压支架壁上,又得保证液压支架的滑动拖 架不能碰上吸

11、收塔罐壁.在吸收塔底板上焊接与吸收塔内壁弧度相同的若干支点,用于吸 收塔围板后的圆度和尺寸的准确。(4)滑动拖架距底板的距离是315毫米。(即涨圈要高出液压支架底面最少315毫米。)(5)整个吸收塔安装两圈板后,再安装液压支架,因为液压支架高度为3.9米,这样 就避免在吸收塔顶上开天窗了。6设备安装、拆除6.1 设备安装原则:6.1.1 采用液压顶升倒装法进行施工。顶升倒装工艺提升平稳,安全可靠,无高空作 业,可以全天候施工,施工时无噪音、飞尘,作业环境好,有利于施工质量提高,减少高 空作业。6.1.2 本工艺利用液压顶升装置先提升倒装吸收塔体上段(含吸收塔顶盖及出口烟道 法兰),然后逐圈组焊

12、罐体下段。提升装置采用自锁式液压千斤顶和专门设计的提升装置, 通过液压控制系统,使液压千斤顶往复运动,提升装置中的提升杆在液压千斤顶进油时完 成提升,在液压千斤顶回油时被卡块锁住不会下滑。千斤顶的往复运动使提升杆不断上升, 从而带动已倒装好的罐体上段上升,直到对接位置的高度。6.1.3 液压顶升示意图提升杆待装板限位板1B撑杆胀圈6.2 设备安装液压顶升示意图限位板穿心式液压千斤顶提升头销钉立柱6.2.1提升架的安装:提升架均布在塔壁内侧,尽量靠近壁板,以减少提升架的弯矩。每个提升架的稳定性影响整个塔体提升的稳定,必须平稳垂直固定,并用两根斜支撑杆加 固,这样布置方式即可使单个提升架有足够的刚

13、度,又使所有提升架形成封闭系统,充分 保证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使用前应进行空载试验,检查油缸往复动作,提升杆步进,上下 杆步进、上下卡头工作量是否正常可靠,提升杆和滑动板的运动,以及液压控制柜和油管 是否正常进行。6.2.2提升架安装完成后,液压控制柜和液压管路的安装:采用厂家配套产品。液压 管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主油路胶管,环路胶管和分路胶管。主油路胶管和分油路胶管长 度主要是根据塔体直径来确定。控制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放在塔内。6.2.3 胀圈:为了保证壁板在组对和提升过程中不变形,并减少在壁板上大量进行焊接 吊点,倒装时根据塔体直径和重量设计胀圈。胀圈用 20#槽钢制作,制作时胀圈直径应略

14、小于塔壁内径。胀圈离底板 750mm 左右,利用涨紧螺丝使胀圈与壁板相对固定,控制壁板 的椭圆度。6.3 设备接线设备电源线采用 3*10+1*6 由电源箱输出,在通过吸收塔壁板时用槽钢做好压槽保护6.4 设备拆除:设备拆除与安装相反,关闭电源后,先拆电源、胀圏、油管路、提升架。6.5 吸收塔施工安装顺序6.5.1壁板组装前先用DN300钢管均布40根在基础面上,每根支座钢管高度为400mm, 再在DN300钢管上下表面铺设5 12的钢板并焊接,将壁板搁置在5 12的钢板上。用于围 板基准线,支墩高度用于施工人员进出吸收塔。6.5.2本程安装顺序:先正装两段直段壁板和吸收塔上部斜段壁板,总高大约14米, 共八层。6.5.3 胀圈和提升设备安装当第八层壁板焊接完成后,把胀圈安装在预定位置上。液压提升设备在安装前要设计 全面布置图。安装时按设备说明书要求进行组装,把液压泵站放置在吸收塔内,接好油管 路,把液压提升架均匀在布置在吸收塔内壁,装完后先进行设备调试,方可使用。6.5.4 塔顶安装当八层壁板安装焊接完成后,应进行几何尺寸、焊缝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塔顶 安装。吸收塔的顶部安装采用3片散装形式进行。为便于顶部的安装焊接,在吸收塔外一 圈各搭设双排脚手架,脚手架离塔壁距离约300mm,搭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