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426165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一、 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一)关于微生物 1、微生物的概念:存在于自然界中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用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和。 2、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3、 微生物的分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 种类 非细胞型微物 细胞结构 无典型细胞结构构 核酸 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 特点 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值 病毒 代表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无核膜、核仁,仅有核糖体 DNA和RNA 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真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很高,有

2、核膜核仁,细胞器完整 DNA和RNA 4、细菌:1)细菌的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 2).测量单位:微米 3).基本结构: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 5.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功能 结构 功能 荚膜:1. 抗吞噬2.抗干燥3.具有致病性 4.具有免疫原性 鞭毛:1.运动能力2、具有致病性3.免疫原性 菌毛:1.普通菌毛:粘附作用,数量多,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2、性菌毛:传递遗传信息,1-4根 芽孢:是细菌休眠状态,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芽孢又可以发育成菌体。抵抗力强 耐热 注意:其中与致病性有关的结构为:荚膜、鞭毛、菌毛。 二)1.细胞壁的区别: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的区别: 细胞壁 强度

3、厚度 革兰阳性菌 较坚韧 厚 20-80nm 革兰阴性菌 较疏松 薄 10-15nm 少 1-3层 二维空间 肽聚糖层数 多 可达50层 磷壁酸 外膜 结构 三维空间 2.意义:G+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 肽聚糖含量 多 占细胞壁干重的50%-80% 少 占细胞壁干重的10%-20% 三)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营养物质2.温度3.酸碱度4.适宜的气体 四)细菌合成的代谢产物: 1、对人体有害的:热源质、毒素、侵袭性酶、 2、有利的: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 3色素 鉴别 五)概念:1、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2、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3、无菌:无活的微生物存在 4、无菌操作:防止或

4、抑制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称灭菌操作或无菌技术 5、正常菌群:在正常人体的体表以及外界相通的腔到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 量的细菌,这些通常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称正常菌群。 6、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与人体间的平衡状态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被打破,使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也能引起疾病,把这些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 7、医院获得性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 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六)正常菌群成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 正常菌群的寄生部位改变 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菌群失调:常可引起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即在抗菌药物

5、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生了另一种新致病菌引起的感染。 七)物理灭菌的方法: 热力学灭菌法 1干热法:焚烧、干烤、烧灼 2.湿热法:间歇灭菌法、煮沸法、流通蒸合灭菌法、巴士消毒法。高压蒸气灭菌 辐射的杀菌法: 1紫外线:空气 物体表面 2.电离辐射:用于不耐热的医用塑料、注射器、导管、食品的消毒 3滤过除菌发:血清、抗毒素、抗生素的不耐热的。 4干热与低温:保存细菌 八)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用途 1)重金属盐类:皮肤、手术部位消毒 2)氧化剂:皮肤、粘膜、水果 消毒 3)醇类:皮肤、体温计消毒 4)醛类:物体表面消毒 5)酚类:地面、器具表面的消毒 6)表面活性剂:术前洗手 7)酸碱类:空

6、气消毒 8)烷化剂:手术器械、一次性灭菌消毒 9)染料类:浅表创伤消毒 化学消毒剂作用的影响因素: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 2)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3)环境因素 4)此外,还受温度、酸碱度、穿透力等因素的影响 九)细菌的致病性: 1)细菌的毒力侵袭力:1、荚膜: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抵抗杀菌物质的杀菌作用 2、粘附素:普通菌毛 3、侵袭性酶 毒素:内毒素、外毒素 2)细菌的数量 3)侵入门户 十)内外毒素的区别 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区别: 区别要点 来源 化学成分 稳定性 免疫原性 毒性作用 外毒素 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分泌或少数菌溶解后释放 蛋白质 不耐热,加热60 30分钟被破

7、坏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处理脱毒可成为类毒素 强,各种细菌外毒素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作用,引起特殊临床症状 内毒素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成分菌体裂解后释放 脂多糖 耐热,160 2-4小时被破坏 较弱,甲醛处理不能成为类毒素 较弱,各种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可引起发热、白细胞升高、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 十一)细菌的感染类型: 1、来源不同分类: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 2、症状不同分类:潜伏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感染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按病情缓急不同分:1、急性感染:发作突然,病情突然,一般为数日至数周。病愈后,致病菌消失。 2、慢性感染:病程缓慢,一般为数月至数

8、年。胞内菌往往引起慢性感染。 按感染部位不同分:1、局部感染 2、全身感染: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 内毒素血症:G-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大量内毒素;病灶内G-菌死亡释放内毒素入血。 菌血症:致病菌由局部侵入宿主只在集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 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物质。 脓毒血症:化脓性菌侵入血后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内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带菌状态:致病菌在显性或隐性感染后并未消失,在体内继续留存一段时间,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

9、态。 二、免疫学基础 一)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一切抗原异物,以保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保护性反应。 二)免疫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 附:免疫功能的正常和异常表现 功能 免于防御 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 正常表现 清除病原生物 清除体内损伤衰老的细胞 清除体内突变的肿瘤细胞 异常表现 过强易导致超敏反应,过低反复发生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生肿瘤 小结 抗感染 抗衰老 抗肿瘤 三)关于抗原 1、抗原的概念: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效应T细胞,并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性能:免疫原性、抗原性 3、抗原特异性:指抗原只

10、能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免疫效应物质,且只能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特异性结合。 4、医学上重要的抗原:异种抗原、异嗜性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肿瘤抗原、超抗原。 四)免疫球蛋白 1、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 2、结构:基本结构:两条重链,两条轻链组成二硫键。 辅助结构:J链、分泌片 3、功能: VL1VH:特异性结合抗体 CH1:免疫球蛋白遗传标志的所在段 CH2:补体结合的位点 CH3:与细胞上FC受体相结合 铰链区:灵活的伸展,使得免疫球蛋白更好地与抗原结合。 五)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的主要特性: 1)IgG: 特点:单体、75%、半衰

11、期最长、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功能:1、激活补体 2、中和毒素和病毒 3、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4、引起超敏反应和免疫性疾病 2)IgM:特点:五聚体、分子量最大、10%、人体内最原始最古老的免疫球蛋白 功能:1、激活补体 2、中和毒素和病毒 3、具有强大的血管内抗感染的作用,宫内感染,更是指标。 3)IgA:特点:1.两种类型:血清型、分泌型2、10%-20%3.粘膜表面、乳汁 功能:阻止病原体粘附到易感细胞表面上,是机体局部粘膜抗感染的重要因素 4) IgE:特点:单体、0.001%、产生最晚、具有亲细胞性 功能:1、介导I型超敏反应 2、抗寄生虫感染 5)IgD:特点:单体、0.

12、2%-0.25%、与免疫耐度有关 功能:推测与B细胞分化成熟有关,是B淋巴细胞的重要抗原受体。 六)1、多克隆抗体:由多个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可与不同表位结合,且免疫球蛋白类别各异。 2、单体克隆:指一个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抗原决定基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 七)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因子组成 免疫器官:1)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腔上囊 2)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等 免疫因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等。 附注: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区别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表面标志物:

13、、 分类:、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表面标志物: 分类:亚群、亚群 2、NK细胞的特性:在无特异性抗体和效应TC细胞形成之前,即可有效地杀伤带病毒的靶细胞,发挥早期抗病毒感染作用。 3、巨噬细胞的作用: 八)关于免疫应答 1、免疫应答的概念:是指免疫系统接受抗原物质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 2、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3、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首次应答 再次应答 九)体液免疫的效应特点:主要通过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抗体来发挥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的效应特点:通过免疫应答机体及时地清除抗原性异

14、物,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 十)1、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 1)屏障结构2)吞噬细胞3)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三部分组成 2、非特异性免疫在抗感染中的作用:1)是生来就有,可以遗传;2)人人都有,无个体差异,故有称为固有性免疫;3)对病原卫生物广泛抵抗,无特异性 3、特异性免疫在抗感染中的作用: 1.体液免疫的作用:1)是通过抗体来清除病原微生物 2)即可发挥直接抗感染作用 3)主要对细胞外生长的病原菌起作用。 2.细胞免疫抗感染的作用:1)通过效应细胞发挥作用2)产生免疫效应缓慢 3)主要针对细胞内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发挥作用 潜伏期 长 短 抗体的量 少 多 抗体为主 IgM IgG 持续时间 短 长 滴度 底 高 三、临床免疫 一)超敏反应的概念:又称变态反应,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出现的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二)1、I型超敏反应 1)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 2)、常见的疾病: 1.过敏性休克 2. 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 3. 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