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导学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4260660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液的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溶液的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溶液的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溶液的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溶液的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液的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液的导学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液的形成的导学案 (第一课时) 芳一中学校 魏忠燕学习目标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知道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重点和难点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情境导入1海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为什么将少量蔗糖固体放入一杯水中,搅拌后固体消失?学习研讨一、溶液【自主学习】【实验9-1】 实验现象_【实验思考】混合物的特点 【阅读】阅读课本P2728溶液是_ 溶质是 溶质可以是_;两种液体互溶,一般把_叫做溶剂,_叫做溶质;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_叫做溶剂。溶剂是_.最常用的

2、溶剂是_;碘酒中_是溶剂,_是溶质。【交流讨论】1、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2.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溶剂溶质现象水碘水高锰酸钾汽油碘汽油高锰酸钾溶剂溶质振荡前的现象振荡后的现象静置后现象结论水汽油【实验9-2】实验表明_;_。【实验9-3】水和植物油【实验9-4】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交流讨论】试管内加入洗涤剂振荡前现象振荡后现象静置后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自主学习】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的全过程中,下列转变关系正确的是( )A. 溶液 乳浊液 溶液 B. 溶液 悬溶液 乳浊液 C. 悬溶液 乳浊液 溶液 D. 溶液 悬浊液 溶液2

3、、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种溶剂中只能溶解一种溶质B.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食盐溶液与蔗糖溶液混合后仍为溶液 D. 同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度不一定相同3、下列可作为溶质的是( )A、 气体 B、液体 C、固体 D、都可以拓展提升1、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回答:(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混浊现象?为什么?2、50 g稀硫酸中投入5 g铁(全部溶解),反应停止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 溶液导学案课题一 溶液的形成 (第二课时

4、)主备人:薛文文 审核人: 时间: 学习目标1认识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2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重点和难点重点: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及实验探究。难点:物质在水中溶解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情境导入趣味实验在一只小烧杯中装入半烧杯水,在烧杯下面放一块小小的薄木块,并向木块上放少量水,将烧杯向上提,观察到木块没有被提起来;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硝酸铵,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外壁有水珠凝结,这时又把烧杯向上提。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并猜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物质溶于水是否都是这样的呢?学习研讨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活动与探究】根据课本第30页的实验药品和仪器设

5、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实验记录:水中加入的溶质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溶解现象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结论【展示交流】归纳整理:阅读P31第一段内容吸热放热 ;吸热放热 ;吸热=放热 。 学情分析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啤酒 B.矿泉水 C.汽水 D.液氧2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3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清纯的井水 B.淡化的海水 C.净化的河水 D.实验室配制试剂用的水4.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

6、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 (填吸热或放热),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离子的过程,这一过程 。(填吸热或放热) 5.分别将NaCl、NH4NO3、NaOH固体加入到水中,使它们充分溶解,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明显降低的是 。6在蔗糖水中,溶质的小微粒是 ,在碘酒中,溶质的小微粒是 ,在食盐水中,溶质的小微粒是 。拓展提升【必做题】请将下面B选项中与A选项中相关说法的序号,填在A项中对应的括号内。A项 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 ( ) 碘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 ( ) 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 )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 ) 用汽油和洗涤剂

7、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 )B项a. 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b. 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 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洗涤剂能将油污乳化成小液滴而洗掉d. 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e. 同种物质在不同容剂中的溶解性不同【选做题】物质溶解于水时,有的放热会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吸热会使溶液温度降低。请用广口瓶、试管、弯曲成如下左图所示形状的玻璃管、合适的橡皮塞和水,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能用它研究物质溶解于水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画出装置图,并简述其原理。课后反思:第九单元 溶液导学案课题二 溶解度(第一课时)主备人:薛文文 审核人

8、: 时间: 学习目标1.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3.了解结晶现象。重点和难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情境导入一杯白糖水,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要想让杯子里的水变得更甜,我应该怎么做?是否向杯子里加的白糖越多,水就会越甜?学习研讨一、饱和溶液【自主学习】【活动探究I】:阅读P33,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操作加入5g氯化钠搅拌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再加入5ml水,搅拌现象结论【结论】:【活动与探究II】.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硝酸钾再加入5g硝酸钾【结论】: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

9、续溶解?操作现象结论加热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冷却【形成概念】:1、_叫做饱和溶液,_叫做不饱和溶液。2、 这一过程叫做结晶。结晶包括 结晶和 结晶。【分析归纳】:饱和溶液二要素: 、 。【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小结】:饱和溶液通过_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通过_可以变为饱和溶液;学情分析1.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升高温度;加同种溶质;加溶剂;恒温蒸发溶剂A. B. C. D.2.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 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 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0、 )A.加水前是饱和溶液 B. 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C. 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 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3.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B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饱和溶液C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5.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6.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与两种方法:一种是 ;另一种是 。例如,从饱和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用 法;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采用 法。课后反思: 第九单元 溶液导学案课题二 溶解度(第二课时)主备人:薛文文 审核人: 时间:学习目标1. 知道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