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主题班会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4248251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主题班会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清明主题班会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清明主题班会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清明主题班会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清明主题班会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明主题班会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主题班会教案(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清明主题班会教案清明主题班会教案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的召开原则是:教化性、针对性、创建性、贴近性、多样性和敏捷性。你所了解的主题班会都是什么样的?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清明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清明主题班会教案1一、活动目的: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了解清明节的相关习俗,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2、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化,让学生明白今日的华蜜生活来之不易,是多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珍贵的生命换来的,先烈们永垂不朽。二、活动打算:诗朗诵、讲故事、ppt等三、活动过程:主持人2: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

2、品德的详细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仅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于那些在历史上为人民献诞生命的,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即将到来,我们将带着对先烈们的怀念开展本次的主题班会,祭祀那些为了中华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战的先辈!1、清明节的来源:(1)学生介绍收集的资料(出示相关图片)(2)沟通感受(3)说说清明节的习俗(结合自身阅历)2、朗诵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出示图片):清明即事(唐 孟浩然)寒食(唐 孟云卿)清明(唐 杜牧)主持人2:我们今日的辛福生活是多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的道路是先辈用鲜血铺成的。是他们为我们民族的解放,共产主义志向的实现而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难险阻

3、。“东方红,太阳升”,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掀起了我们祖国崭新的历史篇章!他们把生存的权利留给了后代,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这是人间大爱,流芳百世!3、讲故事,怀先烈:(1)说说你知道的关于先烈的故事(2)观看烈士的片段(3)谈谈你此时的的感受4、诗朗诵:站在烈士纪念碑前师总结:英雄的赞歌永世传唱,烈士的英名万古流芳。我们要恒久牢记他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将爱国真情恒久流传!清明主题班会教案2一、设计背景国家中长期教化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注意知行统一。坚持教化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加学生科学试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化资源,

4、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激励学生主动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春游的好时间。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青少年学生虽然热切盼望清明小长假,但对这个节日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文化学问却知之甚少,他们认为祭祖是老人的事,甚至认为是封建迷信,而扫墓则是出游的幌子,至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文化内涵等他们知之甚少。因此召开此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传统民族文化、增加感恩思源精神。二、活动目标1、

5、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地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主动地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2、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增加学生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妙生活。3、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酷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三、活动打算1、组织观看爱国电影冼星海。2、学生课前搜集、整理与清明节相关的学问、图片、故事。3、布置每位同学书写“致已故的亲人或某位自己崇拜的人物的三行情书”。4、每组选若干名学生参与“清明学

6、问知多少”竞赛,打算竞赛的题目。5、制作PPT课件。四、活动时间与地点3月30日(周五)下午14:1014:50,预初(5)班教室五、活动过程1、开场主持人甲: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静默的节日,我们纪念远离的人。主持人乙:再过几天就是清明,三点为清,日月为明,我们追思逝去的人。主持人甲: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清明,感受传统”吧。主持人乙:那么,对于清明,你原委了解多少呢?主持人甲:下面让我们进入“竞答沟通”环节,让大家一起来说说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吧。2、活动:竞答沟通说一说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学生沟通:1、简述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略)2、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

7、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慢慢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慢慢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日的清明节。从今,清明节春游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并讲解并描述清明节的由来更能让学生深化领悟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主持人甲: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的,最主要的还是祭祖扫墓。(播放清明节习俗活动影像资料或展示有关图片,最终播放一组民间扫墓、祭祖图片或影像。)主持人乙:看了最终一组图片影像,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这是封建迷信活动吗?对待我们的先人我们该不该缅怀,该如何缅怀?

8、3、活动:小组探讨说一说对待我们的先人我们该不该缅怀,该如何缅怀?学生探讨:(全班同学分成探讨小组,并由小组代表回答)主持人甲:清明祭祖不行少,“扫墓祭祖”可以帮助我们“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己生活和事业基础的真正内涵,能激发人们勇于生存和追求华蜜的斗志,更能体现人类生生不息、繁衍永续的精神。扫墓祭祖可以促使我们加深对自己生命原本的相识,让每个生者都牢记自己身世的渊源、了解自己生命的脉络。总之,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华蜜和动力。主持人乙:祭祖方式寄予哀思的同时也要爱惜城市环境,实行鲜花、水果、网上祭祀等“低碳”的文明祭祖方式,不随地

9、燃烧纸币等祭祀用品,不乱堆乱倒等。设计意图:在这里适当指导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讲解并描述清明节的由来,能够让其更加深化地领悟清明祭祖扫墓的文化内涵。4、活动:三行情书。主持人甲:在召开此次班会以前,我们班委发起了“三行情书”的活动,希望同学们能够用“三行情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已故的亲人或某位自己崇拜的人的哀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沟通下自己的三行情书。学生沟通:三行情书节选:宋逸楠13岁交大二附中预初(5)班学生:每次看到你那蜡黄的手编制的草帽,我会兴奋的戴上,如今,那帽子早已没了因为它现在化一团气,戴在我的心头上。曾嘉伟13岁交大二附中预初(5)班学生:每当我在海边闲逛总会有一个身影随伴着我和我一

10、起面对明天的挑战在海边共同立下诺言不离不弃永不分散张奕昕13岁交大二附中预初(5)班学生:曾经有您陪伴我度过美妙与苦痛时间,您总是在我身边激励与支持我,您虽然不在了,但我会接着努力完成我们共同的心愿。主持人乙:没有我们的祖先就没有今日的我们,他们还为我们今日的华蜜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一个家族史就是一个家族的奋斗史。我们应当纪念他们。除了拜祭我们的先人,我们还要祭拜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设计意图:通过“三行情书“的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已故的亲人或某位自己崇拜的人物的哀思,这是另一种纪念的方式。主持人甲:我们在召开此次主题班会以前一起观看了爱国电影冼星海,接下来,请同学们谈

11、谈历史上为我们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与我们现在和谐生活的关系。四人一组沟通观后体会、学生举荐代表谈谈体会。5、活动:观爱国电影冼星海后的体验沟通学生沟通:(略)设计意图:通过爱国电影的观看,让学生明确没有他们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也就没有我们今日的和谐,今日的华蜜。因此,我们要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学生甲: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题,但不是全部,还有吃青团、春游、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你知道这些活动的有关学问吗?6、活动:学问竞猜问题设置节选:有哪些体育活动?秋千最早叫什么?荡秋千有什么好处?蹴鞠是一种什么嬉戏?谁独创的?什么叫探春?为什么要植树?为什么要插柳?戴柳?祭祖时一般在什么

12、树合适?学生乙:下面全班按课前布置分成两组相互提问,答对问题最多的一组获胜。学生活动:(略)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了解清明节的习俗。通过小组探讨辩论抢答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清明节的习俗,直观的画面有利于学生真实感受清明节的氛围,领悟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人文内涵,并在思想上明确怎样才能过一个文明的有意义的清明节。7、辅导员总结:辅导员:通过今日的主题班会活动我们深刻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和节日含义, 中国人历来注意情感,不忘本,因此我们对先人的祭祀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缅怀。我们信任亲人、先祖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情意与祭祀,我们华夏儿女也肯定会一代代持续而这种温情。我们还要沿着革命先烈走过的踪迹

13、,树立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明节有它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不仅要酷爱它,过好它,还要更好的传承它。设计意图:先由学生总结是检验本节班会课效果的有效方法,老师的适时补充与总结让本节班会课更加完整,让学生对本节班会课的学习有一个总体上相识。8、课后拓展清明节小长假与父母一起祭祀祖先或烈士并写一篇作文或用一幅美术作品,记述自己过程、见解或感受。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与实际节日结合起来,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自觉地传承本民族文化。六、活动反思清明节前夕学校德育处开展了相关的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清明节并牢记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在就此加强对学生

14、的爱国主义教化。在班级内召开“走进清明,感受传统”主题班会,是结合我们班级的详细状况开展的一项活动。课前要求学生充分调查相关资料,课上利用竞答沟通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妙生活。同时指导学生用“三行情书”的方式追思已故的亲人或某位自己崇拜的人物,也是一种低碳、绿色的祭祀方式。最终激励学生清明节小长假与父母一起祭祀祖先或烈士并写一篇作文,记述自己过程、见解或感受。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

15、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主动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但是,在教学后我发觉学生们在学问竞猜环节,可能是“求胜心切”而导致出现的题目会有些偏、甚至与我们的清明节关系不是那么亲密,这些都是因为在教学中或许是因为时间的仓促,没有细致地帮助学生全面解读从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有关。因此,我确定在清明节后针对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与学生作一次深化的探究。清明主题班会教案3活动目标: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一些习俗。2通过教化,让学生感知今日的华蜜生活来之不易,是多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恒久值得我们学习。活动打算:1诗朗诵、革命歌曲等2清明节来历和风俗等资料活动过程:主持人:今日我们班会的主题是“清明缅怀先烈”。清明节是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