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电信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企、****资料... 文档编号:464215192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电信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3年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电信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3年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电信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23年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电信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23年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电信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电信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电信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及答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电信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及答案(网友回忆版)1.将姓名与准考证号在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填写,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2.请将题本上的条形码揭下,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没有贴条形码的答题卡将按作废处理,成绩计为零分。3.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4.待监考老师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5.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放在桌上,待监考老师确认数量无误、发出离令后,方可离开考场。6.严禁折叠答题卡!一、公共基础知识。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答案。1、公文语句的主

2、要特点是()。A、含义完整确切,在文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B、多使用复句C、多使用省略句D、不可使用非主谓句【答案】A【解析】公文语言要求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在此基础上,公文的语句多以叙述、说明、议论为主,要求含义完整确切,无歧义,在文中有较强的独立性。B、C、D项不是公文常用语句,应予排除。故选A。2、一台主机上连接若干终端设备,支持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的工作方式叫做()。A、客户机服务器B、单用户C、网络D、多用户【答案】D【解析】一台主机上连接若干终端设备,支持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的工作方式为多用户方式。故选D。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焦点集中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3、B、事物是永恒发展的C、事物的内部矛盾D、事物的外部矛盾【答案】C【解析】哲学中讲的形而上学就是指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问题,不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与形而上学相对的是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是唯物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故选C。4、甲公司铺设管道,在路中挖一深坑,设置了路障和警示标志。乙驾车撞倒全部标志,致丙骑摩托车路经该地时避让不及而驶向人行道,造成丁轻伤。对丁的损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应由乙承担赔偿责任B、应由甲和乙共同承担赔偿责任C、应由乙和丙共同承担赔偿责

4、任D、应由甲、乙和丙共同承担赔偿责任【答案】A【解析】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在公共场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甲公司设置了路障和警示标志,所以甲公司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B项、D项错误。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5、下列关于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函通常运用完全式标题B、请

5、批函标题中应写出祈请类词语C、函应该标注主送机关D、函可以在主送机关前加上敬语【答案】D【解析】函的标题一般使用完全式标题,即发函机关名称+事由(联系事项)+文种。请求批准函宜写明“请求”等祈请类词语。函应标注主送机关。因为是公文,不应像普通信函称谓那样加敬语。故选D。6、下列短语能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哲学原理的是()。A、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答案】C【解析】A项体现了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以及在一定条件下量的优势可弥补质的不足的观点。B项体现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C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的观点,可知

6、该项正确。D项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7、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请求批准,用()。A、请示B、报告C、函D、批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种类辨别。向平行和不相隶属机关行文请求或回复需要批准的事项,应使用函,而不用请示和批复。请示: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批复: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故选C。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答案】C【解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7、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为不进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原指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现也比喻不进行认真实践就不能得到真知,主要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故选C。9、下面诗句与节气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立秋B、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大暑C、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谷雨D、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惊蛰【答案】D【解析】A项出自魏晋时期陆机的拟明月何皎皎,凉风指秋风,凉风寒蝉都是

8、写秋天的季候。B项出自三国魏文帝曹丕的与朝歌令吴质书,指暑夏把瓜、李子等放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C项较明显,诗句中有“谷雨”二字。D项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初夏即事,描写的应是小满,此时节麦子尚未成熟,正是生长的时候,麦气是指麦子的气息。D项正确。10、南宋张栻曾说:“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这句话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本原理异曲同工。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认识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D、世界是对立统一的【答案】C【解析】“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出自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张栻的论语解序。意思是说,“知”与“行”相互生发、相互促进,越是深入实践,认识越能精进;有

9、了越发深刻的认识,实践越能通达透彻,“知”与“行”自始至终相互随行。这句话体现了认识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即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再到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上升。故选C。11、“只有迎着群众需求上,贴着群众认可改,瞄准群众满意干,才能体现改革的温度和力度。”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实践是有目的性的活动B、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C、正确的认识能够很好地指导实践D、个人价值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实现【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知识。只有迎着群众需求上,贴着群众认可改,瞄准群众满意干,才能体现改革的温度和力度。说明我们要有以满足群众需求为目的而进行改革,同时按照这种认识去进行改革也能有效地改造我

10、们的客观世界。AC说法正确。BD两个选项不符合题意,在题目中没有体现。因此,本题选择AC。12、公民应该恪忠职守,兢兢业业地工作,克己奉公,服务社会。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A、爱国守法的要求B、明礼诚信的要求C、勤俭自强的要求D、敬业奉献的要求【答案】D【解析】公民应该恪忠职守,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服务社会,是敬业奉献的要求。故选D。13、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学术典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尚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B、诗经是我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东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305篇诗歌C、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的学生及其

11、再传学生记录整理而成D、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答案】B【解析】A、C、D三项正确。B项,诗经是我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305篇诗歌。14、我国的能源条件可以概括为()。A、缺煤、富油、少气B、富煤、缺油、少气C、缺煤、缺油、多气D、富煤、富油、多气【答案】B【解析】我国能源总特点:总量丰富、人均贫乏;分布不均,耗能量大;污染严重、效率低下。主要能源构成的态势是富煤、缺油、少气。故选B。15、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上讲,这一说法强调了()。A、人脑会对外界

12、刺激做一系列反映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C、意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观世界D、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生产”二字反映了人脑是能动地对客观世界作出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题干体现了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的内容,没有体现出作用于客观世界的作用。故选B。16、“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这些成语典故反映的道理是()。A、事物有真象和假象之分B、真象反映事物本质,假象不反映事物本质C、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D、没有现象就没有本质【答案】A【解析】所谓真相是指与事物本质现象相符合的现象。所谓假象是指

13、与事物本质不相符合的表面现象,真象和假象都是现象,都是客观的,都反映事物的本质。故选A。17、下列作家作品完全对应的一项是()。A、巴金激流三部曲B、茅盾包身工C、贾平凹芙蓉镇D、叶圣陶林家铺子【答案】A【解析】在巴金众多的小说中,由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组成的激流三部曲,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巨制,A项正确。包身工的作者是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夏衍,B项对应错误。芙蓉镇是作家古华的长篇小说代表作,C项错误。林家铺子是著名作家茅盾的短篇小说,D项错误。因此A项当选。18、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根本价值取向是()。A、提高工作效率B、提升道德境界C、维护社会公正D、培育高尚人格【答案】C【解析】

14、公务职业道德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维护社会公正。故选C。19、()具有诱导性、间接性、灵活性和平等性等特点。A、传播方法B、法律方法C、行政方法D、经济方法【答案】D【解析】经济方法的特点包括:诱导性、间接性、灵活性、平等性。故选D。20、赵某系全国知名演员,张某经多次整容后外形酷似赵某,此后多次参加营利性模仿秀表演,承接并拍摄了一些商业广告。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A、张某故意整容成赵某外形的行为侵害了赵某的肖像权B、张某整容后参加营利性模仿秀表演侵害了赵某的肖像权C、张某整容后承接并拍摄商业广告的行为侵害了赵某的名誉权D、张某的行为不构成对赵某人格权的侵害【答案】ABC【解析】民法通则第10

15、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本题中,张某无论是整容与表演都是使用的是自己的肖像,而没有直接或间接的使用赵某的肖像,因此,不构成对赵某肖像权的侵害,因此,AB项错误,应选。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本案中,张某在承接并拍摄商业广告时,并未使用赵某的名义,也并未对赵某在品德、才干、信誉等在社会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造成侵害,也不构成侵犯赵某名誉权,C项错误。因此,本题应选ABC。21、在Excel中输入字符串时,若该字符串的长度超过单元格的显示宽度,则超过的部分最有可能()。A、被截断删除B、右侧单元格为空时继续超格显示C、给出错误提示D、作为另一个字符串存入右侧相邻单元【答案】B【解析】在Excel中输入字符串时,若该字符串的长度超过单元格的显示宽度,且右侧单元格为空时,则超过的部分将继续超格显示。故选B。22、一般的传阅文件,在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