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选择7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4214984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选择7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生物选择7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生物选择7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生物选择7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选择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选择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生物选择强化训练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范畴的是A通过缓冲物质维持细胞内液pH的相对稳定B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维持血糖的相对平衡C通过免疫系统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D通过机体调节作用使人体体温保持相对恒定2神经递质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氯离子(Cl-进入细胞内,正确的判断是A形成局部电流 B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保持不变C抑制细胞兴奋 D使细胞膜内电位由正变负3.一只突变型的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的雄性果

2、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 ,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A.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C.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 D. 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AaAaAaAAAAAAaaaaaaaa4.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因此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能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变化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5.右图表示某个种群的基因型组成情况,A、a为一对等位基因。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

3、A.0.11 B.0.4 C.0.5 D.0.556.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的叙述,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是A.艾弗里通过实验证明S型菌的DNA是导致R型菌转化的“转化因子”B.沃森、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C.孟德尔在实验中采取了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D.萨顿通过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7. 下图表示用纯种的高秆( D )抗锈病( T )小麦与矮杆( d )易染锈病( t )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过程 可使育种所需的优良基因由亲本进入 F1 B. 过程 为减数分裂 C. 过程 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幼

4、苗 D. 过程 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8. 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由 1 号、 2 号、 4 号和 5 号,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B. 由 5 号、 6 号与 9 号,可推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C. 由图可以推知 2 号为显性纯合子、 5 号为杂合子 D. 7 号和 8 号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 1/39. 下图表示用纯种的高秆( D )抗锈病( T )小麦与矮杆( d )易染锈病( t )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过程 可使育种所需的优良基因由亲本进入 F1 B. 过程 为减数分裂 C. 过程 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单倍

5、体幼苗 D. 过程 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10. 碱基互补配对可发生在下列哪些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 种子的萌发 病毒的增殖 细菌的分裂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 DNA 探针的使用 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 A. B. C. D. 11.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是 DNA B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 DNA 能完全分开 D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12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6、A. 刺激 处,该处细胞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 若从 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 , E 不能产生反应 C. 兴奋在 处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较在 处快 D. 若在 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 一 处能测到兴奋的只有 13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主要包括4个步骤: 将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与细菌混合培养 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放射性检测 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A B C D.14右图A、B是某种雄性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A细胞内有染色体8条,B细胞内有同源染色

7、体。对 CA细胞会发生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DB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能直接与卵子结合15把成年三倍体鲫鱼的肾脏细胞核移植到二倍体鲫鱼的去核卵细胞中,培养并获得了克隆鱼,则关于该克隆鱼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状与三倍体鲫鱼完全相同 B是二倍体 C是有性生殖的产物 D高度不育1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所有的原始材料 B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可以说明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17下图中处能发生神经递质活动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18人体内环境中可发生许

8、多生化反应,下列反应可以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A. 葡萄糖合成肝糖元 B抗原和抗体相结合 CHIV的逆转录 D精子的获能19下列对人体内激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含量极微但能显著调节生命活动 B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浓度相对稳定C激素过多或过少会出现疾病 D激素本身可给靶细胞提供能量20a基因纯合会导致某种生物胚胎致死,现已知该生物某自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接近50%,则该种群中杂合子大约占A1% B10% C50% D99%二、多选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分,其他情况不给分。)2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各种变异都能改变种

9、群的基因频率B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C基因突变产生了新基因,对生物进化最有意义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显性突变更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22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的分解 B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是切断血糖的来源 C血糖浓度与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速率无关 D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的重要的器官23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则会导致该DNA分子 A基因的碱基序列可能发生改变 B碱基配对方式发生改变 C所有基因的结构都会发生改变 D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可能发生改变24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对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C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D萨顿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肯定是科学的2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感受器和效应器应该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中 B所有反射的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它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 C兴奋传导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神经纤维的长度 D突触后膜可以是神经细胞膜,也可以是肌细胞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