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421498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发展   【论文摘要】:介绍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研究了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未来发展前景和一些重要技术热点。 近些年来,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因此,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当今工业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1.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动力、机构、执行器、和传感器五个部分组成,相互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柔性自动化系统。其中计算机软硬件和传感器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组成要素。与传统的机械产

2、品比较,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1.1 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性强,操作更方便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操作人员摆脱了以往必须按规定操作程序或节后频繁紧张地进行单调重复操作的工作方式,可以灵活方便地按需控制和改变生产操作程序,任何一台光机电一体化装置的动作,可由预设的程序一步一步控制实现,甚至实现操作全自动化和智能化。 1.2 功能增加,精度大幅提高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以激光、电脑等现代技术集成开发的自动化、智能化机构设备、仪器仪表和元器件。技术的采用使得包馈控制 水平提高,运算速度加快,通过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可精确按预设动作,其自行诊断、校正、补偿功能可减少误差,达到靠单纯机械方式所不

3、能实现的工作精度。同时,由于机械传动部件减少,机械磨损及配合间隙等引起的误差也大大减小。 1.3 部分硬件实现软件化,智能化程度提高 传统机械设备一般不具有自维修或自诊断功能。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电子装置能按照人的意图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信息采集及处理、调节、修正、补偿、自诊断、自动保护直至自动记录、显示、打印工作结果。通过改变程序,指令等软件内容而无需改动硬件部分就可变换产品的功能,使机械控制功能内容的确定和变化趋势向”软件化”和”智能化”。 1.4 产品可靠性得到提高,使用寿命增长 传统的机械装置的运动部分,一般都伴随着磨损及运动部件配合间隙所引起的动作误差,导致可动摩擦、撞击、振动等

4、加重,严格影响装置寿命、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装置的可动部件减少,磨损也大为减少,像集成化接近开关甚至无可动部件、无机械磨损。因此,装置的寿命提高,故障率降低,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5 融合了多种学科新技术,衍生出许多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新产品 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开发涉及到许多学科和专业知识,包括、学、化学、声学、机械工程学、电子学、电、系统工程学、光学、控制论、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等。例如人们很熟悉的静电复印机、彩色印像机等,就是一种由机、电、光、磁、化学等多种学科和技术复合创新的新型产品。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光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与机械技术各

5、自的优势结合起来,衍生出许多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新一代技术装备。 1.6 产品系统性增强,各部分系统间协调性要求提高 光机电一体化是一门学科的边缘科学技术,多种技术的综合及多个部分的组合,使得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产品更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其各个组成部分在综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中相互配合有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各种技术扬长避短,提高系统协调性。 2.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研究现状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科技领域急起直追,我国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已取得明显的成效,数控产品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型灵敏数控装置发展很快,是我国特有的经济实用产品,不但适用国内的需要,部分产品还随主机配套出口。国内的机械产品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C)和微电子技术控制设备也越来越多,覆盖面也日益扩大,从纺织机械、轴承加工设备、机床、注塑机到橡胶轮胎成型机、重型机械、轻工业机械都是如此,我国自行研制和生产的光机电设备,在质量上也有重大突破,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