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4212918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题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题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题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题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题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题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题结题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标准提倡教材的多样性、趣味性、生活化和情境化,这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现行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虽然已有一套完整的结构体系,但由于受教材编制和篇幅的限制,使教材内容远离儿童的真实世界,缺少真正的深层次的对话、互动与开放,从而无法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大众数学观。另外,受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在处理教材上,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不强,过分

2、地迷信教材,对问题的设计往往过细、过窄,缺乏理性思考,对教材缺乏整体感悟和把握。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缺乏生命活力。因此,我们提出“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课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优化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主动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从而达到“会学”、“乐学”的境界。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本质体现。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对学习的自觉的、主动的、自我追求的基础

3、上。在教学设计上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选择的可能,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发展的需要。2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以实物存在的客观事物和客观环境,一类是以心理印象或符号存在的心理表象、观念、情感、知识、学科结构等,这一类应该是课堂教学中活动的主要对象。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应该灵活地、适当地应用双重编码(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使静态的活动对象动态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以便激发主体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在对活动对象的占有、改造过程中主动实现主体素质的发展。3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

4、习伙伴)的帮助(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意义建构”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对当前所学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即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对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排体系及设计意图作一个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价值分析,作出合理筛选和优化,使教材内容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实现“教材”向“学材”的转变。2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

5、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优化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主动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1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学生和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教师平时在“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方面所作的尝试和取得的成效,为下一步的课题研究提供现实的依据。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组成员和一线教师的亲身实践和尝试,探索适合学生需求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材呈现方式。3对比分析法:通过新旧呈现方式的对

6、比,分析各种呈现方式给学生学习带来的效果,进一步优化教材的呈现方式。4经验总结法:根据各阶段的实践经验,总结出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切实有效的教材呈现方式。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指导和借鉴。五、课题研究计划(1)准备阶段(2004年4月2004年5月)收集有关信息,确定研究的主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上报总课题组(2)实施阶段(2004年6月2006年3月)在对课题工作细化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责任到人,深入进行研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及时撰写好阶段性成果报告。(3)结题阶段(2006年4月2006年5月)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等,并组织有关专家对成果鉴定,分析总结研

7、究经验,写出课题报告,同时组织实施推广。六、实施过程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进行课题研究首先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的学习、理论的普及。因此,我们采用了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必读内容与选学内容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定期认真学习有关专著和文章。同时还让教师对本课题的研究方案作深入的解读,进一步明确本课题实施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及基本规律。在组织集中学理论的同时,还要求教师对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著作和实际案例进行自学,对相关信息进行摘录,并写出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实验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两年来,我们共组织课题

8、组成员学习了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成尚荣:我该成为什么样的研究者、郑毓信: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和吴亚萍: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5本理论专著及数十篇论文和案例。2以活动促提高。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促进教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的有力措施。首先,积极参加常州、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其中,张建明校长获市校级领导评优课一等奖,姜卫钧老师获市课改数学评优课一等奖和市中层领导评优课一等奖,刘慧和刘忠两位老师获市数学评优课二等奖。其次,立足课堂,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教研”促“科研”。课题研究课体现着我们课题研究组的思想和

9、研究活动的进展,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阵地,在上好研究课上下功夫。每学期我们都安排了每月一次的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全体成员以年级组为单位,对教材先进行梳理,进行个人备课,再在教研组内进行讨论修改,然后立足课堂进行实践,集体评议时,执教老师要按照课题思想,说明为什么这样上,一名老师作中心评课,其他老师再集体评议,使每次研讨课都能让课题组的所有教师得到收获和提高。第三,“请进来、走出去”活动。每学期我校都要选派一定数量的老师到外省学习、取经,尤其是优先安排课题组的老师参加,这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组老师的一种鼓励吧。另一方面积极与兄弟学校加强沟通,增进校际间的交流。05和06

10、年我们分别和武进成章小学、朝阳小学进行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同时每学期我校总会安排至少一次的讲座。05年一月份我校邀请了江苏教育主编许元新围绕论文的撰写作了一次生动的讲座,另外我们还分别邀请了教研室周怡和主任和名教师汪强、蒋岳庆老师来校作了深入地指导!每一次聆听专家的讲座,都会让老师们了解到许多先进的理念,都会让老师们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第四,课题组沙龙活动。为了进一步探讨教材内容的呈现策略,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更加切实有效,我们除了每学期一次的研讨会、每月一次的研究课和理论学习外,05年春学期还举行了一次课题沙龙活动。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交流了自己研究的重点和收获,同时也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困惑,并

11、对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五,学生活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题研究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我们鼓励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数学比赛活动,提倡学生坚持写“数学日记”,进行情境作业设计及实践创作。05年春学期我们结合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深化实践理念,开放课堂,在全校36年级开展了一次“红领巾超市”实践活动,学校和学生方面为这次活动都作了精心的准备,从整理物品到估价、贴标签、包装、再到宣传策划。在活动中学生不仅仅在商品的估价、计算上有了一次锻炼,而且在人际交往、合作意识、商业意识等方面都有了真实的体验。一位家长对此次活动感叹道:“这样的活

12、动太好了。我女儿平时就是不喜欢和人接触,不要说买卖东西了,在这次活动中她居然还赚了一元钱。其实我并不在乎赚还是亏,在乎的是她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感谢学校开展这次活动,我希望以后学校能够多开展类似的活动,我们作家长的一定会全力支持。”3鼓励每位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研究性文章。鼓励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认真撰写研究性文章,并由学校组织,择优参加各级各类论文的、案例的评选,或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两年来,课题组教师有数篇文章在各级各类论文评选中或各级各类杂志上获奖和发表。如姜卫钧老师的优化教材呈现方式赋课堂以生命活力在教学与管理上发表,谭年平校长的“真”“假”过程在小学数学上发表,贺小军老师

13、的论文凸现主体 张扬个性获江苏省二等奖,刘忠老师的论文在新的理念的引导下创造性的呈现教材内容获常州市二等奖,另外在市获一等奖的论文有十几篇。说明了课题组的教师善于总结、勤于反思、乐于笔耕,这是一种非常科学而认真的科研态度。4用好一张评价表。一个好的课题研究,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为此,我们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设计了一份该课题研究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每上一节课题研究课,都必须使用这张“评价表”进行评价和分析,用它进一步来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工作更趋规范。(见附表)七、研究成效1在呈现形式多样化、呈现内容生活化、呈现方式动态化、内容设计弹性化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2优化了教

14、材内容呈现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于是我们采用对话、图文、表格、信息、漫画、游戏等形式呈现教材内容,使学生原先感觉较模糊、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3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数学学习的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教材,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上,把抽象的数学概念、

15、规则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形象化。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数学自身的魅力,逐渐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等活动,可以获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体会数学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的联系,从而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发展。4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对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研究,使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对现行教材的编排体系和设计意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从实际出发进行重组和优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自

16、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使教师由“教学型”向“思考型”、“研究型”转变。通过课题研究过程 ,培养了一批富有教学经验,富有教改意识,热心教育科研的青年教师,他们已成为我校的科研的中坚力量。八、课题研究反思1在研究中我们有这样一种感觉:目前虽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总觉得这种形式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只能对学生的视觉产生刺激,让学生感觉好奇和新鲜而已,不能从根本上达到学生内心需求,不能从更深层次上去使学生进入一种内在的、不由自主的学习和探究状态。2另外,在学习内容的挑战性方面深度不够,生活化内容的挖掘不自然,“学校数学”与“日常数学”之间的衔接和融合不到位,今后在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如何实现“符号化”知识向“生命态”知识转换,提升教学内容的生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