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单元备课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4208237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单元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科学单元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科学单元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科学单元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科学单元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单元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单元备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 元 备 课科目: 科学 第 一 单元 单元主题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知识体系分析本单元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空气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由认识空气的性质、空气流动的规律、空气的主要化学成分、空气对生命的意义及空气的污染与保护四部分组成。由于空气不同于其他有形物体,是不容易直接感知的空气,需要通过实验来间接察觉到它,因此本单元大多以实验感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寻求答案的线索呈现,使学生确信空气的真实存在,获取对空气的性质、组成及风的成因直观而生动的认识,同时更强烈地意识到空气是生命的要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自觉地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单元目标1.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

2、法来收集证据。2. 能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收集到的证据。3、 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4、 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氧气对于生命的意义。5、 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等性质,了解人类对此性质的应用。6、 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7、 知道因地球的形状,空气冷热不均时形成风的主要原因。8、 意识到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滥用科技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9、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单元重难点及解决策略重点:1、认识空气的性质 2、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3、了解空气的成分难点:1、

3、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2、理解风的成因3、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学措施:1、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于生活2、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3、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4、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培养观察、动手、综合分析能力单元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析等方法课时划分空气的性质1课时;热空气和冷空气1课时;空气中有什么1课时;空气是生命之源1课时;单元复习1课时,共计5课时单 元 备 课科目: 科学 第 二 单元 单元主题冷和热单元知识体系分析第二单元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中“能的表现形式”和“物体与物质”中的部分要求建构的。 冷和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杯热水放在桌上会慢慢变凉,勺子

4、放在热汤中,勺柄会慢慢变烫;四季更迭,使孩子们对“火热”、“冰冷”、“清凉”、“和暖”这些不同的气温都有过切身的感受。而人们对冷热规律的利用,如加热、制冷、散热、保暖等,也时常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本单元就将带领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在一个个亲历活动中了解热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单元目标1、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4、 物体的特征,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5、物质的变化,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知道水的冰

5、点与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6、能的表现形式,热现象。7、 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8、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时,热传导才停止。9、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10、 对待科学学习,敢于大胆想象。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单元重难点及解决策略1、物质的变化,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2、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单元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比较、推理、分

6、析等方法课时划分1、冷热与温度1课时2、热的传递1课时3、加热和冷却2课时4、吸热和散热2课时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1课时单 元 备 课科目: 科学 第 三 单元 单元主题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知识体系分析本单元以声音这种物理现象是一种能的表现形式为主题,引领学生对声音展开研究,涉及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三要素(音量、音调、音色)、乐音与噪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声是一种波,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力作用于物体,使其产生振动引起的。振动就是物体小的来回运动的重复。鼓、吉他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和无数的非音乐如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树叶发出的沙沙声,蟋蟀发出的声音,包括人说话的声音,所有的声音都是由振

7、动引起的。声音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音高和音量。一个声音的音高可以用“高”或“低”来描述,低音高声音如大卡车的隆隆声,或管风琴的低音部,高音高声音包括鸟儿的啭鸣或笛子的最高音部。一个声音的音高是与发出这个声音的物体的振动频率直接相关的。频率是一个来回运动在一秒钟内发生的次数。音量是描述声音的响亮或微弱的,音量与发出声音的物体振动幅度与距离直接有关。振动幅度大的声音源会在它周围的空气中建立起大振幅的声音振动,听者就会将这些大的震动接收为大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奇妙的声音王国设计了四课,每课都通过若干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介绍了一系列特定的概念。的声音。单元目标1知道一些可以使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知道声音

8、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与高低。2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才能到达人的耳朵。3知道乐音是令人愉悦的声音,噪音是使人烦躁的声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保护听力的方法。4能比较清晰的描述有关现象,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地传达给其他人。5能清晰阐述对现象和运动规律推断的合理性。6能制作简单的工具,能综合运用所学,创造性地制作。单元重难点及解决策略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与高低。2、知道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单元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调查,讲解. 课时划分1、声音的产生1课时2、声音的传播1课时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课时4、不同的声音1课时单 元 备 课科目: 科学

9、 第 四 单元 单元主题吃的学问单元知识体系分析第四单元吃的学问,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科学合理的营养十分重要。但是学生在营养行为上却存在着许多误区,如讲营养就是追求高档食品、山珍海味、越精越好挑食、偏食、追求食物的适口性等也不乏存在,儿童中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的现象日显严重。此外,由于环境污染和加工食品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怎样选择食品和注重吃的安全,已成为健康饮食的重要内容。因此,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饮食状况和社会的食品问题,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去衡量自己的营养行为,去思考吃什么和怎么吃,用吃的学问指导自己健康饮食,注意消化器官的保健是十分必要的。单元目标1.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

10、等方法来收集证据。2. 能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收集到的证据。3、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4、知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5、了解营养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注重个人保健。6、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7、意识到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滥用科技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8、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单元重难点及解决策略1、知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2、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单元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课时划分我们吃什么 1课时怎样搭配食物 1

11、课时食物的消化 1课时我们的食物安全么 1课时单 元 备 课科目: 科学 第 五 单元 单元主题排序和分类单元知识体系分析第五单元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中以下两个部分的要求建构的,第一,“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中“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第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单元目标1. 对待科学学习,敢于大胆想象。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2.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3、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4、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5、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6、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7、能对证据进行比较、归纳、概括等加工,并做出合理解释。8、能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收集到的证据。单元重难点及解决策略1、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2、能对证据进行比较、归纳、概括等加工,并做出合理解释。单元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课时划分1、排序1课时2、分类1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