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篇第三章第四节塑料橡胶纤维同步练测鲁科版必修2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4198992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篇第三章第四节塑料橡胶纤维同步练测鲁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篇第三章第四节塑料橡胶纤维同步练测鲁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篇第三章第四节塑料橡胶纤维同步练测鲁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篇第三章第四节塑料橡胶纤维同步练测鲁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篇第三章第四节塑料橡胶纤维同步练测鲁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篇第三章第四节塑料橡胶纤维同步练测鲁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篇第三章第四节塑料橡胶纤维同步练测鲁科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4节 塑料 橡胶 纤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下列物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蛋白质B淀粉C合成橡胶D油脂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分子化合物材料一般具有固定的熔沸点B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一般具有热塑性,相对分子质量小的高分子一般具有热固性C聚合物的结构单元重复次数一般是不确定的D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因而其结构很复杂3. 现代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是( )合成氨 塑料 医药 合成橡胶 合成尿素 合成纤维 合成洗涤剂ABCD4. 现在有两种高聚物A和B,A能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并能在加热到一定温度

2、时熔融成黏稠的液体,B不溶于任何溶剂,加热不会变软或熔融,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高聚物A可能具有弹性,而高聚物B一定没有弹性B高聚物A一定是线型高分子材料C高聚物A一定是体型高分子材料D高聚物B一定是体型高分子材料5.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主要是由分子中含有不同数目碳原子的烃组成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B聚乙烯是由分子组成的化合物,加热至某一温度,则可全部熔化C同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燃烧后生成CO2的质量相等D油脂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6. 下列对乙烯和聚乙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乙烯是纯净物,聚乙烯是混合物B乙烯的性质与聚乙烯相同C常温下,乙烯是气体,聚乙烯是固体D

3、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7. “不粘锅”炊具是在金属锅的内壁上涂一层聚四氟乙烯制成的,下列各项对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聚四氟乙烯单体中不含有碳碳双键B聚四氟乙烯在高温时容易燃烧C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正常使用时不会发生化学变化D聚四氟乙烯的分子内支链很多,且彼此缠绕,不会污染食物8. 聚丙烯酸酯类涂料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墙面涂料之一,它具有弹性好,不易老化,耐擦洗,色泽亮丽等优点。聚丙烯酸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它由丙烯酸酯加聚得到。下列关于聚丙烯酸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链节为CH2CHC单体为CH2CHCOORDn

4、为聚合度9. 在相同条件下焚烧下列物质,污染大气最严重的是( )A聚氯乙烯B聚乙烯C聚丙烯D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 关于天然橡胶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橡胶是天然高分子材料B天然橡胶受空气、日光作用,会被还原而老化C天然橡胶能溶于汽油、苯等有机溶剂D天然橡胶结构单元中含有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11. 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耐高温性能,合成丁腈橡胶的原料是( )CH2CHCHCH2 CH3CCCH3 CH2CHCN CH3CHCHCN CH3CHCH2 CH3CHCHCH3 ABCD12. 某质检员将甲、乙、丙三种衣料做纤维检验,所得结果如下表: 甲乙丙靠近火焰稍微卷缩无

5、变化尖端熔成小球燃烧的气味有特殊气味无异味有味热塑性无无良好检验甲、乙、丙三种衣料纤维后得出的最佳结论是( ) A.甲为棉,乙为丝,丙为涤纶 B.甲为丝,乙为棉,丙为腈纶 C.甲为腈纶,乙为丝,丙为棉 D.甲为棉,乙为维尼纶,丙为丝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 (20分)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简式可用表示。设聚合度n为3 000。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玻璃的单体和链节分别是_和_。(2)求有机玻璃的相对分子质量_。14. (20分)塑料制品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使用量最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如食品袋、塑料薄膜等都是塑料制品。大量的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

6、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白色污染。当今白色污染问题已得到了人们应有的重视,一些科学家也成功地寻找到了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工业上利用石油裂解气生产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 (2)塑料废弃物的危害有_。 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植物生长 造成海难事件 破坏环境卫生 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A. B. C. D.全部 (3)某些废旧塑料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将废塑料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变成有用的物质,实验装置如下图(加热装置略)。 加热某种废弃塑料得到的产物有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甲苯、炭等。 试管B收集到的产品为_和_ ,其一

7、氯代物分别有几种? _ 。 锥形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 写出C中逸出的气体是_。 第4节 塑料 橡胶 纤维参考答案1. AB 解析:蛋白质、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橡胶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故不是高分子化合物。点拨:关于高分子化合物的问题,不管题目设问角度怎样变化,最关键的还是熟练掌握常见的高分子的名称及其来源,以不变应万变。2. C 解析: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聚合度(n)相同或不同的高分子聚集而成,所以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高分子化合物的热塑性和热固性不是由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结构决定的;虽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8、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但在通常情况下,结构并不复杂,它们是由简单的结构单元(即链节)重复连接而成。点拨:分析高聚物的性质,必须考虑其结构,如是线型结构还是体型结构等。3. B 解析:三大合成材料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4. C 解析:由于线型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加热时会变软、流动,能溶于适当的有机溶剂中,而体型高分子具有热固性,受热不会变软,只能被彻底裂解,且不溶于有机溶剂,只能有一定程度的溶胀,应选C项。5. B 解析:石油是烃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A项正确;聚乙烯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加热逐渐软化,至一定温度时可全部熔化,故B项错误;CH2CH2和的最

9、简式相同,故相同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燃烧后生成CO2的质量相等,C项正确;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属于有机小分子,D项正确。6. B 解析:乙烯属于化合物,聚乙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高分子化合物由于n值不同,一般为混合物,故A项正确;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而聚乙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两者的性质不同,故B项错误;由两者存在状态知,C项正确;由于乙烯和聚乙烯的碳、氢两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两物质含碳、氢两元素的质量相同,则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也相同,故D项正确。7. C 解析:四氟乙烯结构简式为CF2CF2,聚四氟乙烯结构简式为,分析二者结构

10、可知A、D两项均错误;而炊具必须不怕高温,因此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烧。8. B 解析:由聚丙烯酸酯的结构简式知,它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为n,故A、D两项均正确;其单体为CH2CHCOOR,故C项正确,其链节为,故B项错误。9. A 解析:聚乙烯、聚丙烯只含碳、氢两种元素,有机玻璃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它们完全燃烧时只产生CO2和H2O,而聚氯乙烯却含有氯、碳、氢三种元素,完全燃烧时除生成CO2和H2O外,还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如HCl),故应选A项。10. B 解析:天然橡胶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项正确;天然橡胶中含有,能加成、易被氧化,B项错误,D项正确;天然橡胶属于线型

11、高分子化合物,能溶于汽油、苯等有机溶剂,C项正确;11. C 解析:丁腈橡胶的链节为:,然后单键变双键、双键变单键:,最后断开错误的双键:,即得丁腈橡胶的单体为:CH2CHCHCH2和CH2CHCN。12. B 解析: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燃烧无异味,乙为棉,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特殊气味,甲为丝,丙为涤纶、腈纶、维尼纶等都是合成纤维,热塑性较好。13. (1)、(2)300 000解析:(1)根据有机玻璃的结构简式可知,生成有机玻璃的化学方程式为:n,故单体为,链节为。(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链节的相对质量聚合度,可知有机玻璃的相对分子质量3 000100 300 000。14. (1)n CH2CH2 (2)D (3)苯 甲苯 一种、四种 溴水退色 氢气和甲烷解析:(1)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CH2CH2 (2)塑料结构稳定,不易分解,不透气,不透水,这些性质造成了它的危害是D。 (3)经冷水的冷却,试管B中可收集到常温下为液态的产物苯和甲苯,甲苯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其结构简式为,甲苯的一氯代物有四种,其结构简式分别为:。、。乙烯、丙烯等使C中溴水退色。 塑料分解产生的炭残留在试管A中,苯、甲苯冷凝在试管B中收集,乙烯、丙烯被溴水吸收,因此C中逸出的气体为氢气和甲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