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全国法律硕士《398法硕联考(非法学)》真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4192089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全国法律硕士《398法硕联考(非法学)》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0全国法律硕士《398法硕联考(非法学)》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0全国法律硕士《398法硕联考(非法学)》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0全国法律硕士《398法硕联考(非法学)》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0全国法律硕士《398法硕联考(非法学)》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全国法律硕士《398法硕联考(非法学)》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全国法律硕士《398法硕联考(非法学)》真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全国法律硕士398法硕联考(非法学)真题注意:图片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大小卷面总分:59分答题时间:240分钟试卷题量:59题练习次数:0次 单选题 (共39题,共39分)1. 甲与乙约定:由甲从乙拍摄的照片中选择150幅,供出版之用。为出版的需要,出版社将甲选出的部分照片作了修剪。出版物封面标明:“甲著”,封底标明:“乙摄影”。本案中,出版社的行为()。 A.既侵害乙的保护作品完整权,也侵害乙的署名权 B.未侵害乙的保护作品完整权,也未侵害乙的署名权 C.未侵害乙的保护作品完整权,但侵害乙的署名权 D.侵害乙的保护作品完整权,未侵害乙的署名权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根据著作权法第

2、10条第1款第2、4项的规定,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本题中,出版社对乙的部分照片进行修剪,使乙的作品遭到篡改,侵犯了乙的保护作品完整权。出版社在出版物封面标明了该作品是由乙摄影的,表明了乙的身份,因此,乙的署名权并未受到侵害。 2.A国公民甲在我国境内抢劫A国公民乙后逃回A国,被A国法院判处3年监禁。甲刑满后来到我国,我国法院对甲的上述抢劫行为行使管辖权,是基于()。 A.属人管辖原则 B.属地管辖原则 C.保护管辖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刑法第6条规定了属地管辖原则: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除法律有特别

3、规定的以外,适用我国刑法。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本题中,A国公民甲在我国境内实施抢劫行为,我国法院可以基于属地管辖原则行使管辖权,不论其在国外是否已经受过刑罚处罚。 3.甲将自己亲生的婴儿以2万元价格卖给他人。甲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甲的这一认识错误属于()。 A.法律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客体认识错误 D.手段认识错误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发生误解,表现为三种情况:“假想非罪”,行为在法律上规定为犯罪,而行为人误认为不是犯罪;“假想犯

4、罪”,行为在刑法上并没有规定为犯罪,而行为人误以为是犯罪;行为人对自己犯罪行为的罪名和罪行轻重发生误解。本题中,甲将自己亲生的婴儿以2万元的价格卖给他人,构成拐卖儿童罪,甲却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这种认识错误属于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中的“假想非罪”。 4.行为人因不能抗拒的原因而引起损害结果的,不是犯罪。这是由于行为人()。 A.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认识 B.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 C.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存在故意或过失 D.不具备犯罪的主体条件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5、不是犯罪。无罪过事件之所以不认为是犯罪,就是因为行为人没有罪过,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具有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无罪过即无责任。 5.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单位犯罪都是故意犯罪 B.单位犯罪都是以牟利为目的的犯罪 C.单位犯罪都采用双罚制 D.单位犯罪也可以只处罚自然人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分则特别规定只实行“单罚”的,依照规定。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单罚制就是仅处罚直接责任者,而不处罚单位本身。A项,我国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多数是故意犯罪,

6、但也有少数是过失犯罪;B项,并不是所有单位犯罪都是以牟利为目的的,如某些责任事故性单位犯罪并不以牟利为目的。 6.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是()。 A.甲买回剧毒农药意图杀害妻子,后念及夫妻多年情分,悄悄将农药处理掉 B.乙以出卖为目的,买到一婴儿后,尚未出手即被抓获 C.丙尾随从银行取款出来的刘某,意图抢劫,在小区人口处被保安阻拦 D.丁乘某女不备,将其扑倒,意欲强奸,却被该女制服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犯罪预备,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常见的预备行为如练习犯罪手段,犯罪前调查、排除障碍等。需要注意的是,途中行为、尾随行为、守候行为、寻找行为都是预备行为,而不是实行行为

7、。A项属于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中止;B项属于拐卖妇女罪的犯罪既遂;D项构成强奸罪的犯罪未遂。 7.甲想杀死乙,从远处向乙开枪射击,致乙重伤。甲的行为符合()。 A.标准的犯罪构成 B.修正的犯罪构成 C.基本的犯罪构成 D.派生的犯罪构成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基本的犯罪构成,指刑法分则条文就某一犯罪的基本形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标准的犯罪构成,又称普通的犯罪构成,指刑法条文对具有通常社会危害程度的行为所规定的犯罪构成。派生的犯罪构成,指以标准的犯罪构成为基础,因为具有较轻或较重的法益侵害程度而从标准的犯罪构成中派生出来的犯罪构成。修正的犯罪构成是指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基础并对之进行补充、扩展所

8、形成的犯罪构成,是由刑法总则经过修正而规定的犯罪构成。修正的构成通常包含停止形态的修正(包括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如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等形态)和共同犯罪的修正(共同犯罪形态,如帮助犯、教唆犯等)2种。本题中,甲想杀死乙,从远处开枪射击,导致乙重伤,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未遂,属于修正的犯罪构成。 8.根据刑法规定,减轻处罚是()。 A.判处法定刑中比较轻的刑罚 B.判处法定刑中最轻的刑罚 C.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D.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量刑情节可分为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从功能上看,法定情节有从重、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的情节。刑法第63条第1款规定,犯罪分子具

9、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9.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数罪并罚时采用限制加重原则 B.并科原则可以适用于附加刑和管制 C.数罪中有被判处死刑的,对主刑应采用吸收原则 D.限制加重原则只适用于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我国确立了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中原则。基本适用规则如下: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合并处罚。 10.甲在行驶中的

10、公共汽车上与售票员发生争执,气愤之下举起随身携带的铁锤猛砸汽车车窗,致车窗玻璃破碎、车窗变形,造成经济损失1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 A.破坏交通工具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破坏交通设施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如果行为人故意毁坏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交通设施,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因而危害交通运输安全的,应当以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论处。如果行为人故意毁坏不影响安全行驶的辅助性设备,因没有危害公共安全,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但情节严重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本题中,甲砸碎正在行驶中的公共汽车车窗,并未危害公共安全,

11、但造成经济损失1万余元,情节严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11.甲因与乙有仇,便捏造乙卖淫的事实,到处散布并向公安局告发,使乙受到严重精神伤害。甲的行为构成()。 A.诬告陷害罪 B.报复陷害罪 C.侮辱罪 D.诽谤罪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罪则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罪和诽谤罪的行为方式不同,侮辱罪不可能使用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的方法;诽谤罪则必须捏造事实,并以公然散布这一事实为必要。本题中,甲捏造乙卖淫的事实到处散布,构成诽谤罪。A项,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意图使他

12、人受到刑事追究,卖淫不属于刑事处罚的范围;D项,报复陷害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2.下列行为中,构成招摇撞骗罪的是()。 A.甲冒充某省电视台记者骗取他人钱财,数额较大 B.乙冒充工商局副局长玩弄多名女青年 C.丙冒充国有公司总经理玩弄多名女青年,并致两人怀孕 D.丁冒充某大学招生办主任骗取他人钱财,数额较大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招摇撞骗罪是指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招摇撞骗罪客观表现就是必须“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招摇撞骗。ACD三项的主体都不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 13.下列行为中,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的是()。 A.甲窃取他人信用卡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