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斗门区建设健康城行动计划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4191088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海斗门区建设健康城行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珠海斗门区建设健康城行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珠海斗门区建设健康城行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珠海斗门区建设健康城行动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珠海斗门区建设健康城行动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珠海斗门区建设健康城行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海斗门区建设健康城行动计划(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珠海市斗门区建设健康城市行动计划(20172020 年 )(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讲话、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和健康珠海 2030 规划纲要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工作要求和广东省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任务,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根据珠海市建设健康城市行动计划( 2017 2020 年),制订我区建设健康城市行动计划( 2017 2020 年)。一、总体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保障和促进人的健康”宗旨,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以建设健康环境、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发展健康产业

2、、培育健康人群、打造健康文化、构建健康社会为重点,打造“健康生态、健康生活、健康保障”三大体系,不断完善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改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健康服务,满足居民健康需求,提高我区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全力建设卫生强区,打造健康斗门,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珠江西岸核心城市、城乡共美幸福之城、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滨江田园生态智慧新城相匹配的健康城市。二、总体目标到 2018 年,全区建成个健康镇、35 个健康村。建立一批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工程。到 2020 年,达到国家健康城市和广东健康城市健康村镇示范

3、区标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人人享有10 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人人享有10 分钟体育健身圈,人人享有安全环境,人人享有安全食品,人人享有清洁空气,人人享有洁净饮水。三、主要任务按照突出健康、项目管理、持续改进、协调发展的工作主线,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动员、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围绕居民医、食、住、行、动、学六大重点,推进九项内容建设,实施重点行动项目,打造三大体系,促进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一)建设健康环境。1. 蓝天碧海行动。 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坚持源头管控,减少污染物排放,狠抓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综合治理。整治工业废气,加快重点行业脱

4、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提升燃油品质,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鼓励使用新能源车。加强大气环境监测,定期公开空气质量情况。统筹推进工业废气、车船尾气、餐饮排气、城市扬尘治理,改善大气质量。加强秸秆禁烧工作,控制餐饮油烟、装修和干洗废气。到 2020 年,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年均天数达 335 天以上, PM2.5 浓度年均值低于 31 微克 / 立方米。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水体污染综合防制。启动并坚持开展直径小于 2.5 微米可入肺颗粒物和水体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工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实现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到2020 年,生活污

5、水集中处理率保持在 95%以上。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行“河长制”,实现区、镇、村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全覆盖。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探索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推进生态园林建设,强化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示范镇村成果,在生态示范镇、村的基础上,再增加镇、村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培育绿色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私家车主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推广降尘、低尘清扫作业方式,扩大机械化清

6、扫保洁作业范围。加大工业企业污染整治,强化工业烟粉尘、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强化建筑和运输扬尘治理,落实施工工地现场标准化管理。(区市政园林管理处、区环境保护局、斗门公安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务局、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市公路局斗门分局、各镇街)2. 饮用水安全保障行动。落实斗门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推行清洁生产,严格产业污染控制,加强供水水源保护,确保全区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全部达标。加快自来水老旧管网升级改造,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接管改造,确保居民用水优质可靠。全面实施现有水厂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加强饮用水卫生监测,确保水质卫生安全。到20

7、20 年,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区水务局、区环境保护局、区市政园林管理处、各镇街)3. 环境卫生优化行动。 高标准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区、镇、村三级要建立起与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专业化收转运体系,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全覆盖。强化医疗废物集中规范处置。加强公厕建设和管理,建设标准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要求,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城市主次干道、车站、机场、港口、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的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广泛安装防蚊闸,推广建设环保垃圾屋,持续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到2020 年,区内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深入推进卫生村镇建设,巩

8、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健全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为重点,加大环境卫生综合管理力度,提高环卫保洁质量,加大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等重点地区市容顽症的整治力度,着力解决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涂乱画等违规行为。完善病媒生物监测网络,有效降低“四害”密度。全面落实“三个一”环境卫生整治制度和“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创造整洁有序、健康宜居的市容和城乡环境。到2020 年,实现国家卫生镇覆盖率达10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区爱卫办、区市政园林管理处、区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各镇街)(二)普及健康生活。4.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行动。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9、和全民健康促进行动等专项行动,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倡导绿色生活,引导群众建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针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开展符合其特点的健康促进及健康素养传播活动。针对当前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加快,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与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及缺乏保健知识有极大的关系。定期在镇、村开展健康教育大讲台,健康指导人员入户一对一宣讲,让老年人了解和掌握疾病知识、重视健康、配合医护治疗、提高生命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倡导绿色出行。营造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进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做好健

10、康科普工作,实现由注重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的转变。根据不同时期疾病流行趋势和群众健康需求,开展疾病预防、优生优育、卫生保健、均衡营养、心理健康、合理用药等健康知识宣传。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婚育新风进万家”等系列专题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健康促进和行为干预,开展家庭和高危个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干预, 自觉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在广播电视台、电台等主流媒体建立健康教育公益宣传栏目,定期播放健康宣传公益广告。社会宣传方面要利用粤剧、两句半、咸水歌、电影下乡等斗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健康知识。(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斗门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残联、各镇街)5. 健康教育

11、和健康促进行动。 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完善区级健康教育管理和指导职能。 2018 年完成斗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中心设置健康促进与家庭发展部,负责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预防为主转变,打造健康教育讲师团宣讲品牌,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家庭行动”和“营养进万家”等活动,推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创新健康教育的方式和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手机 APP 等新媒体拓展健康教育,打造权威健康科普平台,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精

12、准性和实效性。到 2020 年,居民基本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以上。(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区总工会、各镇街)6. 全民健身促进行动。 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建设健康步道、健康广场、健康主题公园、健康驿站、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等支持性环境,在新建和改扩建小区按标准要求配建居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快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建设力度,到 2020 年,力争所有乡镇和街道都至少建设有一个健康主题公园或者健康步道。进一步推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构建 10 分钟健身圈。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落实工间操制度,倡导

13、走出办公室,每天健身 1 小时。保障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和体育课时,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 1 小时,促进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稳定提升。丰富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将青少年作为发展体育运动和实施全民健身最重要的人群,发挥“小手拉大手”辐射带动效应,促进健康家庭建设,提高经常性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各镇街按照 2017 年斗门区镇 ( 街 ) 全民健身保障水平岗位目标考核细则开展全民健身促进行动。到 2020 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3.0 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全区人口比达 50%以上。(区体育局、区教育局、区

14、规划局、各镇街)7. 烟草危害控制行动。 持续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烟草危害的正确认识,努力形成不吸烟、不敬烟、不劝烟的社会风气。积极做好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工作,严格落实不向未成年人售烟的法律法规。严格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建立公共场所控烟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继续发挥医生、教师、公务员、媒体人员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无烟单位等无烟场所。推广戒烟门诊和戒烟热线服务,加强控烟干预力度。到2020 年,成人吸烟率控制在23%以下。(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区旅游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镇街)8. 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行动。健全区、镇、村三级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市第二中医院(区侨立中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建设;推进珠海慈爱康复医院改扩建。开展心理健康进单位、进学校、进医院、进基层等“四进”活动。编写居民心理健康手册,举办心理健康科普知识讲座,普及大众心理卫生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建设,做好突发事件中易患人群预防干预工作。对精神障碍患者要采取刚性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