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2教案 鲁教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4191085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2教案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2教案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2教案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2教案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2教案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2教案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2教案 鲁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2教案 鲁教版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数:三课时重点难点:1.读写重点: 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方法。2.难点释疑:“被捕”这一段,通过正面和侧面的描写,表现了李大钊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被审”这一段,通过李大钊同志的衣着、眼镜、头发和神态,含蓄地表现了李大钊同志伟大的胸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这篇课文是谁回忆谁?3.为什么“回忆”前要加“十六年前”呢?(“十六年前的回忆”即

2、回忆十六年前。)4.简介时代前景及作者。二、初读课文,交流自学情况。1.注意多音字。(待、夹)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幼稚:这里形容因年纪小,缺乏经验,考虑问题比较简单。娱乐:本课指使人快乐。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沉重:本文指“重”的意思。三、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重点回忆了哪几方面?(重点回忆“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 )2.理清文章的脉络。请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大意。全文分四段。第一段(17小节)写李大钊被捕前在局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革命工作。第二段(818小节)写李大钊同志不幸被捕。第三段

3、(1928小节)写李大钊在法庭上异常坚定、沉着。第四段(2932小节)写全家人得知李大钊被害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四、读课文第一段,讨论。1.课文第1小节是记什么时候的?从全文看,这一小节是什么叙述方法?为什么用这种叙述方法?(第1小节是李大钊被害十六年之后的叙述,用倒叙的方法,因为课文是十六年前的回忆。)2.第1小节告诉我们什么?(李大钊遇害是1927年4月28日,距写文章时已有16年了,作者深深地怀念着她的父亲李大钊同志。)3.请再读课文,比较一下,那年春天,父亲的态度与平日有什么不同?父亲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早出晚归与平常不同;整理书籍和文件,烧书和有字的纸片;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

4、。)(局势越来越严重,工友阎振三被捕。)4.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劝李大钊离开北京,李大钊是怎么说的?找出这句话,读一读,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什么?(从李大钊对局势有清醒的誝,对坚持斗争有危险性有充分的估计,局势越紧张,他越紧张工作,不肯离开,可以看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高风亮节的负责精神,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大无畏气慨。)五、小结。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二段,思考并讨论。1.这一段写哪一天的事?什么事?(1927年4月26日,李大钊不幸被捕。)2.在这样的时候,李大钊,“我”和敌人的态度各有什么不同?从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并议一议。3.从这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气

5、慨和对敌人的无比蔑视。)4.指导有感情朗读这段课文。读出“我的惊慌,李大钊的沉着冷静和对敌人的蔑视的感情。读出表现敌人的凶暴的语气。5.小结。这一段讲李大钊被捕的经过,着重描述了李大钊同志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精神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慨。二、学习第三段,思考并讨论。1.我在法庭上看到父亲是什么样的?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这些外貌的描写说明了什么?(李大钊由于不屈服,已受过酷刑折磨。即使李大钊受过酷刑,仍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深沉的爱。)2.李大钊对亲人的哭声和喊声有什么表示?他为什么会这样?(只是瞅了瞅,没对我们说一句话。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

6、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僱,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应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3.我在法庭上为什么表现得机智勇敢?(李大钊同志平时对“我”的教育和熏陶,“我”看到父亲被捕和在法庭上的表现,“我”从父亲那儿吸取了无穷的力量。)4.小结。这一段写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面对凶残的敌人,李大钊脸上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表现了李大钊身陷囹圄,但对革命事业仍然充满必胜的信心的那种伟大情怀。第三课时一、学习第四段。1.这一段写全家人听到父亲被害的噩耗后悲痛万分的情形。画出描写全家人悲痛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表达了什么

7、样的思想感情?2.母亲说“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中的“记住”包含有哪几方面的意思?(怀念亲人、憎恨敌人、报仇雪恨)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4.小结。这一段着重描述了“我”和母亲悲痛欲绝的情感和母女俩饱含着强烈爱与憎的对话,以表现他们对敌人无比仇恨,要铭记这难忘日子的誓言,计还血债的决心和对亲人深深怀念的情感。二、总结全文。1.讨论文章的中心。(通过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法庭上和敌人作斗争的情景,赞扬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2.讨论文章的写法。什么是照应?(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提到了,后面再交代一下,这种写法叫“照应”。有了照应,容易把事情

8、说得更加清楚,使文章前后联系得更加紧密,要注意,前后照应,中间在时间上或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间隔。)找出相应的照应句。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3.课文前后照应,都是为了表现什么?(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附送:2021-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3教案 鲁教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

9、,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学情分析: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

10、重点词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的1.默看导读,明确要求2.导入课题 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

11、年前的回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3.简介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二、初读课文,思考:1.自读课文,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2.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三、学习本课生字

12、词自学生字词,有不会的地方查字典。1.读准字音。2.记清字形3.理解字意军阀:指旧中国拥有武装部队,霸占一方,自成一派的人。儿童娱乐场:相当于现在的儿童乐园之类。僻静:偏僻安静。恐怖:惊慌、害怕。宪兵:旧社会反动派用来镇压人民的军队。苦刑:使人非常痛苦的刑罚。押:暂时把人扣留,不准自由行动。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生字勒死。四、巩固练习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语。2.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内容2.朗读全文,能回答课后练习题1教学过程:一、学习被捕前部分1.轻声读这一部分:2.讨论:(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忆

13、)(2)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1.烧掉文件书籍;2.张作霖要派人搜查;3.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3)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局势的?按以下要求从文中找出句子:1.李大钊同志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忘我地工作。2.李大钊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只想到革命工作。3.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二、学习被捕时部分1.说说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李大钊被捕经过的。2.思考:(1)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紧张气氛?(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惊恐?(3)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4)文中哪些词语写出李大钊同志的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3.小结三、学习被捕后部分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这一部分(1)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外貌。(2)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神态。2、思考讨论:(1)“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父亲是什么样子的?他说明了什么?“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李大钊经受敌人的残酷折磨。“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2)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一方面说明李大钊对亲人被捕早已预料,更重要的说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爱,超过了对亲人的爱,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使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